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万亿的银发市场,去年一年又涨出整整一个“拼多多”的体量。
第一批70后明年就满55岁,能办退休手续了。
7.3万亿的银发市场,去年一年又涨出整整一个“拼多多”的体量。
我盯着这组数字,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他们不是老了,是终于有钱了,也终于有闲了。
我上周回老妈家,她正跟老同学视频,商量下个月去甘南拍野花。
手机支架、补光灯、云台,装备比我还全。
她说报的是“摄影+短视频剪辑”团,六天五晚,学费加旅费八千八,名额两周前就满了。
同团最大的一位,1938年生,86岁,自带无人机。
这不是孤例。
抖音后台悄悄把50+用户时长拉到98分钟,比大学生还多。
淘宝专门给老人开了“银发优选”,老年口红一年翻三倍。
京东更夸张,防滑地板、智能马桶、起夜灯,去年四季度直接卖断货,增速210%。
国家干脆把“家里怎么改才不会摔”写成了国标,12月刚发,装修圈立马多了个新工种:适老化改造师,两天培训,日薪一千二,还得预约。
我加过一位改造师微信,他朋友圈全是现场直播:
把蹲厕换成坐厕,只要半小时,收费一千;
在马桶边装个扶手,再收三百;
最赚的是“地面防滑涂层”,一桶料三百,能刷五平米,收一千五。
老头老太太掏钱比年轻人爽快,他们真怕摔,摔了就给子女添麻烦,宁可自己私房钱见底,也要把家里弄成“无障碍KTV”。
有人吐槽:又是割韭菜。
我蹲直播间看了三天,发现他们买的不是东西,是“我还能行”的幻觉。
一瓶抗衰精华,弹幕里齐刷“姐就是比儿媳年轻”;
一个颈椎按摩仪,评论全是“不麻烦孩子,我自己来”。
买货瞬间,老人重回主场,钱包里那点退休金终于换成话语权。
真正赚翻的,是把“孤独”打包成产品。
“银发无忧”这家MCN,专签55岁以上素人,半年攒出500个中老年网红。
头部账号“秦阿姨的穿搭日记”,单场直播带货2000万,卖的是丝巾和珍珠耳环。
秘诀只有一句:同龄人说一句“好看”,比儿女吼十句“别乱花钱”管用。
旅业更野。
携程把老年定制游做成“小红书+老年大学”:
西藏拍雪山,配的是专业摄影师;
云南学普洱,安排的是非遗传承人;
最狠的是“环球慢游轮”,58天,28万,上线秒光。
大爷大妈一边看世界,一边把照片剪成短视频,点赞比我还多。
别以为科技就不沾边。
AI书画机器人、陪伴小度、能测血压的智能戒指,全在老人圈爆红。
我奶今年83,每天跟音箱对话:“今天谁来看我?
”
音箱答:“外孙下午两点到。
”
她笑得像拿到成绩单的小学生。
想进场分蛋糕?
先记住三句话:
别把他们当老人,把他们当刚退休的“新中产”;
别卖便宜,卖“省心+炫耀”;
别只做线上,线下体验店是成交关键——他们信摸得着的东西。
红利就在明后年,70后退休高峰一到,10万亿市场正式开席。
能不能上桌,就看你现在把不把他们当回事。
最后一句话:
谁先把“尊重”写进说明书,谁就能提前拿走最大的那块蛋糕。
来源:人间富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