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9岁的热依扎扎着双马尾麻花辫,在荧屏上喊出“女性要独立”时,弹幕瞬间沸腾。谁也没想到,这部开播被群嘲的剧集,竟然低开高走,成为九月最大“黑马”。
39岁的热依扎扎着双马尾麻花辫,在荧屏上喊出“女性要独立”时,弹幕瞬间沸腾。谁也没想到,这部开播被群嘲的剧集,竟然低开高走,成为九月最大“黑马”。
当《灼灼韶华》首播收视仅排第十,当热依扎被嘲“丫头教新成员”,当豆瓣开分只有5.8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部剧已经“糊了”。然而,随着剧集推进,一个出人意料的反转发生了——这部剧的收视和口碑竟然开始节节攀升。
越来越多的观众表示:“差点因为前几集的争议弃剧,还好坚持下来了!”“现在每天准时蹲更新,真香!”究竟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有哪些迷人之处?今天就为大家揭秘《灼灼韶华》的五大看点。
《灼灼韶华》打破了传统民国剧的桎梏,创新性地融合了“女性+商战”双元素。
剧中,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不再是“靠男人逆袭”或“披着商战外衣谈恋爱”的扁平形象,而是一位不服输、有野心、守底线,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女性创业者。
她凭借对药材的敏锐嗅觉与经商天赋,从接手家族药铺起步,突破同行倾轧、外资垄断的重重阻碍,最终建立起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医药商社。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叙事,让看腻了伪女性题材的观众眼前一亮。
02 历史考据下的商战细节为确保商战情节的专业性,剧组特别聘请三位民国经济史专家组成历史顾问团队,深入考证时代背景下的商业运作模式。
剧中呈现的褚韶华用中药材对冲洋行期货、借运河漕运打破贸易封锁等桥段,均源自真实历史案例。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让商战剧情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了解了民国时期的商业运作模式。
《灼灼韶华》在场景搭建上可谓匠心独运。制作团队辗转北京怀柔、浙江横店等地进行拍摄,细致构建街巷市井。
团队按照历史资料搭建了充满年代感的陈记药铺,中药铺子的匾额、药材柜的木质纹理,甚至称量药材的戥子都极具时代特色。
上海百货公司的场景则参考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外滩的霓虹、百货商场的旋转楼梯、洋行办公室的玻璃隔断等元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这种对年代质感的追求,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褚韶华的角色塑造极具层次感。剧集开始,她为救哥哥被迫嫁入陈家,随后遭遇夫家没落、行业动荡的双重打击。
在丈夫和公公意外去世后,家族药铺陷入绝境。褚韶华在艰辛努力下,开了华顺药铺养活一家老小。更加悲惨的是,陈家后来被土匪洗劫一空,褚韶华也在这次劫难中失去女儿,伤心不已的她独自出走上海。
这个角色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商界的智慧与勇气,也呈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她从被迫嫁人的少女,到失去一切的寡妇,再到上海商界崭露头角的商人,完整的成长弧光让角色真实可信。
除了女主角的精彩表现,剧中的配角也同样出彩。杨祐宁饰演的经营奇才闻知秋,与褚韶华携手创业,展现了乱世中的商界精英形象。
老戏骨丁勇岱饰演的陈掌柜,展现出大家长的威严与慈祥。甚至备受争议的李勤勤饰演的婆婆,虽然表演略显浮夸,但也成为了剧中具有讨论度的角色之一。
这些角色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民国社会图景,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和内心世界,让剧情更加丰富多元。
随着剧情推进,褚韶华在上海永新百货表现出色,受经营奇才闻知秋之邀共同创业,逐步成长为胆略过人、重诺守信的女商人。
镜头跟随她走过外滩的霓虹、百货商场的旋转楼梯、洋行办公室的玻璃隔断,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
一部差点被低估的佳作,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剧,《灼灼韶华》正在用实力证明: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源:COCO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