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素敏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时候地里的杂草,还非常依赖这种特定的“肥料”才能疯长。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肥料”给它断掉,或者不让杂草吸收“肥料”,这些杂草的生长就会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大部分会枯萎。
咱们今天聊聊一个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前列腺癌类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HSPC。
大家别被这个名字唬住,其实道理很简单。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大家一听就懂。
前列腺癌细胞就像一块地里的“杂草”,而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就是滋养这些杂草的“肥料”。
激素敏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时候地里的杂草,还非常依赖这种特定的“肥料”才能疯长。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肥料”给它断掉,或者不让杂草吸收“肥料”,这些杂草的生长就会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大部分会枯萎。
围绕这个核心,我们的治疗策略就像搭积木,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积木块”:
这是我们的“地基”,是所有治疗的起点。目的就是切断“肥料”供应。主要有两种方式:
1. 药物去势:这是现在最主流的方式。就是打针,比如LHRH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或LHRH拮抗剂(如地加瑞克)。它们的作用是给大脑发一个“假信号”,让身体停止生产睾酮。相当于把生产肥料的工厂给关停了。
2. 手术去势:也就是切除双侧睾丸。这是最经典、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但现在由于药物非常有效,且能避免手术的心理冲击,选择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少了。
关键点: 对于很多年纪大、肿瘤负荷轻、进展缓慢的老年人,单用ADT(我们叫单纯去势)可能就足够控制很多年。
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单靠ADT,大多数患者最终还是会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也就是杂草变得不依赖肥料也能长了。所以,对于肿瘤负荷比较高、或预后比较差的患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断肥”,还要趁它病,要它命,进行“强化治疗”。
这就是“ADT + X”的模式。这个“X”主要有两大方向:
1. 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口服药)
代表药物:阿比特龙、恩扎卢胺、阿帕他胺、达罗他胺。
它们怎么工作:
阿比特龙:像个“全能型工兵”,它不仅切断了睾丸的肥料供应,还把肾上腺、甚至肿瘤自身偷偷生产肥料的所有生产线都给你破坏了,是“全方位断粮”。
恩扎卢胺等:它们的作用方式更巧妙。肥料(雄激素)需要和癌细胞上的“接收器”(雄激素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这些药就像一把假的钥匙,抢先堵死接收器,让真正的肥料无法发挥作用。
什么时候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高瘤负荷或高危/高转移负荷的HSPC患者,早期使用“ADT+新型内分泌药物”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推迟进展到CRPC的时间。这是目前的标准方案。
2. 联合化疗
代表药物:多西他赛。
它怎么工作:化疗是“除草剂”,不管杂草依不依赖肥料,它都能直接杀伤快速分裂的细胞。对于肿瘤负荷特别大、侵袭性强的患者,早期联合化疗能快速降低肿瘤负荷,同样能带来生存获益。
什么时候用:同样是针对高瘤负荷的HSPC患者。“ADT+多西他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强化治疗选择。
对于诊断时还是局限性(没发生远处转移)或者寡转移(转移灶很少)的HSPC患者,我们还有一个有力的武器: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或 根治性放疗。
道理很简单:ADT是全身性控制,而手术或放疗是直接端掉“老巢”。对于合适的患者,“ADT + 局部治疗” 的组合拳,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实现长期控制。
所以,各位朋友,面对一个HSPC患者,我们的诊疗思路应该是:
1. 明确分期与风险分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影像学(骨扫描、CT/MRI,甚至PSMA PET-CT)判断他是局限性、寡转移还是广泛转移?评估他的肿瘤负荷和预后风险(高危/低危)。这是决定治疗策略的基石。
2. 选择治疗方案:
低瘤负荷/低危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单纯ADT,密切观察。
高瘤负荷/高危/广泛转移的患者:必须进行强化治疗!选择“ADT + 新型内分泌药”或“ADT + 化疗”。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情况、副作用谱来个体化选择。
局限性/寡转移患者:积极考虑在ADT基础上,联合根治性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
3. 全程管理:
监测:治疗开始后,要定期复查PSA、肝肾功能、影像学,评估疗效。
管理副作用:ADT会带来潮热、骨质疏松、心血管风险增加、疲劳、代谢综合征等副作用。我们要有预见性,提前告知患者,并积极处理。比如鼓励补钙、锻炼身体、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等。
简单来说,治疗HSPC,我们已经进入了“强化治疗”的时代。我们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控制症状,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推迟进入CRPC那个更棘手的阶段。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