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公里家访解心结 云南省第一监狱点亮罪犯“新生”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9:34 4

摘要:因故意伤害、损坏财物入狱的罪犯宗某,中年离异,家中仅剩年过六旬的父亲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刚进入云南省第一监狱时,他总是沉默寡言、频频走神,别人一句玩笑,他能把拳头攥得发白。他的改造工作十分棘手,直到一场跋涉180公里山路的家访,才将这份僵局打破,让宗某重拾“新生

因故意伤害、损坏财物入狱的罪犯宗某,中年离异,家中仅剩年过六旬的父亲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刚进入云南省第一监狱时,他总是沉默寡言、频频走神,别人一句玩笑,他能把拳头攥得发白。他的改造工作十分棘手,直到一场跋涉180公里山路的家访,才将这份僵局打破,让宗某重拾“新生”希望。

据介绍,宗某入监后,干警敏锐发现,女儿在亲情电话中“爸爸什么时候回家”的询问,会让宗某羞愧低头。了解到对家庭的牵挂与自责是宗某“心结”后,云南省第一监狱副监区长老崔带队前往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宗某家。经过180公里的山路,车辆在最后一段狭窄的小路前无法再向前行进,老崔和干警小尹便扛着油、米、文具等物资,徒步攀行。老崔边走边说:“这次我们要把真实的情况摸回来,把宗某的心结彻底打开。”

来到村里,推开宗家院门,宗父蹒跚相迎,孩子怯躲其后。当家访组说明来意并播放宗某视频,屏幕里一声“阿大”,让宗父泪如雨下。听到宗某哽咽致歉,老人用袖口擦着眼泪,嘴里反复念着:“好好改造,早点回来。”宗某的大儿子紧握着新文具,小声询问:“叔叔,爸爸真能早点回来吗?”老崔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说,“只要你们好好读书,爸爸在里面好好改造,就有希望。”宗某孩子的那份期盼,沉甸甸地压在老崔心头。当天,监狱联合当地司法局、乡政府、村委会,召开“院坝会议”,制定四方帮扶清单,明确申请困难保障、心理老师定期家访、党员结对帮扶等措施。

返程后,老崔在笔记里飞速写下宗某下一步改造切入点和教育路径。收到老崔带回的家访一手资料和亲情视频后,监区第一时间进行了分析研判,制定了改造清单,以真情实感谈话破冰,用具体方案给希望,多方合力增信心。“要让宗某知道,他牵挂的家人正在被帮助,感受到多方力量的支持,也要让他明白积极改造才是早日回家的航标。”监区长可华勇说。

当看到父亲汹涌的泪水,听到孩子们稚嫩的“爸爸加油”时,宗某压抑许久的泪水瞬间决堤。在反复确认家人得到的帮助后,宗某沉默了,眼神中闪现出一种看到希望的光亮。良久,他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宗某主动写下给家人的回信,字字句句诉说着对家人的愧疚与改变的决心。如今,宗某改造积极,性格也变得开朗,这份因亲情而起的牵挂,化作了踏实改造的坚定步伐。

这场家访,让亲情与多方合力化作“心灯”,照亮宗某回归之路。这也是云南省第一监狱用心用情改造罪犯,运用“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切实将执法的刚度与帮扶的温度有机融合。这盏由亲情呼唤与多方合力共同点燃的心灯,不仅照亮了迷途者洗心革面、回归家庭、回馈社会的希望之路,更在高墙外树起一道新“枫”景。

云南网记者牟燕红通讯员王跃翔杨祎博

来源:案件聚焦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