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迅文学奖、年度中国好书得主石一枫最新长篇小说《一日顶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硬核现实主义,爬梳当代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史,书写流量时代的人间奇景。一对北京“宅男”父子,父亲是网络技术“大神”,却沉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儿子是当下的“躺平”一族,却因为一
日前,石一枫长篇小说《一日顶流》研讨会在北京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
《一日顶流》石一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鲁迅文学奖、年度中国好书得主石一枫最新长篇小说《一日顶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硬核现实主义,爬梳当代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史,书写流量时代的人间奇景。一对北京“宅男”父子,父亲是网络技术“大神”,却沉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儿子是当下的“躺平”一族,却因为一次直播事故莫名成了顶流网红。世人都说流量好,他却躲着流量跑……聚光灯下,世界沉渣泛起,生活被撕扯得七零八碎,普通人如何应对流量对人生的侵犯?从关注监控技术的《地球之眼》,到聚焦电竞青年人生际遇的《入魂枪》,再到思索网络流量与自我价值之间关系的《一日顶流》,石一枫一以贯之地挖掘时代最前沿的变革性话题。
分享会上,各位专家充分交流、深入研讨,从不同角度深度研讨《一日顶流》的文学价值、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洱则认为石一枫是“罕见的可以很好地讲述这个时代的故事的人”,在时代快速变迁、作家讲故事的难度空前增大的当下,石一枫直面现实与虚拟世界,对传统故事模式(如父与子、城与乡)进行重新装置,对当代生活元素进行有效整合,探讨网络时代人如何寻找自我、认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小说在快速变迁的现实中依然葆有温情和历史纵深感,显示出作家对“人的状况”的深切关怀和恢宏想象。其创作对当代城市写作、青年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作协理事、《中国作家》主编李云雷强调,石一枫是极少数真正书写"网络中国"的作家,其作品具有独特性和开创性。他不仅敏锐捕捉新经验,更具备强大的思想能力,在城市化与网络化的双重变革中重新定义人与其所处世界的关系。李云雷指出,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再到网络中国,石一枫的作品提供了认识当代中国的独特视角,尤其是对网络时代人际关系变化的探索,在当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
“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值得写的东西越来越少”,写作既是"捡贝壳"的被动过程,也应是主动提出新观念的精神创造。作家石一枫分享创作感悟,认为随着写作技术的提升,他希望在时代赋予的故事中注入独特的理解,成为一个"既靠天吃饭,也靠人吃饭的作家"。(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苏墨)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