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号,深圳发生了一件汽车圈的大事。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带着一群核心人物直奔华为。队伍里有岚图CEO卢放,有猛士新任CEO万良渝,基本就是东风新能源板块的“三叉戟”班子。接待他们的是任正非、徐直军和余承东,华为这边也是顶配阵容。
9月22号,深圳发生了一件汽车圈的大事。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带着一群核心人物直奔华为。队伍里有岚图CEO卢放,有猛士新任CEO万良渝,基本就是东风新能源板块的“三叉戟”班子。接待他们的是任正非、徐直军和余承东,华为这边也是顶配阵容。
这场会面可不是走形式。双方5月才签了深化合作协议,9月刚揭牌联合创新实验室,现在高层又马上碰面。节奏快得有点不正常,背后肯定有刚需需求。
东风的需求很明确,就是缺爆款。岚图走的是HI模式,用华为的智驾方案,但是销量却一直没起来。猛士M817刚搭了华为ADS 4系统,算是开了个好头。最着急的是奕派,去年单月卖过1万辆,今年1月就跌到1307辆,落差太大了。
华为能给的东西也实在。一种是HI模式,像给岚图那样,提供全套智驾软硬件,车企自己管生产销售。另一种是智选模式,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营销,问界就是靠这种形式爆的。现在东风想把两种模式都用上,相当于既想要自主权,又想要流量加持。
任正非在会上没有玩虚的。他就强调两点,汽车行业根本是造好车,最高标准是安全。这话其实就是给东风划了底线,光靠技术堆砌没用,基础得扎实。徐直军更是直接表示,说华为会全力支持东风转型。
现在的趋势就很明显了,央企都在找华为。广汽董事长刚去过,东风也紧跟着上门。大家都看到了,赛力斯靠华为从低谷冲了上来,谁都想复制这种成功。
但东风的风险也在这。智选模式里,车企容易依赖华为,丢了自己的特色。HI模式又考验自身的造车功底,光靠技术救不了市。奕派之前的质量问题,就是最直接的教训。
双方已经聊到了企业治理、人才培养这些深层话题。这说明合作不只想搞产品,而是想从机制上绑在一起。东风有制造底子,手里还有16000吨压铸设备和高效动力系统。华为有技术和渠道。
理论上,这是个互补的组合。但实际能不能成,要看后续的磨合。猛士的合作已经有了产品落地,奕派能不能借智选模式翻身,还要等市场说话。
任正非的话算是说透了。不管用哪种模式,车造不好,一切都是白搭。东风这次双线押注,最终还得用产品说话。
来源:益者三友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