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的连州,湟川三峡碧波荡漾,乡土古村炊烟袅袅。在丰阳镇的茶亭村文化广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规划先行”实践团的同学们正手持画笔,精心绘制“和美茶亭”簸箕画和“同行·奔富”主题墙绘。孩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有的主动参与调色绘画,村中妇女也来指导文创靠垫的
盛夏的连州,湟川三峡碧波荡漾,乡土古村炊烟袅袅。在丰阳镇的茶亭村文化广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规划先行”实践团的同学们正手持画笔,精心绘制“和美茶亭”簸箕画和“同行·奔富”主题墙绘。孩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有的主动参与调色绘画,村中妇女也来指导文创靠垫的手工缝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绘就了一幅动人的“和美”画卷,这是2025年连州市“百千万工程”青年大学生突击队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2025年共有141个需求项目上线“百千万校地通”平台,29所高校的101支突击队完成“揭榜”,100%覆盖全市12个乡镇,1500余名高校青年学子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实验室搬进古村巷陌,需求发布数、项目结对数分别实现69.9%和29.5%的同比增长。2025年,这101支“百千万工程”青年大学生突击队扎根在连州这片土地,围绕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民生服务等领域“做真题、解难题”,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开花结果。
1 精准结对
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农特产品怎样打开销路?乡村孩子的科技教育如何补齐短板?”这些基层痛点,正是突击队行动的发力点。为避免“大水漫灌”式实践,团连州市委年初就已联合连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深入摸排需求,依托“百千万校地通”平台构建“市级统筹+单位对接+高校落地”三级联动机制——连州市级明确实践方向,基层服务单位做好后勤保障与数据支持,高校组建“专业导师+学生骨干”团队,确保“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
此外,团连州市委还通过召开“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工作推进会、组织下乡调研、与突击队共同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连州地方各级团组织真正沉到一线、压实责任、提供服务,全力保障突击队行动落地见效。针对连州学子英语素养提升需求,精准匹配华南师范大学3支外语特色突击队带来沉浸式教学;聚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中大五院青年志愿突击队以及专家团队座谈,开展系统性培训,打造“带不走”的心理教育骨干队伍......“从场地协调到人员招募,团市委全程牵线,让我们能快速投入实践。”中山大学“信心相连”实践团指导老师说道。
2 专业赋能
解锁乡村振兴“多解法”
青年学子带着专业知识走进连州的山水之间,用多元实践为乡村发展破题,让连州大地秒变“青春竞技场”。
在美育开展与民俗文化保护方面,中山大学“艺术乡见”实践团,通过音乐会、美育课堂等形式,提升基层群众的审美体验与文化获得感。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岭南薪火突击队则聚焦保安镇“抬大神”民俗,提出开发面具书签、高神模型等文创产品的思路,通过电商直播拓宽传播渠道;在法治护航方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突击队创新“教育+体验+守护”模式,通过模拟法庭、无人机科技课堂等,为未成年人带来沉浸式法治与科学教育,还为留守儿童送去图书与陪伴;科技助农领域,中山大学团队用生物质热解技术将沙糖桔废弃枝叶转化为生物炭,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巡检机器人”穿梭田间采集农情数据,让“智慧农业”照进现实;电商推广中,结合连州水晶梨采摘系列活动,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粤乡星火”队员化身“连州好物推荐官”,扎根水晶梨基地开展44场直播,带动销售超万斤、交易额破10万元。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林鹿实践队化身“茶主播”,把深山好茶讲成“云端故事”;义教课堂上,中山大学“信心相连”实践团举办科技文化节讲授科学奥秘,还有多所高校突击队的开设的人工智能、非遗知识讲解、12355青春自护等课程悉数开讲,为乡村孩子打开科技与文化之窗;义诊服务里,广州医科大学团队为800名学生筛查脊柱健康,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服务队开展血压检测与瑶医药科普,守护村民健康。此外,突击队还为绿美连州生态建设提出智慧方案,中山大学“星”兴向荣队梳理“党建红+生态绿”案例,为星子镇写下“林下经济”新剧本。广州大学智绘乡韵突击队聚焦星子社区绿美生态公园建设,运用无人机三维建模与土壤理化分析技术,科学规划植被选型与功能分区。
3 双向奔赴
书写青春奋斗“新答卷”
这场校地联动的实践,既是乡村发展的新机遇,也是青年成长的大课堂。
从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学子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开展测绘,为房屋安全排查、风貌改造等乡村规划提供数字化支撑;到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子承担“多源信息融合与环境监测”“山火智能检测”等技术任务;再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队为瑶安瑶族乡设计小黄姜卡通IP,拍摄瑶乡农耕纪录片,让“深山好物”走向大众,青年学子们用专业视角破解乡村痛点,既带来创新方案,更播撒了扎根乡土的情怀种子。
对青年学子而言,扎根基层的实践,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了专业能力。中山大学学子通过开展乡村振兴文艺汇演、参观连县抗战纪念馆、调研当地企业等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使青春朝气、乡土情怀与未来理想交织共鸣;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队员从“直播小白”成长为“带货能手”,还形成了详实的农产品调研报告。结营仪式上,优秀队员获颁证书,而同步成立的“清远甄选联创产业学院”,进一步推进了产教融合,助力更多青年学子扎根连州。这些社会实践作为一堂生动的校外“大思政课”,既为连州地方发展注入高校智慧,也让青年大学生在深入基层中了解了国情民情,在服务奉献中感悟红色精神与明确责任担当。
镜头回到丰阳镇柯木湾村,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规划先行”实践团的成员们仍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他们深入探究柯木湾村的人文环境与经济基础,着手编制《柯木湾村村庄规划(2025-2035)》,提出以生态文化游为主导的三产化发展逻辑。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引导群众参与、提升农户收入、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机遇。
结语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在连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101支突击队用脚步丈量民情,他们的实践,正是助力连州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不仅用专业解决难题,用热情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更与连州本地的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了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团连州市委将以“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品牌打造”为重点,在总结2025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当好“桥梁纽带”,让更多高校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青年力量扎根乡村,共同书写连州新篇章!
来源:清远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