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没有平台投资、暂无播出计划的学生作业,仅凭几张路透图就引爆热搜?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却在严浩翔身上真实发生了。作为北京电影学院 2022 级表演实验班的学生,他参与拍摄的毕业作业《看见未来》开机路透刚流出,就因一组造型图引发全网热议。照片中他身着黑色 T
一部没有平台投资、暂无播出计划的学生作业,仅凭几张路透图就引爆热搜?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却在严浩翔身上真实发生了。作为北京电影学院 2022 级表演实验班的学生,他参与拍摄的毕业作业《看见未来》开机路透刚流出,就因一组造型图引发全网热议。照片中他身着黑色 T 恤搭配牛仔裤,金边眼镜加持下的 “高智精英感” 扑面而来,网友纷纷感叹 “这简直是校园剧男主本主”,殊不知这部连商业发行计划都没有的校内实践作品,正悄然引发一场关于流量明星学术成长的讨论。#严浩翔#
这场意外走红的背后,藏着公众对 “明星学生” 的复杂期待。不同于常见的商业剧开机仪式,《看见未来》的拍摄现场没有聚光灯阵和媒体群访,严浩翔的造型简约到近乎素人 —— 没有精致妆发,全靠原生颜值和气质撑起 “校园男神” 气场。据透露,他在剧中饰演的 “高智精英少年” 与欧阳娣娣饰演的妹妹展开科幻背景下的青春故事,全程无感情线的设定,彻底剥离了商业剧常见的炒作套路。这种纯粹的创作环境,反而让观众看到了流量明星作为普通学生的一面:为完成学业作业认真研读剧本,和同学反复打磨对手戏,这种回归表演初心的状态,恰是当下娱乐圈最稀缺的风景。
作为北电表演实验班的常规教学实践,这类毕业作业本是培养演员基础能力的 “练兵场”。就像美术生需要通过素描作业夯实基本功,表演专业学生也必须在镜头前完成角色塑造的系统训练。业内人士透露,实验班的实践项目特别注重 “角色适配性训练”,严浩翔此次挑战的科幻题材角色,正是为了突破其以往的舞台形象局限。这种专业培养模式并非中国独有,在纽约电影学院,即便是早已成名的演员回校深造,也必须完成从短片到长片的阶梯式实践作业,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当年的毕业作品甚至因过于青涩被导师打过低分,却为他后来的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
然而流量的天然关注度,让这份普通的学业作业被推上舆论风口。此前网络流传的 “补拍重拍” 猜测,虽被校方默认为无稽之谈,却折射出公众对明星学术诚信的高度敏感。这种敏感并非空穴来风,当黄晓明考博引发 “学术注水” 争议,当 “明星免试入学” 丑闻屡次刺痛公众神经,严浩翔的校园实践自然被赋予了更多审视意义。有网友质疑 “自带热搜体质的学生是否破坏了教学公平”,也有人认为 “粉丝围观能让更多人关注表演教育”。事实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实践考核向来严格,无论是明星学生还是普通学子,都需通过角色完成度、情感表达精准度等硬指标的评估,这种专业壁垒恰是回应质疑的最好底气。
更值得关注的是,严浩翔的校园实践之路,暗合了全球明星回归学术的趋势。巩俐在北大攻读艺术博士时,曾将毕业作品《漂亮妈妈》的表演创新纳入学术研究,用实践成果回应 “明星蹭学历” 的质疑;演员林更新考取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后,坚持完成每学期的舞台实践作业,哪怕演出场馆只有百余个座位。这些案例共同证明,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从不会轻视校园里的每一次创作机会。正如北电教授所言:“在学术殿堂里,流量光环毫无意义,能留下的只有扎实的创作成果。”
面对这场意外的关注热潮,多数网友展现出难得的理性。大家自发抵制过度解读路透图的行为,呼吁 “给学生作业留足成长空间”,这种成熟的观演心态尤为可贵。毕竟,没有人会用毕加索的早期习作衡量他的艺术成就,对待明星学生的学业作品更应保持耐心。严浩翔的金边眼镜造型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颜值适配,更因为那副眼镜背后,是流量明星放下光环、潜心学习的真诚。
当校园作业频频成为公众事件,我们或许该思考:究竟该用票房标准还是教学标准审视这些作品?在这个流量即正义的时代,严浩翔和《看见未来》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观众对纯粹创作的渴望,也映出了娱乐圈最朴素的真理 —— 所有闪光的成就,都始于校园里那些无人问津的练习与实践。至于这场 “学术修行” 是否该被围观,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当多年后人们谈论严浩翔的表演时,记住的只会是他塑造的角色,而非当年某组青涩的路透图。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