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都不演了?王家卫风波发酵,录音只是冰山一角,靳东陈道明遭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4:30 1

摘要:不仅要通宵写剧本,有时候甚至要帮忙煎牛排,在饭局上替导演挡酒。

文|知微

编辑|先锋

王家卫的《繁花》火遍全国,捧红众多演员。

可爆火2年后,编剧却被曝抢走他人功劳?

流出的录音更把靳东、陈道明都牵扯进来。

获奖无数的神剧,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黑料?

电视剧《繁花》在2023年播出后,成为开年爆剧。

甚至时至今日,众多演员还能吃到红利。

观众都说,王家卫一出手,果然是不同凡响。

这部剧不光演员火、口碑好,豆瓣冲到9.4分。

更是在随后两年时间内,不停被提名、不停拿奖。

编剧秦雯更是风光,凭着《繁花》拿下白玉兰最佳编剧。

获奖的时候,她说自己写出上百万字的剧本,听着就让人佩服。

可谁也没想到,观众还在回味剧情时,就被牵扯到纠葛中。

2025年9月,录音曝光,把风光背后的事情也全都给抖出来。

一个叫程骏年,网名叫“古二新语”的编剧。

在网上发了篇长文,还甩出了好几段录音。

他说自己才是《繁花》这个故事的真正奠基人。

按照他的说法,早在2019年,他就开始研究剧本。

当时,他的剧本名字还叫《乱世佳人》。

剧里面最核心的线索,比如阿宝怎么在股市里闯荡?

李李背后有什么复仇计划?

还有汪小姐怎么靠自己做外贸生意站起来?

剧照关键的故事线,大框架都是程骏年搭建出来的。

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他没少下功夫。

自己花钱买资料,采访真正搞过股票和外贸的人。

可他在剧组里的位置,却很奇怪。

名义是王家卫助理,一个月就拿3000块钱工资。

但实际上干的活,却是编剧的工作。

所以,他一个人身兼数职,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不仅要通宵写剧本,有时候甚至要帮忙煎牛排,在饭局上替导演挡酒。

因为长期劳累,甚至还患病,到后来连站都站不稳。

他想跟王家卫请假休息,结果王家卫丝毫不顾及他的身体状况。

反而警惕询问:“你到底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更让程骏年崩溃的是,录音中王家卫的态度。

秦雯曾向王家卫询问“程骏年在剧组还有什么用”。

王家卫则回应“一个月几千块,又能写剧本又能当助理,多划算”。

最终,程骏年创作的核心内容被秦雯修改占用。

他自己只在片尾工作人员名单中获得“前期责任编辑”的头衔。

当王家卫在追求艺术时,是否已经彻底忘记“真实人间”?

程骏年公布的多段录音,成为《繁花》创作争议的关键佐证。

也让彼此的纠纷从“谁是核心编剧”,蔓延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有一段录音里,他正在给秦雯解释剧里很关键的商战情节“宝延风波”。

能听出来秦雯对这些事情不太懂,还说观众看不明白,让他写得简单点。

另一段录音就更直接,王家卫亲口说,秦雯写感情戏还行,但搞不定故事的主干。

所以得让程骏年先把架子搭好,再让秦雯往里填东西。

这些话曝光后,程骏年说自己是核心创作人员,好像就不是空口白话了。

如果说这些工作上的录音只是圈内的事。

那另一段私下聊天的录音,直接就把事情闹成全网围观的八卦。

连靳东和陈道明都被牵扯进来。

网传这段录音是程骏年在旁边给他们做饭的时候录的,还能听见切菜的声音。

录音里,秦雯跟王家卫闲聊,先是拿靳东当年说错诺贝尔数学奖的事开玩笑。

然后又聊到陈道明,说陈道明跟靳东有点像,都是努力让自己显得有文化的人。

而秦雯的身份,也引起网友的好奇。

细扒之下,她曾是《繁花》《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的编剧。

手握诸多爆剧的她,在影视圈地位非同一般。

可如今却被爆出,她所谓的剧本,竟然是靠别人之手?

随后被爆出的八卦录音,更是让她的人品也受到全网质疑。

秦雯声称,陈道明曾经推荐给她特别深奥的美学书。

结果她买回来后,发现陈道明自己根本没看过。

她甚至模仿陈道明说话语气,嘲讽对方“好面子”。

而王家卫听完就淡淡地说了句,这就是朋友圈的功能。

私底下的聊天被放出来,网友才发现,原来明星在同行嘴里是如此模样?

事情闹大后,《繁花》剧组在2025年9月20日发出声明。

表示说他们尊重所有创作者,最后字幕里那两千多个名字就是证明。

但网友们并不买账,觉得根本没回答关键问题:程骏年所言是不是真的?

而秦雯直接找律师告程骏年诽谤,一口咬定剧本是她原创的。

提到王家卫,“为艺术不计成本”几乎是他撕不掉的标签。

但对极致的追求,背后藏着不少“折腾人”的过往。

就比如,网传当年拍《花样年华》的时候。

梁朝伟为了一个镜头,前后吃26碗云吞面。

最后留下“看见云吞面就犯怵”的后遗症。

到了《繁花》,这部剧更是一拍就是六年。

胡歌开机时是单身,杀青时已经是孩子父亲。

董勇饰演的范总拍19个月,远超4个月合约期。

一个镜头重复 40 次后被告知“还是第一遍最好”。

唐嫣3年只专注汪小姐,一场对手戏拍足 86 遍。

对大明星来说,这样的“打磨”苦却也有回报。

梁朝伟靠《花样年华》拿下戛纳影帝。

胡歌也凭《繁花》里的阿宝一角再攀事业高峰。

在他们看来,“为好作品付出”终究值得。

可同样的“艺术至上”,落到程骏年这样没名气、没地位的普通创作者身上,就变了味,甚至成为赤裸裸的压榨。

“既当编剧又当佣人”的处境,与明星们“为艺术熬心血”的体面,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王家卫的风格就是艺术第一,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放。

他早年拍《阿飞正传》,把投资人邓光荣的公司都给搞到快倒闭。

张学友重复拍摄,最终却只换来导演一句“算了”戏份全删。

后来拍《东邪西毒》进度太慢又超支。

还得靠刘镇伟拉着原班人马赶紧拍部喜剧《东成西就》来救场。

在王家卫眼里,好像所有人、所有东西,都是为他电影服务的材料。

所以程骏年一边写剧本一边煎牛排,对于王家卫而言似乎也只是“分内之事”。

所有人都以为,王家卫应该是热爱作品之外,也尊重演员的导演。

只可惜,王家卫却彻底辜负观众的期待。

《繁花》里讲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市井烟火,是阿宝、李李、汪小姐之间的人情冷暖,满是对普通人生活的细腻描摹。

可剧外,却让核心创作者程骏年在病痛与轻视中挣扎,连基本的署名权都难以争取。

一部歌颂“人情味”的剧,却在拍摄过程中暴露对人的冷漠,这样的反差,比任何剧情都更显讽刺。

结语

说到底,“艺术至上”从不是漠视他人权益的借口。

无论是明星的辛苦还是普通人的牺牲,都该被看见、被尊重。

若是没有温度的创作,再精致的镜头也难掩背后的冰冷。

《繁花》戏外的风波,到现在还没个结果。

程骏年要的只是一个署名和承认,而剧组的回应却始终绕圈子。

这件事到底会发展到哪一步,估计谁也不知道。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