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全运会开票那天,朋友圈刷屏的不是演唱会,是乒乓球——马龙最后一次冲三连冠的票,30秒就没了,比春运还难抢,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退役”两个字,对国乒老将来说不是仪式,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告别赛。
9月22日全运会开票那天,朋友圈刷屏的不是演唱会,是乒乓球——马龙最后一次冲三连冠的票,30秒就没了,比春运还难抢,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退役”两个字,对国乒老将来说不是仪式,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告别赛。
马龙36岁,膝盖里还留着钉子。
队里给他定的训练表是“周六练”,别人一天两练,他一天三练,反手防守单独拉出来加课,就为了对付王楚钦他们那板拧拉——年轻人一板过去球速能到120公里,马龙得提前半步,用反手把角度封死。
北京队这次把徐晨皓也放进名单,就是想让马龙在团体赛里少打一场是一场,留力拼单打。
三连冠要是真成了,全运会官网上他的照片会挂在首页十年,但没人敢保证他决赛前不抽筋,这就是老将的赌命时刻。
樊振东那边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他七月份刚帮萨尔布吕肯拿下德甲冠军,决赛一人拿两分,第二局还打了奥恰洛夫一个11:3。
欧洲球迷管他叫“中国坦克”,因为球质重得离谱,测速器显示他正手拉冲瞬间转速能到每秒140转,比国内联赛高出快一成。
回到上海队,许昕现在天天陪他加练发抢,周恺负责模仿林高远的前三板,整个男队目标很简单:先把团体金牌锁下来,再让樊振东去冲单打,实现“双冠”就能盖住“世界排名清零”那段尴尬。
有人担心他旅途疲劳,结果体测数据显示他体脂降到7.8,比年初还低,明显是把欧洲赛程当成高强度训练营,以赛代练,反而更兴奋。
陈梦这次回来,山东队小姑娘私下叫她“梦姐班主任”。
她手腕里原来有钙化点,五月份还在打封闭,现在每天训练完冰敷15分钟,再加一层肌贴。
队医说她的伤不算痊愈,只是“可控”,意思就是疼可以忍,不能猛冲。
陈梦自己把训练量砍了30%,但发球机调到最刁的“侧身短+反手长”组合,她照样一板一眼接,边接边给旁边的00后讲解旋转判断。
山东女团想拿牌,靠她一个人不够,得让18岁的王添艺在第三轮拿分,所以陈梦把“传帮带”写进目标清单,比女单卫冕还靠前。
票卖得快,黄牛把决赛内场炒到原价五倍,官方只好推出“实名+人脸识别”入场。
纪念品商店更夸张,马龙限量护腕128块一条,上午上架下午空盒。
商家学精了,把樊振东在德国穿的同款球鞋空运回来,标价999,附赠一张他亲笔签名的明信片——其实是德甲俱乐部集体签,但粉丝照抢。
全运会乒乓球热度一直高,今年直接破圈,连从不看球的同事都在问“哪里能看直播”,原因无他:看一场少一场,马龙、许昕、陈梦,甚至刘诗雯,都可能是最后一舞,再不看就只能等纪录片。
新生代也等着抢班夺权。
陈熠连赢孙颖莎、王曼昱那两周,世界排名从20蹦到第9,才19岁,发球动作已经带“遮挡”嫌疑,裁判盯她盯得特别紧。
林诗栋更狠,05后,反手拧拉出台率58%,比樊振东同期还高,海南队就他一个独苗,全队资源全砸他身上,连体能教练都从田径队借。
老将们想体面收场,小将们想一战封神,中间没有缓冲带,只能硬碰硬。
9月27日开赛那天,场馆外肯定挤满了穿国足球衣却掏手机拍马龙的路人。
别觉得违和,这就是全运会乒乓球的魔力:它让完全不关心体育的人也愿意凑一次热闹,因为谁都知道,下一次在同一个舞台,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些名字。
想看的抓紧抢票,想赢的抓紧练球,时间对谁都一样,发枪声一响,传奇和黑马只能活一个。
来源:幽默奶酪n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