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虚拟现实电影沙龙”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推进虚实融合与智能交互,服务中国电影创新升级”为主题,围绕虚拟现实技术重塑电影创作生态、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中国电影科技革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天一 实习生 袁宇婷
9月23日,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虚拟现实电影沙龙”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推进虚实融合与智能交互,服务中国电影创新升级”为主题,围绕虚拟现实技术重塑电影创作生态、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中国电影科技革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指导,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电影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影技术》与浙江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活动伊始,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分别致辞。龚所长和范部长分别从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双重维度,为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产业融合并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专题技术报告环节,三位权威专家从不同维度剖析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长江学者王涌天深入解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沉浸式视听场景构建中的前沿探索,展望了虚实无界的视听新图景;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总工程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影技术》主编刘达剖析了电影科技发展演进趋势,系统梳理了电影科技在创新提质、虚实融合、智能升级三大维度的发展脉络,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正加快与电影行业实现深度融合,但要积极应对和有效破解虚拟现实电影发展与应用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季萱结合西部电影集团的具体项目,分享了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的实践案例,展示了“AI+XR”技术赋能电影创作生产的创新成果。
两场高水平圆桌对话成为凝聚行业共识的核心环节,围绕技术攻坚与产业生态展开深度研讨。在“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及产业发展前瞻”议题中,北京电影学院智能影像工程学院院长陈军主持对话。嘉宾们从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市场推广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虚拟现实电影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虚拟现实电影创作生产技术攻坚与流程提质”议题,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电影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常慧琴担任主持人。大家从创作实践视角切入,深入探讨前期构思、拍摄制作、后期特效等全流程的技术革新路径,为完善虚拟现实电影创作生产技术体系提供了多元思路。
虚拟现实技术正重塑电影产业格局,其发展需兼顾“技术突破”与“艺术表达”的平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虚拟现实技术与中国电影的深度融合已从“未来时”迈向“进行时”。在政策引领、科技赋能、艺术创新的三重驱动下,中国电影正以虚实融合的新形态、智能交互的新体验,以技术创新赋能中国电影新未来,开启产业变革新篇章。
此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为虚拟现实电影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了产业协同发展。中国电影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通过虚实融合与智能交互,开启文化消费新场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