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15万左右想买混动SUV,深蓝S07和比亚迪宋PLUS DM-i该怎么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23:23 3

摘要:预算15万上下打算入手混动SUV的朋友,想必都关注过深蓝S07和比亚迪宋PLUS DM-i这两款车。一个是刚推出就热度不低的“新面孔”,另一个则是经过多年市场考验的“经典款”,确实容易让人纠结。为了更客观地对比,我特意对这两台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试驾,接下来

预算15万上下打算入手混动SUV的朋友,想必都关注过深蓝S07和比亚迪宋PLUS DM-i这两款车。一个是刚推出就热度不低的“新面孔”,另一个则是经过多年市场考验的“经典款”,确实容易让人纠结。为了更客观地对比,我特意对这两台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试驾,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实际体验中的一些细节和感受。

先来聊聊这次对比的两款具体车型。我特意挑选了深蓝S07的230Max华为乾崑ADS SE版和比亚迪宋PLUS DM-i 2025款的160KM旗舰型进行体验。这两款都是各自车系中关注度较高的中高配版本,价位相近,目标人群也相似,确实构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俗话说车是人的第二张脸,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深蓝S07的前脸采用了颇具张力的“X”型布局,配合可编程的智慧灯语系统,日行灯呈现出花瓣状的独特造型。在实际驾驶中,这套灯组的辨识度确实很高,很远就能辨认出车型特征。官方数据显示整灯共使用了348颗LED灯珠,从实际夜间照明效果来看,光线的分布相当均匀,质感表现不错。来到车身侧面,S07采用了明显的溜背设计,线条从B柱开始缓缓下滑,呈现出轿跑SUV的运动姿态。隐藏式门把手在解锁时会平稳弹出,无框车门的设计在关门时能听到清脆的“咔嗒”声,这种细节上的处理确实比传统车门多了几分精致感。

相比之下,宋PLUS DM-i则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新车延续了海洋系列的家族设计语言,前脸采用梯形无边界格栅,内部以横向镀铬条进行装饰,整体观感沉稳大气。不过从设计创新度来说,这套外观确实相对保守,可能更符合大众审美而非追求个性。车身侧面保持了传统SUV的造型,没有采用溜背设计,车门也是常规的有框结构,门把手为传统外露式,一切都是以实用性和成熟度为导向。

来到车尾部分,两车都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不过深蓝S07额外增加了一个小尺寸的运动尾翼,尾灯内部的三叶草造型光源也颇具特色。夜间点亮时,其辨识度确实比宋PLUS要更为突出一些。如果你比较年轻,追求个性,希望自己的车能在车流中脱颖而出,那么深蓝S07的设计风格可能会更吸引你。但若你更看重车辆的稳重感和适应性,需要兼顾商务接待或家庭使用,那么宋PLUS相对保守但大气的外观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除了外观和配置,底盘质感和驾驶体验往往更能体现一台车的真正性格。就这两台车而言,深蓝S07更像一台灵活有趣的小钢炮,而宋PLUS则更像一台以舒适为导向的家用伴侣。深蓝S7基于纯电平台EPA1打造,采用后轮驱动形式,并实现了50:50的前后轴荷比——这一数据通常出现在更高级别的车型上。实际驾驶中,它的转向手感精准,车头响应灵敏,几乎没有虚位。行驶在多弯路段时,车身动态响应积极,侧向支撑也做得比较到位,整体给人一种紧凑而扎实的驾驶感受。后驱布局为其增添了不少驾驶乐趣。起步时动力输出来自后轮,避免了前驱车常见的“拖拽感”,中段加速时推背感也较为明显。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时间为7.5秒,实际体验中动力释放轻快而直接。

宋PLUS DM-i的底盘源于燃油车架构,2025款车型将后悬架从三连杆升级为四连杆结构,并加入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相比老款在滤震方面有显著提升。经过颠簸路面或减速带时,车厢内能感受到较好的缓冲,后排乘客也不会觉得生硬颠簸。不过在操控方面,它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家用属性。连续过弯时方向盘的指向存在一定虚位,车头响应稍显滞后,需要更多提前量的操作。前驱布局和偏舒适的悬架调校,使得激烈驾驶时车身姿态的控制不如深蓝S7从容,侧倾也更为明显。

深蓝S7采用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的悬架组合,在过滤路面振动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的路感,驾驶者能够感知到路面状况的变化。而宋PLUS则更倾向于彻底过滤振动,路感反馈相对模糊,长时间驾驶容易让人觉得缺乏参与感。如果你在意驾驶体验,希望在日常通勤中也能获得一些乐趣,那么深蓝S7的操控表现可能会更符合你的期待。如果舒适性和轻松好开才是你的主要考量,那么宋PLUS的调校风格或许更为合适。

在选购SUV时,空间表现往往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虽然深蓝S07和宋PLUS DM-i在车身尺寸上互有高低,但实际乘坐和使用的感受,却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从车身数据来看,深蓝S0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宋PLUS DM-i则为4775/1890/1670mm,轴距2765mm。尽管宋PLUS在车身长度上略占优势,但深蓝S07的轴距比其长出135mm,这一点在实际乘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身高180cm的体验者为例,在深蓝S07的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三拳,甚至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头部也有一拳两指的余量。而在宋PLUS后排,腿部约有两拳空间,头部约一拳,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此外,深蓝S07的后排地板为全平设计,而宋PLUS虽有轻微隆起,不算很高,但对于中间位置的乘客中长途乘坐仍可能带来一些不适。

