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朋友种大蒜,总遇到一个问题:要么蒜种埋下去好久不出芽,要么长出来的苗又细又弱,以为是蒜种不好,其实可能是你没搞懂关键——大蒜到底该带皮种还是扒皮种。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看完你再种,保准出芽齐、长势壮。
大蒜到底带皮种还是扒皮种?别再瞎种了,这么种才对
很多朋友种大蒜,总遇到一个问题:要么蒜种埋下去好久不出芽,要么长出来的苗又细又弱,以为是蒜种不好,其实可能是你没搞懂关键——大蒜到底该带皮种还是扒皮种。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看完你再种,保准出芽齐、长势壮。
先说说为啥大部分时候要“带皮种大蒜”。蒜皮看着薄,作用可不小。首先,它能保护蒜种。地下有小虫子,比如蛴螬、地老虎,蒜皮能挡住这些虫子,不让它们咬到里面的蒜肉;土壤里还有病菌,蒜皮也能隔一下,减少蒜种烂掉的概率。其次,蒜皮能锁水。蒜种发芽需要水分,蒜皮能保住蒜肉里的水分,不让它太快流失,尤其是土壤有点干的时候,蒜种也不容易干瘪。另外,蒜皮还能保护蒜种的结构,剥掉皮后,蒜肉直接接触空气或土壤,很容易被碰伤,受伤的地方容易染病,最后就烂种了。
不过带皮种有个注意点:蒜皮得是完整的。如果蒜皮已经烂了、破了,或者上面有霉点,就不能直接用了。这种情况下,要把烂的、破的蒜皮剥掉,看看里面的蒜肉有没有坏。要是蒜肉没坏,还能继续种;要是蒜肉也发霉、变软了,那这个蒜种就不能用了,种下去也出不了芽。
再说说“扒皮种大蒜”,其实这种方式不推荐,除非是特殊情况。为啥不推荐?因为没了蒜皮保护,蒜肉直接接触土壤,地下的虫子很容易咬它,土壤里的病菌也能直接沾到蒜肉上,烂种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而且没了蒜皮锁水,蒜种里的水分会流失得很快,尤其是播种后如果没及时浇水,蒜种很快就会干瘪,根本发不了芽。
那啥时候才能扒皮种?只有当蒜皮已经严重腐烂,一捏就碎,或者蒜皮上满是霉点,根本没法保留的时候,才不得不扒皮。而且扒皮后要注意,不能放着,得马上播种,不然蒜肉暴露在空气里,很快就会失水,还可能沾到空气中的病菌。
接下来给大家讲具体的种植步骤,按这个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种好大蒜。
第一步,选蒜种。去市场买蒜种的时候,挑那些饱满的、捏着硬实的,没有虫眼、没有霉变的蒜瓣。别选那种瘪的、软的,或者表面有伤口的,这种蒜种本身活力差,种下去也难出芽。
第二步,处理蒜种。拿到蒜种后,先检查蒜皮。如果蒜皮完整,没有破损、没有霉点,直接用就行;如果蒜皮有小破损,但里面的蒜肉没坏,也能留着种;如果蒜皮烂得厉害,或者有霉点,就把坏蒜皮剥掉,再看看蒜肉,蒜肉没问题就留着,有问题就扔掉。另外,有些蒜种可能已经冒出小芽了,这种别把芽弄掉,带着芽种,出芽会更快。
第三步,选地和整地。大蒜喜欢晒太阳,所以要选向阳的地块,不能选那种整天见不到太阳的地方。选好地后,把土翻松,翻的时候可以撒点腐熟的鸡粪、羊粪,或者普通的复合肥,不用多,少量就行,主要是给土壤加点养分,让大蒜长得壮。翻完土后,把土整平,别留大土块,不然播种的时候蒜瓣放不稳,也影响出芽。
第四步,播种。先在地里开浅沟,沟深3-5厘米就行,别太深,太深的话芽难破土;也别太浅,太浅蒜种容易被雨水冲出来。然后把蒜瓣放进沟里,芽点朝上,间距保持10-15厘米,别太密,太密了后期大蒜长不开,个头小。放好蒜瓣后,用旁边的土把沟盖平,稍微压实一点,让蒜瓣和土壤贴紧,这样能更好地吸收水分。
第五步,浇水。播种完后,要浇一次透水,把土壤浇湿,但不能积水。之后浇水就看土壤情况,只要土壤是湿润的,就不用浇;如果土壤干了,就浇一次水,还是别积水,积水容易让蒜种烂掉。
最后再提醒几个常见的误区,别踩坑。第一个误区:有人觉得扒皮能让芽长得更快,其实不是,扒皮后蒜种容易烂,反而出芽更慢,甚至不出芽。第二个误区:播种时埋太深,超过5厘米,芽要钻很久才能破土,期间很容易烂在土里。第三个误区:蒜皮破损了不处理,直接播种,结果病菌顺着破损的地方进去,蒜种就烂了。
总结一下,种大蒜大部分情况都要带皮种,只有蒜皮严重腐烂的时候才酌情扒皮。按选蒜种、处理蒜种、选地整地、播种、浇水的步骤来,再避开常见误区,你种的大蒜肯定能出芽齐、长势壮,后期收获的时候,蒜头也会大又饱满。
来源:都督大冢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