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杜甫《登岳阳楼》
01
我很喜欢的一个唐朝诗人,诗仙李白,是双鱼座。
于是我又对另外一个唐朝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星座,产生了兴趣。
于是查了公开的权威资料,他的出生的日期,对应的公历生日,是公元712年2月12日,那么对应的星座,就应该是水瓶座。
说到水瓶座,很多都会提到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博爱精神,有大爱,关心人类福祉,比如,容易对公益方面的事情,比较热心。
那么,从杜甫的一生,以及杜甫的诗文创作来看,这种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就体现得太明显了。
李白生活在开元盛世,他有天纵的才华,他的诗歌,豪放飘逸,想象力丰富,潇洒自如,很有个性,充满了双鱼座独有的浪漫主义,自由不羁。
而杜甫呢,他生活的年代,唐玄宗开元后期了,他才参加科考,但举进士不第,又来到处游荡,跑长安待了10年,也未能施展抱负,生活困顿。后又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的时候,被困于城中长达半年之久。
所以,杜甫生活的主要时期,是处于唐朝时代巨变之中的,所以,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方面,比较深刻。
再加上他水瓶座本身具有的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所以,他的诗歌,也就充满了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的特点。
早些年,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很出圈的梗,就是“杜甫很忙”,大家应该还记得吧。那么,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安史之乱的时代巨变前后,他的“忙”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两个字概括,就是惨,累。但是,自己在又惨又累的同时,却依然心忧天下,想要去庇护那些在受苦的人。
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大家都熟知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自己的茅屋都被秋风把屋顶都掀飞了,跑出去想把茅草捡回来,结果还被南村群童给欺负,回来倚杖叹息,真的是又惨又累啊。
但是他并不消沉啊,诗歌的最后升华了,上价值了,想到了天下那些贫寒的读书人,于是发下大愿,要让那些寒门学子们住上风雨不动的大房子,如果可以,就算是自己冻死了也无所谓。
所以,闻一多先生称杜甫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我们说,水瓶座的脑洞大,个性有些怪,脑回路清奇,经常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说出来把人吓一跳,有时候,也会一句话就能对方噎住。
这不就正应了杜甫说这句诗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以,水瓶座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并不是真的就是每天都是苦大仇深的样子,也具有相当的多面性,具有丰富生动的性格特质。
杜甫的性格也不是单一的,他的诗歌风格,也是多变的,并不是全是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既有神情庄重、忧心忡忡的一面,也有亲切可爱、率真自然的一面。
杜甫的内在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既执着又不失率真,他也有痛饮狂歌的一面。呈现出来的思想格局,就是博大精深的,本于儒家仁义,而兼取释老精魄,他的诗作风格也是多样的,并不是全是在说惨和累。
宋人秦观评价杜甫的诗歌: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能“集众家之长。
再比如,王安石对李白和杜甫诗歌的评价:
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丽重威武若三军之师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
所以,水瓶座作为风象星座,是具有多变性和多面性的,在杜甫的诗歌的风格上,也体现得比较明显。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轩辕黄帝制出的律管且把它收起来,虞舜弹过的五弦也撤下去吧!
我身患风疾已不再能演奏,还错将雄管当作雌管吹,听到弹出变了调的琴声伤透了我半死的心。
古代圣贤的名声何其邈远,羁旅他乡病情一年比一年加重。
船往汉阳每晚总停泊在东北的震方,湖面平阔很早就能见到报晓的参星。
我苦忆京华如同马融闻笛,迎风凭眺若开王粲之襟。
遥望寒空,悲故乡不见;群云惨淡,生岁暮层阴。
从迷茫的雾气中露出水乡的茅屋,红叶枫林的岸后便是重叠的青山。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杜甫,他老了。
但老了还不得一个清闲,他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恶疾缠身。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
57岁的时候,生命的最后两年,登上岳阳楼,看着水势浩瀚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政治生涯的坎坷,怀才不遇,漂泊不定,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是,写了这首《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洞庭湖,呈现出来的的大气象,目无今古。但一说到自己,老病孤舟,就只有老泪纵横了。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生命的最后一年,59岁的人了,他还在举家逃难,他带着全家人,从潭州逃亡衡州,后又打算往郴州投靠舅父,途中遇江水暴涨,全家挨饿了五天。随后,只得返程北上潭州。
这年冬天,杜甫卧病舟中,苦力挣扎,写下了他生命最后的绝笔,就是上面那首《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诗成后不久,就在由潭州往岳阳的这条船上,杜甫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
来源:吉吉星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