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云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 李卓轩得知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一入学时的誓词始终在耳边回响。为了把所学知识用在最需要之处,她毫不犹豫地报名考试,幸运地成为山西太原古交市原相乡原相
从云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 李卓轩得知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一入学时的誓词始终在耳边回响。为了把所学知识用在最需要之处,她毫不犹豫地报名考试,幸运地成为山西太原古交市原相乡原相村的一名村医。原相村群山环绕,宁静祥和,这让她对未来的行医生活充满期待。
李卓轩给村民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给老人体检,懂了责任
2024年12月,刚入职不久,李卓轩便参与了原相乡400多人的老年人大体检。冬日寒风凛冽,为了能在中午前送回抽血结果,天还没亮她就奔赴体检地。看着老人们冒着寒风早早赶来,在心电图、B超检查处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这份对健康的渴望,令李卓轩深受触动。
体检过程困难重重,很多老人听力不好,再加上不会说普通话,沟通成了大难题。在给80多岁的张爷爷量血压时,李卓轩发现他血压偏高,便耐心解释高血压的危害和日常注意事项,并且叮嘱他按时吃药、饮食清淡。张爷爷听力很差,李卓轩只能凑近他耳边,不断大声重复。那一刻,她真切感受到作为村医的重大责任: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展开剩余60%体检中,像张爷爷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有的因长期劳作落下病根,弯腰驼背、行动迟缓;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老年人,李卓轩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回访或入户走访,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还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村里看病难,想法子学
在原相村的日子,困难和挑战也不少。原相村地处偏僻,医疗资源匮乏,一些复杂病症村卫生室无法治疗。李卓轩深知,要更好地服务村民,必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参加线上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培训课程,累计参加12次上级部门组织的线下培训,内容从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治疗,到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再到口腔疾病治疗,培训地点从古交市中心医院、古交市妇幼院,到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省传染病院等大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她的行医之路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指导,让她对各种复杂病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卫生室还进行了设备升级,医保卡刷卡机进入村卫生室,村民刷卡更便捷,电子记录查看起来更方便。李卓轩坚信,只要持续努力,一定能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得到村民认可,日子值了
村卫生室每天都有村民来看病,常见的有感冒发烧,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复诊。虽是常见病症,但每次诊断和治疗,李卓轩都认真对待。“阿莫西林、头孢、布洛芬、硝苯地平等”这些消炎药、止痛药、治疗三高的药是村卫生室常开的药品。在这里,她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从他们的描述中准确判断病情,也明白了作为村医,扎实的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关爱患者的心更是关键。
回顾这8个多月的乡村医生生涯,李卓轩心中满是感慨:“在这里,我收获的不只是工作经验,更是一份份珍贵情谊。村民们从最初对我医疗能力的怀疑、因语言不通产生的交流困难,到现在热情招呼,这种转变让我倍感温暖。我已经深深爱上这片土地。”
村里没有大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专家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有乡村医生对村民的爱与关怀。李卓轩表示,作为村医,服务范围虽然有限,但在未来,她会继续用所学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成为村民健康的坚实依靠,在乡村医疗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作者:郝东亮 杨蕾)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