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周年:披荆改革路,书写新答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19:50 1

摘要: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天津成为了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批、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

津云新闻讯: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天津成为了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批、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

2025年,天津自贸试验区迎来“十载芳华”。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展“压力测试”,为高水平开放探路;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推进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区内聚集各类市场主体近9万户,以全市1%的土地,贡献了全市26%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的进出口、43%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6%的税收收入。累计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占全国历年复制推广成果的14.2%,制度创新指数在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中连续多年位列前三,“津”彩纷呈的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样板间”。

精耕“试验田” 深化改革创新制度

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清单、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FTE账户+FTN账户”对外投资创新模式、首创绿色租赁标准、新型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全国首例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模式应用、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绿色通道"、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制度创新……自设立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犁,深耕改革沃土,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重点领域破冰前行。

一项项改革措施、一批批创新制度,为企业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是“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全国首个绿色租赁绩效评价机制,为租赁公司“自证绿色”提供标准,目前,经认定的绿色租赁业务规模超240亿元,获得金融机构融资额超50亿元;在内外资一致、跨境投资无迟延、压缩审批时限等方面精准对接高标准经贸条款,“快”字当先,一天内完成腾讯数据66.5亿元大额跨境股利境外拨付审批流程;落实“不因微小差错拒收”“提供担保或履行争议付款程序放行”“普通化妆品简化备案”等试点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有效降低外贸企业成本……

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天津市和京冀地区复制推广,一颗颗“制度创新的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特别是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方面,构建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改革的步伐越走越稳。

探索新路径 对外开放接轨国际

当今世界舞台,开放的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津自贸试验区与国家坚持扩大自主开放“同频共振”,不断为我国高水平开放“蹚新路、开新局”。

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不断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对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实行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办理时间由8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天津速度”让外资企业惊叹。全流程优化通关,口岸通关平均时长压缩至26.55小时,效率远高于48小时国际标准,“通关如流水”让贸易更畅通。

特别在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等曾经的“高门槛”领域,天津自贸试验区不断出台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回应外资企业的核心关切。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不断拓展自贸账户功能,帮助企业简化本外币跨境汇划流程,推广“FT分公司模式”“全功能型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等创新政策,成功落地全国首笔FT项下跨境缴税业务,兑现“金改30条”准许落地政策,外汇资本金和外债意愿结汇、跨国公司外汇集中运营管理、取消A类企业货物贸易收入待核查管理等政策在全国推广复制。2024年,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30%,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促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出台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及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形成自贸试验区“双首个”数据跨境政策体系,让数据“流动”更自由,“安全”更可靠。推进数据产业化,建设医疗健康专属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平台,实现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ABC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上线等,让数据赋能产业,让智慧驱动未来。

在消费市场、产业链配套及营商环境这三个外商投资最为看重的关键要素上,天津自贸试验区以“背靠京冀,辐射三北,联通世界”的枢纽地位,为外资搭建了广阔的对外开放平台;吸引聚集了海内外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在跨境资金融、贷、投、管等领域形成完整服务链条;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等改革引领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刻入为企服务的基因之中,让企业“近悦远来”。

培育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结硕果

十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为帆,以创新为桨,努力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新优势,让高水平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在租赁产业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飞机租赁跨关区海关联动监管机制等,首创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出口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余个创新模式,全国率先建立融资租赁绿色评价机制,飞机租赁业务规模居全球第二,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规模居全国第一。

在商业保理方面,成功发行国内首单保理ABS、保理行业公司债券,完成国内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全市首笔外币结算的国际商业保理业务,率先试点商业保理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新模式,中心商务片区成为全国首个承接商业保理省级权限区域,推出7项行业团体标准,发布行业创新案例数量居全国首位,商业保理企业资产总额超3000亿元,居全国第一。

十年间,平行进口汽车、二手车出口从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启试点,形成整备、改装、检验、销售等环节完备的汽车贸易产业链,规模领跑全国;保税维修从自贸试验区拓展至滨海新区,成为了全国维修产品门类最全、业务模式最丰富自贸试验区,保税展示、保税检测、保税研发等“保税+”模式实现多点开花;持续赋能数字平台经济、生物医药、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望新征程 深入实施提升行动

站在十年新起点,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攀登”姿态再突破。新征程上,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津智慧”。

为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细化“任务书”、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争取更多措施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形成更多首创性、集成式的“天津经验”和“天津案例”。同时,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信息共享、创新共推、模式共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整合三地科技、人才、区位、政策等优势,合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协同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全面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相融相通。加强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打造“研发+转化+生产”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高端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继续开展融资租赁、保税维修、生物医药等领域综合创新,以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天津自贸试验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壮阔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天津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以更高站位谋划未来,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以更宽视野扩大开放,继续书写“开放不止步、改革再攻坚”的壮丽篇章,让自贸试验区的“天津样本”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来源:网信静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