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成为妈祖文化推广大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0 18:19 1

摘要:2025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正值妈祖诞辰1065周年之际,演员刘涛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的一场庄重仪式中,被授予“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和“莆田文旅推荐官”荣誉称号。这一事件不仅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更引发公众对妈祖文化传承与当代传播的热议。从荧幕上的“

刘涛荣膺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

2025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正值妈祖诞辰1065周年之际,演员刘涛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的一场庄重仪式中,被授予“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和“莆田文旅推荐官”荣誉称号。这一事件不仅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更引发公众对妈祖文化传承与当代传播的热议。从荧幕上的“海上女神”到现实中的文化使者,刘涛的身份转换既是对其个人演艺生涯的升华,也为传统文化的全球化推广注入新活力。

传统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4月19日晚,刘涛身着粉色新中式服装,在湄洲女的簇拥下缓步进入祖庙正殿。她手捧寿桃,向妈祖金身行三鞠躬礼,随后以传统“三献”仪式完成献礼。寿桃装饰以凤凰与花卉,象征吉祥与生命力,整个场景既庄严肃穆又充满文化意蕴。这一时刻被网友称为“现代与古典的视觉盛宴”,而刘涛的优雅仪态与服饰选择,也被视为对妈祖文化审美的当代诠释。

仪式的高潮是莆田市授予刘涛的两项称号。作为“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她将肩负起向世界传播“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而“莆田文旅推荐官”的身份,则要求她以自身影响力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增长。这一双重使命,既是对刘涛个人影响力的认可,也映射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需求。

从荧幕到现实:刘涛与妈祖文化的深厚渊源

刘涛与妈祖文化的联结始于2012年的神话剧《妈祖》。剧中,她饰演的林默娘从凡人成长为海上守护神,以“除暴安良、广施仁爱”的形象深入人心。该剧创下5.137%的收视率纪录,并斩获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成为神话剧的经典之作。剧中“焚屋引航”“化草救商”等情节,将妈祖的慈悲与智慧具象化,也让刘涛成为观众心中“最贴近妈祖的演员”。

此次授衔,实为艺术与信仰的延续。刘涛坦言:“饰演妈祖让我深刻理解她的精神内核,这份使命感促使我投身文化推广。” 这种角色与现实的互文,使得她的文化大使身份更具说服力——她不仅是表演者,更是精神的践行者。

文化传播的破圈密码:名人效应与在地化策略

刘涛担任推广大使的背后,是妈祖文化传播策略的升级。据统计,全球有3亿多妈祖信众,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淡化。莆田市选择刘涛,正是看中其多重优势:

1. 公众影响力:刘涛微博粉丝超5000万,其跨界形象(演员、歌手、主持人)能触达多元群体;

2. 文化契合度:通过《妈祖》积累的“女神”标签,与妈祖形象高度契合,易于引发情感共鸣;

3. 文旅赋能:作为“莆田文旅推荐官”,她可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广湄洲岛景点、妈祖祭典等文旅资源,吸引年轻游客。

这种“名人+文化IP”的模式并非孤例。此前,电竞选手TheShy担任山西文旅大使、赵丽颖推广哪吒国漫,均取得显著成效。刘涛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与妈祖文化的绑定更紧密,且具备影视作品的长期铺垫,形成“角色—演员—文化”的三重联动。

四、挑战与展望: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输出

尽管刘涛的加入为妈祖文化注入新动能,但全球化推广仍面临挑战:

文化差异:妈祖信仰的海洋文化属性在非沿海地区的接受度有限;

现代性转化:需将“海上救难”的传统叙事转化为普世价值(如环保、公益);

传播形式创新:需突破庙会、祭典等传统形式,尝试VR沉浸体验、数字藏品等新技术。

对此,刘涛提出“三步走”策略:首先通过影视、综艺等大众媒介扩大认知;其次联合国际组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最终推动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她计划参与妈祖巡安东南亚活动,并制作多语言宣传片,以“软性输出”取代单向说教。

五、结语:文化传承的时代镜像

刘涛的跨界任职,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缩影。她以明星的光环照亮文化瑰宝,又以文化的力量反哺个人价值,这种双向赋能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正如网友所言:“刘涛让妈祖从庙宇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温度。” 未来,这场始于湄洲岛的“文化破冰之旅”,或将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更多可能。

来源:友爱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