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张嘎”到拘留所:“嘎子”拍戏期间穿警服直播被拘7天,剧组连夜删戏补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8:59 1

摘要:云南耿马警方9月17日通报,36岁演员谢孟伟在拍摄现场休息间隙,着警用标志制服进入直播间推销充电宝,被处行政拘留7日。

从“小兵张嘎”到拘留所:“嘎子”拍戏期间穿警服直播被拘7天,剧组连夜删戏补拍

原创 君之言之 君之言之

2025年09月23日 00:30 湖北

云南耿马警方9月17日通报,36岁演员谢孟伟在拍摄现场休息间隙,着警用标志制服进入直播间推销充电宝,被处行政拘留7日。

通报援引《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认定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事件缘起9月10日上午,网友李先生在直播平台看到,账号“嘎子谢孟伟”画面定位云南,主播着99式执勤服、戴警察肩章与臂章,虽未佩警号,仍公开售卖电子产品。

李先生当日拨打110,临沧市110接警平台确认受理。

9月13日上午,耿马县公安局答复李先生“正依法调查”。

同日下午谢孟伟在微博发布道歉视频,称服装为剧组戏服,承认“不该穿警服直播”,但补充“部分画面被网友AI二次加工”。

9月15日,耿马县公安局政工办电话无人接听,办案民警向记者口头确认“案件正在办理”。

新华社客户端9月16日发表评论《警服不容娱乐化》,点名批评谢孟伟:“把警服当流量道具,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9月17日警方通报落地。

同日晚间,电影《缉毒风暴》出品方对媒体表示,已决定删除谢孟伟全部镜头并换人补拍,“哪怕延期上映”。

9月18日,某手平台封禁“嘎子谢孟伟”千万粉丝账号。

谢孟伟2004年因饰演《小兵张嘎》“嘎子”走红,其后自导自演多部网络电影评分缺席,直播带货多次陷入“假酒”“高价手机”争议,此次为首次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警方提示,影视剧组使用警用制服须报省级公安机关审批,拍摄间隙亦不得穿着。

谢孟伟被拘7日,事实、法条、程序均已闭环,直播间的警服最终成为他职业生涯最昂贵的一件戏服。

谢孟伟,1989年3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编剧。

2003年,14岁的谢孟伟因出演电视剧《小兵张嘎》中“张嘎”一角走红,被观众亲切称为“嘎子哥”。

2006年,他以全国生、旦、净、丑专业总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专注于演艺事业。

他凭《小兵张嘎》“张嘎”一夜成名,被贴上“国民童星”标签,却未能持续输出高热度作品。

后续参演的《大刀进行曲》《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剧虽口碑尚可,但角色影响力始终未能突破“嘎子”滤镜,事业高开低走,被业内视为“童年红利消耗殆尽”的典型。

2020年后转战网络电影,自导自演《无主之城》《硬汉狙击》等片,豆瓣评分缺失,观众批评其“用力过猛”“表演油腻”,硬汉形象反成笑点。

2024年12月12日,他被中国广联演员委员会评为“三级演员”,仍被质疑“作品质量配不上职称”。

近年来,谢孟伟逐渐将事业重心转向网络电影和直播带货,但也多次因直播带货陷入争议。

2020年首次卖酒即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所售茅台、五粮液为贴牌假酒。

2021年“潘嘎之交”事件出圈,潘长江前脚劝其“网络水深”,后脚自己直播卖酒,成为全网调侃的社交名场面。

2024至2025年接连被“反诈老陈”质疑699元酷派手机为千元贴牌机、红肠“财团补贴”系剧本砍价,手机被曝充电弹广告,直播间被投诉“虚假宣传”高达数十次。

2025年8月河北水灾,谢孟伟连发六车物资回乡,被质疑“三圈不卸货”作秀,虽经官方证实捐赠属实,但“诈捐”话题已冲上热搜,口碑再度受损。

这次在云南拍摄《缉毒风暴》期间,穿着剧组警服直播卖充电宝,被网民举报“亵渎警徽”,被行政拘留7日,千万粉丝账号随即被封,剧组宣布删光其戏份并换人重拍,成为首个因“穿警服带货”被行拘的公众人物。

从“嘎子”到“问题主播”,谢孟伟用五年时间把童年滤镜消耗殆尽,直播间的每一次翻车,都在为“童星转型”提供负面样本。


直播卖货主播为何“翻车”频发?根源在于“低门槛+高回报+弱监管”的畸形生态。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超1.3亿个。

其中全职带货主播不足5%受过合规培训,多数从业者对《广告法》《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等条款“只听过名字”。

门槛过低导致“人人可播”,为冲销量,主播往往把选品、质检、文案全权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自己只负责在镜头前“喊口号”。

一旦出现虚假夸大、假冒侵权,法律责任便直接落到主播个人头上。

新华网梳理2023—2025年公开判决发现,直播带货民事赔偿案由中“虚假宣传”占62%,主播作为第一被告的比率高达78%,远高于品牌方和平台。

另一方面,平台算法以“停留时长”“GMV”为核心指标,流量向“低价+话术”倾斜,客观上鼓励了“极限逼单”“剧情砍价”等高风险玩法。

北京消协与河北消保委联合抽检100场头部直播间,33场存在明码标价违法、未亮照经营、低俗营销等问题,却仅有5场受到平台即时处罚,违规成本之低可见一斑。

再加上“人设经济”刺激下的造假冲动,主播为维持热度,不断突破法律与公序良俗底线,最终会把“带货现场”变成“高危雷区”。

来源:君之言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