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门”里的善治密码,绘就多元解纷新“枫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19:08 1

摘要:2025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积极推动师市17家品牌调解室入驻各团镇(街道)、乡综治中心,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民调解队伍就此扎根综治中心,他们都是“有法儿”的人,四两拨千斤、太极推手一般的群众智慧,以“情理法交融”的调解艺术,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

劳动争议、人身损害、家庭纠纷、邻里纷争……生活中遭遇“一地鸡毛”怎么办?

2025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积极推动师市17家品牌调解室入驻各团镇(街道)、乡综治中心,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民调解队伍就此扎根综治中心,他们都是“有法儿”的人,四两拨千斤、太极推手一般的群众智慧,以“情理法交融”的调解艺术,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

抽丝剥茧 直击根源

“人民调解员不能只做和事佬,调解工作更不能只是和稀泥,依法调解才能让调解工作立得住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杜峰说。

“收货时不说,现在拿色差当借口?”瓷砖商陈某怒斥包工头阮某拖欠1万元货款。

原来,去年年初阮某承接怡景园装修项目时,在陈某处赊购1.3万元瓷砖,约定次年3月付清余款。施工后,住户发现瓷砖色差问题拒付装修款,阮某以此为由拖欠货款,并出示施工照片佐证。

调解员指出,阮某未及时停工验货存有过失,但色差问题客观存在。经协商,双方各退一步,阮某现场支付7000元,剩余3000元抵扣质量问题。一纸调解协议让这对"冤家"握手言和,持续8个月的纠纷终落幕。

依法重情 以理服人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基层调解就是要理清家务事,明断家庭事。

“活着就是拖累!”寒夜刺骨,80岁李大爷砸碎窗玻璃欲轻生,惊动整栋居民楼。原来老人去年出院后,儿女互相推诿赡养责任,经调解员解金芳多次调解达成"两月一轮换"协议。

不料,春节前夕女儿突发疾病无力照料,儿子却以“工作忙”拒绝接棒,绝望老人竟萌生死志。解金芳深夜冒寒赶赴现场,一句“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直击人心,四小时连解“法理结”与“亲情扣”,最终兄妹达成新协议。儿子立即接回父亲,女儿康复后继续轮值。窗边碎玻璃映着晨曦,一场养老危机终化温情。

“要学会和群众共情,有时候当事人心里憋着一口气,和他们聊聊家常,听他们发发牢骚,案子也就调解了,人心都是肉长的……”解金芳说。

日复一日,一师阿拉市1937名“解金芳”似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忙碌的身影依旧奔走在调解一线;年复一年,他们眼眸中的热情之火从未熄灭。他们站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调千家难事、解百姓忧愁,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多方参与,协同共治

“好哥哩,你听我一句劝,你两家这矛盾真是因为这几棵树吗?那还不是因为心里憋着一股子气呢!”

“叔呀,咱有啥事要好好说呢,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跟我说说。”

......

一张小圆桌,当事双方和调解员围桌而坐,喝着茶,聊着天,你一句我一句,当事人摆事实,调解人评道理,释法说理、谈情说法,让原本脸红脖子粗、剑拔弩张的当事人在一片欢笑中达成和解。

为了让乡贤参与调解,让精英发挥力量,十团综治中心全力做好“联”字文章,组建了一支包括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官、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在内的调解志愿者团队,为群众解疑释惑。

“调解员应该是群众需求的收集员、理论政策的传播员、矛盾纠纷的化解员。”十团综治中心主任汤江湖说。

来源:兵团长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