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十一黄金周,各地文旅就要开始发力了,铺天盖地发消费券和为景区打广告,毕竟这可是促进消费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卷更待何时?
不是大环境不好了,这是消费需求要变天了!
每逢十一黄金周,各地文旅就要开始发力了,铺天盖地发消费券和为景区打广告,毕竟这可是促进消费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卷更待何时?
为了美美出游,大家往往会提前购置各种物品,然而眼看着今年十一假期就要到了,很多人发现,身边出现了非常反常的消费现象。
服装店门庭冷落,电影院却人满为患,难道说大家出游都不穿新衣服了,还是说消费风向又变了?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网】【央视财经】【泰安岱岳微视角】【牟视大观】【新浪财经】【济南日报】【中华网财经】(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不讲面子消费,主打情绪价值
服装行业坐冷板凳,其实在如今真的很常见了,商场里到处都是服装门店,但往往是店员比顾客还多。
商场里的品牌服装往往没有价格优势,体面但昂贵,因此现在愿意买单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大多数人不再追求面子消费,与其花成百上千甚至更多,去买一件大牌服装或者奢侈品包,掏空钱包背上经济压力,真不如把钱花在满足自己的内心上。
今年5月央视就有报道称,当代年轻人的消费新风向,已经吹到了情绪价值上,上班可以穿不喜欢的丑衣服凑合,但解压和有趣的玩具必须拿下。
在很多商场一楼最显眼的位置,都开始摆放一些解压神器“捏捏乐”,而不再是单一的珠宝黄金柜台。
也正因此,拉布布等潮玩盲盒,即使被炒出天价,还是风靡全球,就是抓住了情绪消费痛点,买个有趣的小东西提升即时的满足感。
就连一些农户也找到了新赛道,他们把一些小小的个性化绿植卖进了大商场,像是龟背竹、彩叶芋,摆在工位上就成了牛马们的精神氧吧。
当大家走进商场的时候,更愿意为这些解压玩具买单,或者走上楼去看一场沉浸式的电影,通过这些行为减少坏情绪,增加好情绪,何乐而不为呢?
而通过花钱买来满足感,这也不是年轻人的独有行为。
9月19日,37岁二胎宝妈斥巨资独自去看周杰伦演唱会一事,冲上了抖音热榜。
她讲述了自己做出这一决定,付出了很多代价,首先光是昂贵的门票和来回机票钱,就价值一根小金条,这是庞大的经济支出。
其次还有家人的反对,毕竟一个二胎宝妈,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要被家庭和孩子占满,她一个人去看演唱会,从丈夫到爸妈没有一个同意的。
可她拿着自己赚来的钱,力排众议去看了,来回奔波身体非常累,跟家人协商心理也很累,然而当她享受演唱会的时光之后,她激动地说了好几次:我一点都不后悔!
这就是情绪价值的魅力,当代人为了生活付出了太多,承受了各种各样的压力,而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唱会,买一个玩具等等,这些都是疗愈自己的方式。
而对于这位女士自己宠自己的行为,很多网友都为之点赞,因为这不是浪费钱,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情绪支出。
不得不承认,大家对情绪价值也是越来越看重了,但满足情绪价值并非大手大脚,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就出现了另一种“反常”现象!
租赁经济迎来风口,把钱花在刀刃上
十一黄金周的旅游大军应该还在整装阶段,对于那些想方设法要出片的游客来说,一个好用的相机或者无人机必不可少。
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平时用不上,旅游的时候又少不了。
以前很多年轻人都是省吃俭用,咬着牙买下来,但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现在的年轻人不这样想了。
他们需要的专业设备虽然越来越多,什么数码相机、便携式运动相机、无人机,各有各的用处,但他们不买了,而是通过平台进行租赁。
2024年,这一行为还算是初见端倪,数码产品租赁市场的规模超过200亿,今年的租赁业务更是爆发式增长。
有些想要租一个抢手的游客,早早地就下手了,这就导致今年相机类的租赁需求,比去年这一时期,增长了600%!
其中这一群体中的主力军,就是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把买设备的钱省下来,这样能多去几个地方,简直是一举两得。
为了支持年轻人走出去消费,全国文旅都在发力,今年国庆全国文旅的消费计划是,预计发放超过3.3亿补贴。
有了文旅官方的补贴支持,年轻人走出去消费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而走出去除了旅游,还有一个新风向出现。
自打巴黎奥运会结束,体育行业的发展真是越来越蓬勃了,部分正能量的体育明星热度高涨,不光能跟内娱比拼一下流量,更有甚者能带火一个项目。
就拿乒乓球来举例,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等选手在奥运会后吸粉无数,只要是他们参加的比赛,再也不愁卖不出门票。
各大城市开始争抢成为乒乓球赛事的举办地,即将到来的WTT中国大满贯,更是直接把比赛时间定在了十一期间。
该比赛的门票价格从88元到1888元不等,诚然,这些高档VIP票并不便宜,但愿意去现场的球迷还是非常多,票特别抢手,甚至还有黄牛炒票。
对于这些球迷来说,甭管兜里的钱多钱少,他们把钱花在了自己喜欢的地方,那就没有白花。
而第三种“反常”现象就是,既要实用主义,还要幸福感!
幸福感越来越重要,悦人不如悦己
在兜里有钱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忽视实用主义,当所谓的大环境越来越差,工作难找、收入缩水的时候,每一分钱都变得格外重要。
比方说,很多年轻人爱抱怨,家里的长辈总是没苦硬吃,花点钱跟要命一样,这都是苦日子熬出来的“后遗症”。
他们因为经济有限,不得不对自己狠,这样虽然能攒下钱,但内心其实并不幸福。
而现在更多的人,可能兜里也没有多少存款,花钱也会很小心,但他们不会忽视内心的需要。
就像今年七夕将近的时候,突然掀起了一种“浪漫经济学”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再苦都不能苦了自己,就算没钱也要有点过节的仪式感。
于是大家都发现了,平时哭穷的牛马们,在这一天依旧会走出家门,看场甜甜的电影,去约个火锅、炒鸡、烤鱼……
就连云南鲜花的电商直播间,在那几天都是日日爆单,没办法,要是不整点浪漫消费,就好像缺了啥。
结语
所谓的消费风向改变,乍一看出人意料,实际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习惯。
这些反常的消费现象,归根结底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那就是悦己。
剧本杀
赚钱消费能改善物质生活,而现在的人更喜欢物质、精神两手抓,在忙碌的生活中,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
随着这种消费现象被更多人认可,或许也会在之后成为常态吧。
来源:陈三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