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委员 | 履职为民显担当——对话大理市政协常委杨玲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7:43 2

摘要:大理不仅有苍山洱海的诗意,更有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社区巷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提案回应期盼。他们,就是政协委员。

展示委员风采 凝聚发展共识

心系人民嘱托 汇聚发展力量

——专题访谈节目《对话委员》由大理市政协、大理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播出。

本期节目嘉宾

大理市政协委员 杨玲玲

大理不仅有苍山洱海的诗意,更有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人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社区巷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提案回应期盼。他们,就是政协委员。

过去三年,大理市政协委员杨玲玲的履职足迹遍布教育、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她助力民革‘同心·助学’活动,为数百名寒门学子点亮求学灯;让我们一起聆听她履职故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如何将责任化为行动、将理想扎根现实的动人故事。

杨玲玲委员从2010年参加工作到2022年成为政协常委,她常常说“责任在肩、使命重大”,每年的9月份对她来说都是特别的。这要从民革发起的“同心·助学”活动说起,杨委员告诉我们:“我们,在毕业季会送走许多资助的贫困生,每到八月底九月初他们就会通过微信告诉我他们的录取情况,看着我们资助的同学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突然觉得我的工作充满了意义,大家的善举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作为“同心·助学”活动的核心组织者,如何确保善款透明使用并扩大社会影响力,一直是杨委员努力的方向。助学活动筹集到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要确保钱都用在真正贫困的孩子身上。因此申请助学金必须要经学生提出申请,学校盖章,民革州委会领导班子讨论后才能确定。在发放方式上,这十多年来杨委员和同事们也是在不断摸索,从一开始由班主任代发现金,到现在由大理州扶贫基金会按月转账到学生的资助卡,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学生挥霍,也确保了助学金都用到了学生身上。同时会要求受助学生每个月收到助学金后必须向跟资助人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整个活动的不管是校方还是资助方对“同心·助学”活动都越来越信任。资助的学校从原来州级的几所高中扩大到了部分县级一中,而资助者也从民革党员扩大到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

说到“同心·助学”活动捐助的第一个学生,杨委员特别激动。这名女同学是一个孤儿,父亲在工程施工中意外身故,母亲患病去世,她只能依靠亲戚资助勉强维持生活,考上高中后学校为其免掉了学杂费,但是生活费却成了一大难题,她每顿饭只吃一个馒头还有学校食堂的免费汤,在一次偶然的学校调研中他们发现了她,于是决定资助她每月500元的生活费,直到高中毕业。后来这名女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可以说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小女孩,在资助人的帮助下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杨委员表示,“‘同心·助学’活动开展13年来,共筹集助学资金近300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近500人。虽然在牵线搭桥的这个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每次我去学校开展捐助仪式时,看到学生们的笑脸,看到资助者与学生们互动的场面,特别是收到学生们的反馈信息时我都会很感动。这份爱心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通往大学的坚实桥梁。往更大了说,这何尝不是在为我们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所以我想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作为民革大理州委会秘书长,如何兼顾党派工作与政协履职对于杨委员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和突破。杨委员表示:“我觉得党派工作与政协工作还是有很多重合点的,比如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工作是互相推进、相辅相成的。我参加政协的调研,让自己的认知及履职能力得到提升,这也将提高我在民革工作中参政议政的水平。同样的我们民革开展类似“同心·助学”这样的社会服务,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具体体现。当然作为委员,政协给我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让我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为民发声,为党献策。”

通过杨玲玲委员的真诚分享。我们看到了一位政协委员的初心和责任,平凡岗位亦有大担当,愿每一份坚守与付出,都能为民生福祉、为大理发展,书写不凡答卷。

①大理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25频道/225频道

播出时间:每周周五 首播19:47,重播:21:52。

②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AM1044/FM99.9

播出时间:每周周五 7:30-7:45。

来源:大理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