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在北岸 !《中国摄影报》整版刊发本刊记者作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4:08 3

摘要:《在北岸》以天鹅湖北岸为坐标,记录了一段与光影、季节和人群同频呼吸的时光。记者以步行者的视角,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路径中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从夏日纳凉的人群到冬日喜鹊的巢穴,从湖面浮标的倒影到春柳的摇曳。这些影像不仅是城市变迁的切片,更折射出拍摄者对于“存在”与

7月25日,《中国摄影报》整版刊发本刊摄影记者张良弓作品《在北岸》。

《在北岸》以天鹅湖北岸为坐标,记录了一段与光影、季节和人群同频呼吸的时光。记者以步行者的视角,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路径中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从夏日纳凉的人群到冬日喜鹊的巢穴,从湖面浮标的倒影到春柳的摇曳。这些影像不仅是城市变迁的切片,更折射出拍摄者对于“存在”与“消逝”的静默思考。在看似平凡的日常里,作者以镜头挽留了时间的涟漪,让读者窥见一座湖、一座城与无数个体生命交织的诗意。这组作品,是对生活本质的温柔凝视。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从偶然到必然,再从漫不经心到全神贯注,步行在缘惜桥到鱼水情雕塑,自西向东只有差不多2.3公里。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每天都能重复走上好几遍,记得那是2020年8月的第一天,闷热的傍晚时分,我游走在天鹅湖北岸拍摄着前来纳凉的人和广场上摆摊的商贩们,一阵微风袭来像是路灯突然也被点亮,那一刻我望着坐在草地上的一群望着远方发呆的人萌生出了把这个行径路线长期拍摄的想法。

《绘画》2020年8月18日,天鹅湖北岸边三名儿童正在对着湖中玩水枪,远处的白云就像他们绘制的画作

《湖边歌手》2020年12月28日,这是一位网络歌手,偶尔会在北岸边直播唱歌,那天随风飘动的气球正好挡在了他的脸上

现在回忆起其实在那阵子时光中纯粹的拍照是最快乐的。基本上有一年的时间我哪都没去,每天算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杂念和物欲,每分每秒过得都是那么充实有力。但现在却在慢慢消逝,也许美好的事物或时光都是短暂的吧。

《惬意时光》2022年4月9日,北岸边一名正坐在树上看书的人

《发光的球》2021年1月31日,温和的冬季阳光倒映在天鹅湖中,恰好与湖里的漂浮球形成了重影

由于每天都要去北岸拍照的原因,我开始关注日升和日落的时间,从而寻找适合自己拍照的时间。记得有一天的下午是个“哑巴”太阳天,当太阳的倒影映在湖面浮标下和它重叠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面相。

《浇水》2022年7月25日,连日的干旱天气让环卫工们起早贪黑地为天鹅湖公园里的植被浇水

春去秋来,四季更迭,有时候有些感觉转瞬即逝,就像凋零殆尽的梅花,没有人会多看光秃秃的树枝几眼。每每梦境照进现实,我跟我的爱人聊天的时候总会说起那些年是几点几线的生活,单一且没有物质需求,平凡无味没有高潮。突然雷雨交加,风雨将至,我却深感不及,比不过那些勇于自我牺牲的前辈和生活百态积极向上的后生,这一刻我就像那片夹在面包片中生菜下过期的午餐肉,立在原地。

《练习》2021年6月10日,合肥市天鹅湖北岸边一位市民正在练习瑜伽动作

北岸边,我在思索什么事物值得去记录。从盛开的梅花到凋零的桃花转瞬即逝,没人会去关注这个过程,而是那几分钟的高光时刻。还有那些可怜的鱼儿,它们看不懂天气预报,在气压低的清晨总会为了生命蹦跶几下,也许只是为了能舒服一下。

《扭头》2025年2月3日,合肥市天鹅湖北岸边一名正在遛鹦鹉的小女孩

说实话,我该感谢喜鹊,原来灰色配淡蓝色是那么的和谐。让你们失望了,原来不是简单的黑白配,而贪吃的乌鸫只会四处寻找地上的蚯蚓。细细观察喜鹊的湖景居室终于在寒冬后建设完工,那艺术般的构造看着真让我羡慕。从树下经过时,居所的主人还会骄傲地往下瞥上一眼。

《私语》2022年4月24日,春日里,合肥市天鹅湖公园里的鲜花陆续盛开,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从小到大我与一泓湖泊、半池河塘总是分不开。小时候我所居住的大院一直向南走,过条马路,会有一片水塘,水塘边停着照相馆的小柜车,水塘里有着几艘脚力游船,岸边围栏外的那棵柳树随着春天的微风略动,一切是那么的和谐。

《雪中滑滑梯》2023年12月18日,大雪天,天鹅湖公园里的儿童滑滑梯

随着时代变迁,水塘旁留下来的只剩那棵柳树,只有它还在见证着城市的发展。长大以后,我到了距离家乡几十公里外的省会城市生活工作,即使出差或旅行,我也会在晨练的时候找片有湖水的地方围绕着跑步,而我所居住的小区一直向南走过条马路也有一片湖泊,只是它比小时候的湖塘要大,岸边的柳树也要多得多。每天行走在天鹅湖的北岸,看着来往的行人,有的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有的却刚结束完晨练。

记者简介

张良弓 80后,媒体人,供职于安徽市场星报社、安徽画报社。

2019年,《中国式小孩》入选中国平遥摄影展

2022年,《雪迹》荣获IPPAWARDS |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的city life组别荣誉奖

2024年,《老熊》被中国乡村摄影艺术中心(泥美术馆)收藏

版权须知: 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 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图:张良弓

编辑:吴笑文

校对:刘军

审核:周卫星 孙婷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是安徽省唯一一份大型政经文旅类高端期刊,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画报》立足主流宣传阵地,以美图美文美术美味传播安徽形象,讲好安徽故事,画说美好安徽。2017年复刊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最佳画报”“中国最佳媒体融合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重要外宣窗口阵地”“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等。

来源:安徽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