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动创建各种群组;将你的好友、同事、家人全部拖进群;设置全员禁言,阻绝互助提醒。这样一来,受害者处于信息孤岛,无法及时收到警告。
数字时代的安全陷阱悄然降临,一条陌生链接就足以让你的社交账号沦为诈骗工具!
电脑突然不听使唤,社交账号自动建群拉人,好友列表里的联系人被全部拖进新群组。
这不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近期高发的木马病毒诈骗手段。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社保局通知、学校补助表、公司财务函等文件,
通过短信、邮箱、聊天窗口广发“病毒文件”。
一旦点击,手机瞬间变成“肉鸡”,木马病毒自动窃取社交账号权限。
诈骗三部曲:从点击到失控木马病毒的诈骗过程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
第一步是“撒饵钓‘鱼’”,骗子伪造各类官方文件,通过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这些文件看起来非常正规,带有公章、文号,难以一眼辨认真伪。
第二步是“群聊‘养猪’”,病毒操控账号后实施三个操作:
自动创建各种群组;将你的好友、同事、家人全部拖进群;设置全员禁言,阻绝互助提醒。这样一来,受害者处于信息孤岛,无法及时收到警告。
第三步是“精准‘宰杀’”,群内发布带公章的虚假政策文件,宣称“不领即过期”的补贴、退税、奖金,诱导受害者扫码跳转到钓鱼网站,从而盗刷银行卡。
随着网络安全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寻求更安全的通信方式。端对端加密聊天软件作为重要解决方案,正受到更多关注。
蝙蝠聊天作为一款注重安全隐私的聊天软件,采用端对端加密技术,使聊天内容只有通信双方可以解密查看。
该软件还提供预设密信功能,可以为特定好友设置查看消息的密码,只有输入正确密码才能查看聊天内容。这一功能有效防止了他人偷窥私人对话。
蝙蝠聊天的“密聊模式”下,双方头像会自动隐藏,消息不能复制、转发,更关键的是禁止截屏录屏,消息在已读后会自动销毁;并且普通聊天中,一旦尝试截屏会立即显示,大大降低了信息泄露风险。
若不幸已遭遇诈骗群,应迅速采取行动!立即截屏取证,留存群公告、诈骗消息、二维码页面(需包含网址域名)。
接着进行紧急熔断:解散或退出群组,修改账号密码,解除银行卡与支付平台的绑定,并拨打对应银行账户冻结热线。
日常使用中,建议定期检查账号安全状态,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和文件。遇到好友突然借款、转账等要求,务必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核验对方身份。
定期清理登录设备,开启双重验证,这些简单的习惯能有效提升账号安全性。
数字时代,安全意识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品。
来源:微观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