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然,早晨就看到有同学说,骑车骑到路口,等红灯的时候,被风刮翻了,摔破了腿。
《1》
听说这一个台风,很巨大。
就是风力很大,很可怕的意思。
果然,早晨就看到有同学说,骑车骑到路口,等红灯的时候,被风刮翻了,摔破了腿。
这位同学有140多斤,而她的车有50公斤左右。
就这样的量级,还能被台风来临之前的外围风给刮翻。
足见,这个还没登陆的台风,极猛。
估计等它过去,它的名字将被拉黑,不再进入台风编号序列。
李麻花有套房子准备装修,今天约了装修设计师过去看房。那位设计师临时打电话过来确认是否是今天,并且感慨,台风天能见面的,都是过命的交情。
等到见面的时候,那位设计师戴着一顶山上采茶时老S戴的那种草帽遮雨,造型十分有范儿。
问他是怎么想到这么搭配的。他傻笑,说,出门没带伞,临时买了一顶帽子。
没想到跟他的衣服极为搭配。
可见,有型的人,怎么穿都是有型的。
哪怕戴着采茶的草帽。
《2》
有茶友来聊天。
说起买茶盘的事。
这位茶友表示,买茶盘是一件很头痛的事。
为什么,我们惊讶极了。买茶盘不就跟去楼下便利店买酸奶一样简单吗?
不不不。
茶友说,他买了一个月的茶盘,都退货了,没买到合适的。
至今没茶盘用。
呃,为什么会这样?
茶友拍了他之前买了又退掉的茶盘过来,一看,嗯,果然是一通乱买,难怪买不到满意的。
这位茶友第一个买的茶盘,是个极贵的,小叶紫檀的,上面用大漆工艺做了一层漆,还画了漆画。
大漆工艺当下是很小众的,精致文化。
贵就一个字。
但茶友说了,太大了,占地方,摆上之后,桌上就没剩几块地方了,所以给退了。
第二个茶盘是一只紫砂的,更大,湿泡茶盘。
买的时候因为是紫砂的,羡慕人家养出包浆感的那种温润质感,遂买了。
没想到湿泡更加地不方便,也更加地占地方,整张桌子全是茶盘了....又退了。
第三个是买了一只壶承。
吸取了前两只茶盘的经验,买的是壶承,小小的,不占地方,桌上留出极大空间,还可以摆很多物件。
但这壶承材质不好,容易沤到,生出臭味。
又退了。
所以一个月了,这位茶友使用的还是当时买茶具的时候村姑陈送给他的一块重竹茶盘,小小的,轻便的,黑色的。
《3》
所以茶盘要怎么买呢?
村姑陈的经验是,第一,买茶盘之前,要考虑自己是喜欢干泡还是湿泡。
喜欢干泡,就买小块的,能容纳下一盖碗一公道杯就可以。
喜欢湿泡,就买大块的,能摆得下盖碗公道杯主人杯客人杯以及茶宠茶夹茶匙茶则克秤等泡茶必须品。
第二,买茶盘之前,想清楚自己的喜好,是喜欢精致风还是喜欢自然风。
喜欢精致风,那就买贵一点的泥料烧制的,最好上面还有手绘花卉图案的,陶瓷茶盘。
喜欢自然田风园,就买普通的,粗陶泥烧制的,形状古朴一点的,主打一个魏晋风格。
第三,买茶盘之前,想明白自己的预算。
是一步到位,买个价格高一些的,用上一两年再换;还是渐渐精进,先买个便宜的点的,入门级的,两三个月后有经验了再淘汰。
预算高的,自然是要好好选,选工艺考究一些的,最好还有一点收藏价值的。
预算普通的,那就选一个合眼缘的,不必太贵,等以后看到更喜欢的,再换。
总之,买茶盘要贴合自身的需求,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去购买。
不要盲目听从导购的意见,更不要盲目去抄某主播某直播间的摆件。
直播间的灯光效果,是我们家里所不具备的。
拿到手,肯定会失望。
《4》
买茶盘是一件复杂的事,但也是一件简单的事。
它跟找男朋友,跟选办公室,跟买茶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但同时也需要参考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这样才可以做出不冲动的正确决定。
当然试错是必须的,毕竟,这是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
幸好互联网还有退货这一项选择,省下了我们太多的后悔药。
对于喜欢犹豫不决的茶友来说,先买一件价格便宜的,用一段,发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之后再来买,是最优的答案。
这一次,还是要引用老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