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凌晨!传来中超、女足的最新动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4:32 3

摘要:中足联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把中超、中甲、中乙所有俱乐部都震懵了。意见稿里白纸黑字写着,从2026赛季开始,中超梯队数量从6支砍到3支,中甲从5支减到2支,中乙从4支缩到1支,更狠的是女足强制令彻底取消,俱乐部不用再硬着头皮养女足队了。这事儿一出,圈内立马

中足联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把中超、中甲、中乙所有俱乐部都震懵了。意见稿里白纸黑字写着,从2026赛季开始,中超梯队数量从6支砍到3支,中甲从5支减到2支,中乙从4支缩到1支,更狠的是女足强制令彻底取消,俱乐部不用再硬着头皮养女足队了。这事儿一出,圈内立马炸锅,有人拍手叫好说早该减负了,也有人骂街说这是开倒车。说白了,中足联这次是铁了心要给俱乐部松绑,可松绑之后呢?俱乐部真能喘过气来吗?

先瞅瞅这政策具体咋变的。梯队数量直接腰斩,三级联赛加起来少了9支梯队,俱乐部可以自己挑保留哪个年龄段的梯队,大概率会保住U19、U17、U15这仨核心梯队,毕竟这些是青训的顶梁柱。女足这块更彻底,从必须搞变成自愿搞,俱乐部老板们终于不用为女足球队的烧钱问题头疼了。青训投入占比也从全年支出的15%降到10%,真金白银省下来,俱乐部能多喘几口气。这些变化明摆着就是减负,可减负背后是啥?是金元足球退潮后,俱乐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惨状。以前硬性要求那么多梯队,好多俱乐部只能找学校挂名或者凑数应付,结果U21联赛动不动就出现10球以上的血洗场面,比赛质量烂得像豆腐渣,青训效果几乎为零。现在孩子成才的路子多了,校园足球、地方青训机构、五级青训中心全面开花,全国注册的精英青少年球员都快9.3万人了,中青赛和锦标赛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俱乐部梯队不再是独木桥。中足联这招,算是承认了现实——强扭的瓜不甜。

减负政策一出,俱乐部老板们估计乐得合不拢嘴。想想看,一支梯队从教练工资到场地费用,一年下来少说也得几百万,三级联赛各减三支梯队,加起来省下的钱够发多少一线队工资?女足强制令取消更是解了燃眉之急,毕竟女足投入大、回报慢,很多俱乐部纯属硬撑。中足联这次站队很明确,就是替俱乐部说话,毕竟中足联本身就是各大俱乐部高层组成的,跟足协那套官僚作风不沾边。管办分离后,足协露脸次数少了,中足联频繁亮相,这权力交接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不过反对声音也不少,有人吐槽朝令夕改,把前几年的政策全推倒重来,青训和女足会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女足发展本来就不容易,这下更可能雪上加霜。但赞同派觉得,俱乐部活不下去还谈啥未来?先保命要紧。这种分歧正常,毕竟每家俱乐部情况不同,有的土豪队不差钱,有的穷队连饭都吃不上。

其实啊,减负只是治标不治本。俱乐部真正的命门是怎么赚钱,光省钱不挣钱,明年说不定还得继续砍政策。今年中超球市是火,大连英博光票房就能捞4500万,可转播费、赞助商、周边产品这些短板还是老样子。欧洲俱乐部为啥活得好?人家转播分成动不动几亿欧元,咱们中超转播费却像挤牙膏。周边开发更是弱项,球迷想买件正版球衣都得找代购。中足联要想彻底救活俱乐部,下一步得琢磨怎么开源,比如学NBA搞商业联盟,或者推动球员转会市场化。不然,减负减到最后,别成了拆东墙补西墙。您觉得这波操作是利大于弊还是埋雷呢?欢迎大伙儿在评论区唠唠。

来源:绿茵风采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