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犀”引成长,“实”谱新篇,全维度推动新教师专业成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3:16 1

摘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教育的传承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精神的延续和创新的萌发。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新教师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实验学校实施 "1125"青蓝工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教育的传承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精神的延续和创新的萌发。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新教师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实验学校实施 "1125"青蓝工程。

“1125”即 "一对"师徒结对,传承经验、共促成长;"一题"微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提升素养;"两训"课堂调控与学科素养培训,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五课"观摩、诊断、入格、合格、展示课,阶梯培养、系统提升。这一模式既承古贤"师徒相授"之智,又融现代"研训一体"之思,旨在帮助新教师"一年入格、两年合格、三年成熟",真正实现"灵动犀实,润育精彩"的育人愿景。

师道传承,首在结缘。9月8日,学校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两两结对,以“以师带徒、以徒促师、共同进步”为宗旨,旨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为新教师搭建专业成长与业务交流的平台,助力新教师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开好头、起好步,共同书写学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9月16日,学校组织开展新进教师专题培训。培训由党建办徐主任主持,学校行政团队及全体新进教师参加。会上,郭校长围绕“青蓝结对、教研论文、课题研究”提要求,助力新教师规划职业发展;赵校长从“三备、三效、三查”维度,讲解提升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方法;郑校长结合自身经历,寄语新教师成为“善学习、肯钻研、敢创新、会合作、常反思”的成长型教师。

德育处徐主任聚焦校园安全、食堂就餐规范及应急事件处理,明确安全工作准则; 行办雍主任解读上班考勤、请假制度等日常管理规范。

刘校长介绍学校办学佳绩,鼓励新教师“用心做事、用爱育人”,融入犀实教育大家庭。

肖蓉书记以“扎根教育沃土 铸就卓越师魂”为题,从教育方针解读、职业规划指导、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为新教师筑牢职业根基,引导其涵养教育情怀、坚守育人初心。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9月18日中午,小学数学大组长刘娜、优秀青年教师郭瑞馨做主题分享。

刘老师以《总是播种,有时收获》为主题,围绕“1125”模式解读“观摩课、诊断课、入格课、合格课、展示课”的“五课”体系与进阶要点。

郭瑞馨老师从“听课取智、讲台磨技、伴生同行”三方面,讲述自身从紧张登台到从容控课的成长故事。

活动尾声,学校刘校长与分管科研的赵校长作总结发言,他们衷心祝贺新教师“盛年投身教育、佳季融入犀实”,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勉励大家要勤学不辍,积蓄力量,传承犀实精神,锤炼教学本领,立志早日站稳讲台,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课”培养模式是青蓝工程的核心环节。学校依托“1125”模式,扎实推进两大课堂实践环节:

—观摩课:见贤思齐,对标成长:

开学第二周,新教师走进师傅课堂,开展课堂观摩学习活动。

课堂上,师傅们以从容的教态、清晰的教学逻辑、灵活的课堂调控,将学科核心素养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为新教师呈现了一堂堂鲜活且专业的教学范本。从趣味导入到精准小结,从梯度提问到多元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深厚的教学功底与专业素养。课后,徒弟积极向师傅请教备课思路设计、学情精准把握与课堂生成灵活处理,新教师们在互动中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将师傅的宝贵经验内化吸收,不仅直观理解了“一堂好课”的核心标准,更为打磨自身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了清晰标杆。

灵动犀实 润育精彩

—诊断课:精准把脉,靶向提升:

第三周,学校组织开展新教师诊断课活动,分包行政、教研组长与结对师傅共同参与,全方位为新教师课堂教学“把脉问诊”。评课环节中,参与人员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互动设计、评价反馈实施等多个维度,对新教师课堂进行细致点评,既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亮点,也直面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为新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了清晰方向。“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助力新教师褪去青涩,站稳讲台。

灵动犀实 润育精彩

此次系列活动,以“培训+课堂”双线并行,助力新教师筑牢教育理论根基、锤炼教学实践能力。我们见证着新教师在系统学习中沉淀思考,在持续反思中实现蜕变,正一步步从“站上讲台”向“站稳讲台”稳步迈进。

学校将持续深化“1125”青蓝工程模式,通过入格课、合格课、展示课的阶梯式培养及微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全维度推动新教师专业成长,助力他们早日成长为“四有”好老师,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活力。

来源:纵观名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