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拥有500年历史的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为北京观众带来淬炼五个世纪之久的德奥之音,隆重拉开2025“醇·萃古典”序幕。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携手英国钢琴家保罗·李维斯,共同演绎了乐团的拿手之作,瓦格纳《唐豪瑟》序曲、贝多芬第二钢
昨晚,拥有500年历史的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为北京观众带来淬炼五个世纪之久的德奥之音,隆重拉开2025“醇·萃古典”序幕。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携手英国钢琴家保罗·李维斯,共同演绎了乐团的拿手之作,瓦格纳《唐豪瑟》序曲、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等,其独特的声响和艺术表达,无不感染到现场每一位观众。
王宁院长会见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院长谢尔盖•多尼
作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管弦乐团,这支由144名乐手组成的团体在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上都成绩傲人、大放异彩。演出前日,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亲切会见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院长谢尔盖•多尼,双方就拓展两机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王宁院长表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作为拥有 500 年悠久历史的国际知名艺术殿堂,在歌剧艺术传承与创新领域积淀深厚、享誉全球,与国家大剧院在艺术追求与发展理念上有着广泛共识,具备广阔的交流互鉴空间。他重点介绍了国家大剧院 “六大平台” 建设成果、“一院三址” 运营格局及世界剧院联盟发展情况,提出希望双方在联合制作精品剧目、推进数字文化传播等核心领域持续发力,收获更多实质性合作成果。同时,他诚挚邀请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参与 2025 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分享其在艺术发展与乐团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期待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加入世界剧院联盟,以文化为纽带携手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
谢尔盖・多尼院长高度赞赏国家大剧院建院 18 年来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成就,认为其已成长为运营成熟、影响力深远的国际艺术机构。他表示今年带领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艺术交流体验。会谈中,他详细介绍了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组织架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在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并强调两机构秉持着共同的艺术理想,未来愿与国家大剧院进一步密切互动,在更多领域构建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促世界表演艺术繁荣发展。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参加会见。
500年世界名团编织醇粹“浪漫”之夜
22日音乐会率先以一曲经典的《唐豪瑟》序曲开场,在尤洛夫斯基棒下,乐团犹如层层汹涌浪潮卷涌而来,这首被李斯特描述为“根据歌剧剧情而写的交响诗”的序曲,清晰可辨地展现出音乐中的冲突与张力,为整场音乐会设定崇高而充满哲思的基调。
随后,钢琴家保罗·李维斯与乐团合作演绎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李维斯作为钢琴大师布伦德尔的亲传弟子,其对贝多芬的演绎深入人心,凭借全套贝多芬奏鸣曲与钢琴协奏曲的精湛演绎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当晚所带来的第二钢协,就创作时间而言,实际是贝多芬的第一部钢琴协奏曲,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青年贝多芬的朝气、幽默与创新精神。
钢琴家李维斯的演奏技术精湛,触键清晰而富有颗粒感,与乐队的配合彼此呼应,将第一乐章的勃勃生机、第二乐章的深沉抒情以及末乐章俏皮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维斯的演绎既有古典风格的节制平衡,又预见了贝多芬中后期作品中即将喷薄而出的澎湃情感。
音乐会下半场,乐团深情奏响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这部作品是进入布鲁克纳宏伟音响宇宙最受欢迎的曲目,作曲家独树一帜的色彩感在此尤为突出,森林的静谧、狩猎的号角、乡村的舞蹈与对自然的无限敬畏让人意犹未尽,艺术家们无疑为此曲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演绎。
尤洛夫斯基才气毕现,凭借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精准把握乐曲的宏大结构与细微起伏,让音乐在长时间的酝酿后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又在静谧处回归到浪漫神秘的氛围之中。在指挥的引领下,乐团构建起一座座巍峨的音响建筑,弦乐声部绵长而富有呼吸感的旋律,圆号温暖醇厚的色调,以及整个铜管组庄严辉煌的圣咏式合奏,征服了现场每一位观众。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静默数秒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呐喊,乐团返场了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三幕前奏曲。
音乐不止,精彩继续。今晚,乐团将携手“00后”小提琴家玛丽亚·杜埃尼亚斯,带来莫扎特第三十二交响曲、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理查·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玫瑰骑士》组曲,再次见证他们对德奥核心曲目的权威诠释。
来源:国家大剧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