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又到残雪飘舞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6:56 4

摘要:那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到底是谁?国内潮起的舆情一波接一波沸腾喧嚣不已,池中蛙、井底蛙一般,无休止地炒作日甚一日,缺乏理性分析地说什么“残雪又双叒叕名列第一位”啦,“今年残雪绝对是有希望、文学奖非残雪独家莫属”啦!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鲁迅先生所说的:“其实我

残雪

要不了多久,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将要到来了;而两年一度的诺贝尔诸奖项的揭晓,届时亦将公之于世。

那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到底是谁?国内潮起的舆情一波接一波沸腾喧嚣不已,池中蛙、井底蛙一般,无休止地炒作日甚一日,缺乏理性分析地说什么“残雪又双叒叕名列第一位”啦,“今年残雪绝对是有希望、文学奖非残雪独家莫属”啦!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鲁迅先生所说的:“其实我们活着,没必要那么累,但是又为了活着,就必须这么累”地成为了“一个矛盾循环”。

但我个人可以肯定地理性告诉大家,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如往年一样,应该大概率不会落到中国的任何一位作家头上。

我为什么如此肯定地说呢?

其一、这是由中国文学作品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如果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明白诺贝尔文学奖所青睐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东西!

作为一个独立的西方文学评奖机构,其理念与东方殊为迥异。它所关注的是西方或亲西方、跨地域移民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其眼里,这样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必须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心灵痛苦与历史变迁,必须是根据他们的主张、认知、喜好标准的作品。最起码的,如果想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就必须唯其马首是瞻、适合其胃口、符合其审美、吻合其三观,就必须把文学和人性、社会性、现实性、心灵思考、灵魂救赎进行有效地链接起来,方可入围参评的。中国绝大部分公开出版发表的文学作品,在此方面,均属于格格不入其流、先天性存在不足的“废料”或“次品”。

请看一看历史上的诺奖结果就知道此种情况了:美国400人,英国138人 德国111人,法国70人,俄罗斯32人,瑞典32人,日本29人……中国的情况是不是让人汗颜?

诺奖获得者韩江(图源网络)

其二、这是由美西方政治生态主导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宛如一条天堑和鸿沟。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文化的特点则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很少存在政治操弄的痕迹,所以说是获此荣誉是未尝不可的。

但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奖就非常得不妙了。它们是评奖机构配合美西方打压敌对国家政权的政治工具。倘使你的行为和作品不指摘、污蔑、反抗本国政府,你就是小葱一根、作品形同废纸一方,或狗屎一堆。事实证明,其中最凸出的致命伤是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作家来说,这不是什么王者荣耀,锦上鲜花,而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痛点、一种完全是主观偏见的嘲讽和耻辱!其存在的形态与状态,愈是在中国与美西激烈博弈的期限之内,愈是不会得到任何的转圜和改变。以笔代戈的鲁迅先生关于中国人获取诺奖的著名论断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见其无比的正确与宝贵。他说:“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总是会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其实在这条路上,恰恰证明了国民性的懦弱、懒惰而又巧滑,容易满足,又极易堕落。”

鲁迅回答意在推荐自己的刘半农说,我不配,梁启超也不配,中国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

鲁迅先生

三、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文学现状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文学应该是启迪人生、改进社会、有益于人类和平美好生活的思想工具。纵观目前的中国文学现状,虚假浮华的东西太多,严重缺乏心灵的力度撞击,看不见思想碰撞所激起的千层浪,缺少打动读者心灵的情感倾诉,很少触及到多数读者的心理感触,缺乏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的经典著作,没有感染与触发读者欲罢不能荡气回肠的欲望回响。

从真正意义上讲,对文学没有敬畏之心,被求名欲、依附性和功利主义这些破坏性极大的强硫酸所腐蚀的当代文学作品,已成了流量的奴隶、生命极短的“快餐”、昙花一现的“杂烩菜”和丧失活力的“预制饭”,根本谈不上艺术的张力、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四、这是由中国现阶段文学硬实力和文学技巧存在诸多内伤所决定的。

且不说别的,单是鲁奖和茅奖的获奖作品看,文字功底不深厚,文笔不优美活泼,写作技巧不丰富多彩,什么浪漫主义、批判主义、现实主义,管谟业的魔幻现实主义五花八门,扭曲变形,泛滥成灾,舶来品似的意识流的运用死板生硬,不具备拿来主义的辨别吸收和轻松拿捏,只有歌颂,才有出路;唯有溜须,才可发表。对美西方来说没有任何一点利用价值的中国文学作家,企图拿到由美西方文学机构秘制印刷出来的诺奖证书及奖金,实在是无异于缘木求鱼之类的异想天开!

所以,大凡中国任何一个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之心的自知之明朋友,都不会不觉得油彩乱泼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一位中国作家是一种打脸般的耻辱!

自拍照

其五、这是由诺贝尔评审委会会的平衡游戏规则所决定的。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已归属于东亚区域的韩国人的韩江,今年为平衡地区起见,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中国的残雪。其陪榜率之所以会高,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以为有两个:一是来自于民间的盲目迷信与哄闹。年年如是,痴迷于斯,失望于此,一厢情愿地说是“残雪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大有希望”云。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资本集团与某些出版利益方的驱使。每次的热炒,资本者都上下其手,推波助澜。其目的无它,玩命的声嘶力喊声,为的是赚得盆满钵满,捞重金、逐高利、肥腰包也!

残雪此人,被称作是中国当代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之为“中国的卡夫卡” 。多年来,她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如2019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3位候选人,2020年、2022年再度入围诺奖赔率榜前十名。2024年,残雪位列诺贝尔文学奖博彩公司Ladbrokes榜单榜首,被认为是获奖热门,但不幸的是,她最终未能获奖。

但这不能就因此鼠目寸光地说:中国出现当代的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和出现中国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的时代,并未真正的到来。

来源:会思考的憨熊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