摘要: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电商平台严查第三方引流私域的文章。文章里做了一个比喻,说平台好像地主,商家和创作者好像佃户,佃户注定要被地主剥削一辈子。可能是这个观点引发了很多商家的共鸣,这篇文章很快成为爆款。不过很遗憾,我收到平台发送的违规投诉通知书,文章也被强行下架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电商平台严查第三方引流私域的文章。文章里做了一个比喻,说平台好像地主,商家和创作者好像佃户,佃户注定要被地主剥削一辈子。可能是这个观点引发了很多商家的共鸣,这篇文章很快成为爆款。不过很遗憾,我收到平台发送的违规投诉通知书,文章也被强行下架。
我看了一下投诉理由,说我恶意挑拨平台和商家关系,而举报者就是国内最大的直播平台。这件事也怪我自己,我之前的文章很注意这种事,我极少指名道姓任何一个平台名字,这一次我疏忽了。
我没有申诉,因为按照以往经验那只是自取其辱,只要指名道姓了,尤其是全网第一的平台,不用有任何侥幸心理,乖乖认错是最好的方式。别看我只是一个只有几万粉丝的小博主,受到平台如此关注,也不知道是我的荣幸,还是平台格局太低了。
好了,我也不冷嘲热讽了,我的一篇文章下架没什么,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耐人寻味。一篇引起大家共鸣,即将成为爆款,却在极短时间就引发了平台警觉,这并不寻常,说明我的文章大概率揭露了平台想要隐瞒的真相。
那么这个真相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我说平台垄断了流量,平台上的商家已经失去了自主权,只能被迫接受剥削,而解决这种被动情况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引流到私域,商家只有搭建自己的私域体系才能摆脱平台的控制。商家可以在自己的私域体系里搭建自己的诚信体系。与此同时,没有了高昂的流量成本和平台扣点,商家可以更加让利给客户,给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这就是我那篇文章被删除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我的这个思想被扩散,意味着平台的利益将会大幅受损。在流量就是财富的时代,任何形式的私域导流都会被平台视为盗窃行为。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所有想要搭建私域体系的商家都是不可原谅的。可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个行为并不触犯任何法律,所以商家没有必要理会平台的恐吓,需要做的只是更加优化自己的引流技术,突破平台的监管。
到底哪些方式可以解决私域引流呢?那篇被下架的文章我隐晦说了一下,结果被举报说我提示黑灰产,那么我今天公开说下,毕竟不算什么违法的事情。
导流无外乎就是几个方案罢了。最简单就是包裹卡,这个是很多商家最普遍的方式,但是以往的添加率都很低。其实想要提高比例很容易,放一个盲盒,添加微信扫码开盒,这个和买彩票开奖一样,只要盒子漂亮,添加率超高,搞到 70%也很正常。
还有就是解密了,这普遍被平台认为是违法和黑灰产,如果暴力破解那绝对是违法的。不过如果搭建店铺会员体系,客户入会时授权手机号给商家,这件事从法理上就没有问题了。搭建一个会员系统不难,只要客户授权就可以拿到明文号码,至于加粉率就看大家的话术了。再说一遍,这件事不违法,而且也不贵,只不过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怎么搞罢了。
我自从两年前退出直播电商投资后,就开始全力做私域电商的投资。说实话,私域不算什么高明的销售模式,效率低下,人力成本极高,如果可以选择,我当然愿意继续做直播电商,可是没得选择。现在直播平台的流量成本太高了,在价格高者得的拍卖逻辑下,商家最后一点利润和尊严都被压榨一空。我们像角斗士一样在竞技场厮杀,即便侥幸获胜,也要马上面临下一次生死对决。
只有打破牢笼才有一线生机。在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私域。事实证明我做的很不错。在过去两年我不但做成了两个自营的私域项目,还代运营陪跑了七八个外部的项目,其中不乏做白酒和大健康产业的上市公司。
随着成功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在业内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这也让我的信心越来越足。说明我找对了方向,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用公域和私域相结合的方式,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另外在做了两年私域之后,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在众多私域项目中,大健康是最适合做私域的行业,只要供应链深度足够好,不论招商还是直营都很有机会,因为我们实实在在跑通了几个项目。
最后我也建议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平台商家,尝试换个思路,可能会豁然开朗。还是那句话,对手最不想你做的,一定是对你最有利的。
高鸿业:杭湾会创始人,愿意分享的电商投资人,专注帮助大健康和电商创业者搭建新媒体和私域体系
来源:直播创投高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