座椅配置方面,深蓝S07的副驾驶席是一大亮点。它配备了零重力座椅,支持14向电动调节,并提供8点按摩功能和一体式腿托,只需一键即可调整至120°的躺姿,舒适性表现突出。宋PLUS的座椅则更注重实用,前排配备加热和通风功能,填充物柔软、支撑性良好,但调节功能相对基础,副驾仅为4向电动调节,也未提供按摩或腿托,长时间乘坐容易疲劳。不过宋PLUS在储物能力上扳回一城。其后备箱常规容积达到574升,相比深蓝S07更为宽敞,放置婴儿车、行李箱或大件物品时,实用性更强。总的来说,如果更看重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副驾的体验,深蓝S07的零重力座椅和宽敞后排表现更优;而若经常需要装载大量物品或家庭出行物资较多,宋PLUS DM-i的后备箱空间则更具优势。

如今在选车过程中,智能配置已成为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非常看重的部分。深蓝S07和宋PLUS DM-i在这一方面的表现,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深蓝S07搭载了主流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实际操作中响应迅速,无论是应用启动还是界面切换都十分流畅。其语音交互系统支持全车多位唤醒,通过“你好,深蓝”即可控制空调、导航、音乐等常用功能,识别准确性较高,甚至能够理解“打开右后窗三分之一”这类细粒度指令。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配备了一块55英寸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取代了传统仪表盘,将车速、导航等行车信息直接投射于前风挡,视觉上更直观,也减少了驾驶中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对提升行车安全有一定帮助。

宋PLUS DM-i则搭载比亚迪D100芯片(基于高通778G优化),中高配车型运行流畅度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导航、音乐等应用均可正常运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低配版本采用的是性能稍弱的高通690芯片,实际操作中响应速度有所下降,例如启动地图等应用时可能出现延迟。整体来看,宋PLUS的车机功能偏向实用,在科技感和交互创新方面相对保守。

在智能化系统的配置上,这两款车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化路线。深蓝S07搭载了华为ADS SE辅助驾驶系统,硬件方面包括10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并采用华为自研的昇腾MDC计算平台提供算力支持。其城区LCC(车道居中辅助)功能在实际道路中表现较为成熟,能够识别外卖电动车、临时路障等非标准障碍物,夜间有效识别距离达到150米。泊车系统支持多达160种场景,甚至可实现跨楼层记忆泊车,适用性较广。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这套系统依托持续的大数据训练和快速算法迭代,官方称其“每日学习3500万公里,模型每5天更新一次”。用户可通过OTA升级持续获得功能优化,体验上确实能感受到系统的不断进化。

宋PLUS DM-i则采用DiPilot 100辅助驾驶系统,硬件配置为三目800万像素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及12个超声波雷达,算力为84TOPS,支持高速NOA领航功能。不过在城区复杂路况下,系统应对能力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无标线道路或人车混行场景中,有时会出现需要人工接管的情况。如果希望体验更前沿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并看重系统的可持续进化能力,深蓝S07的表现会更吸引人;若对智能辅助驾驶需求较为基础,主要以导航和娱乐功能为主,宋PLUS DM-i也能够满足日常使用。

在混动车型的选择中,动力性能和能耗表现往往是用户较为关心的部分。深蓝S07和宋PLUS DM-i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实际体验中也展现出各自的特点。深蓝S07采用增程式混动架构,优势在于动力响应较为迅速,后驱布局也为整车带来更灵活的操控表现,其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为7.5秒。该车纯电续航较高,若每日通勤距离在100公里以内,基本可实现一周一充。此外,该车支持3C快充技术,从30%充至80%仅需约15分钟,补能效率值得肯定。

宋PLUS DM-i则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系统,采用1.5L发动机配合P1+P3电机组合,并支持发动机高速直驱。这一设计使其在高速行驶时动力输出更直接,避免了某些增程车型可能出现的动力迟滞现象。不过该车动力架构相对传统,快充效率略逊,30%至80%充电需时约17分钟。从实际能耗测试来看,两车差距并不显著。在同一路况条件下(市区与高速混合路段约200公里),深蓝S07实测油耗为10.2L,宋PLUS DM-i为9.8L,相差仅0.4L,按当前油价计算费用差异不是太多。值得一提的是,深蓝S07搭载的电池容量更大,充放电循环次数相对较少,对长期纯电使用的寿命更为有利。若用户具备家用充电条件,且多数时间以纯电出行,深蓝S07的电池与快充组合可能更加实用;若经常长途驾驶或对亏电油耗较为敏感,宋PLUS DM-i的发动机直驱模式则更具优势。

经过为期一周的深度试驾,这两款车型的特点和差异已经表现得比较清晰。选择哪一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您的实际用车需求上来。

在以下情况下,深蓝S07可能会更符合您的期待:如果您倾向于年轻、动感的设计风格,看重车辆的颜值与科技氛围,希望座驾能彰显个性;如果您不仅追求驾驶乐趣,也在意乘坐舒适性,希望兼顾自己开得爽和家人坐得舒服;如果您青睐更先进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日常出行以纯电为主,且具备便利的充电条件。

而在以下场景中,宋PLUS DM-i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您更信任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品牌和技术,看重售后服务的便利性与体系的成熟度;如果您对智能科技没有太高要求,购车主要用于日常代步,注重省心与经济性;如果您经常携带大件物品,需要更大的后备箱空间,而对后排乘坐体验要求不高。

客观来说,在15万元左右的混动SUV市场中,这两款车都具备很强的产品力。深蓝S07在外观设计、智能科技和舒适性配置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而宋PLUS DM-i则胜在系统成熟、实用性强,品牌口碑积淀较深。建议您还是亲自到店试驾,从实际驾驶感受和用车场景出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来源:车市黄金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