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钱币收藏市场,时不时会传出有人伪造退出市场流通人民币的消息,这不禁让人疑惑:伪造不再用于日常交易的它们,到底犯不犯法呢?答案是,这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很多网购平台都有类似仿造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情况出现。要知道这些标价九块九最多十来块钱一张的第一套,
在钱币收藏市场,时不时会传出有人伪造退出市场流通人民币的消息,这不禁让人疑惑:伪造不再用于日常交易的它们,到底犯不犯法呢?答案是,这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很多网购平台都有类似仿造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情况出现。要知道这些标价九块九最多十来块钱一张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五,如果是真的一张价值岂不得几千甚至几万元。
从法律条文来讲,伪造货币罪的对象通常指正在流通的法定货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但这里的“货币”,重点针对的是在市场上正常流通、承担交易媒介功能的人民币。那么,伪造退出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就没事了吗?当然不是!如果伪造者以使用为目的,将伪造的已退市人民币用于诈骗等违法活动,那就触犯了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
现实中,这类案例还真不少。像吉林长白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被告人田某某等人明知是伪造的停止流通人民币,却在抖音平台成立店铺,在直播间将其充当真币高价卖给被害人 。从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4日,被害人通过抖音店铺购买假冒停止流通人民币的实际金额达189049.88元。最终,这些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还有唐河县的周某,把印刷版的“退市人民币”工艺品冒充具有收藏和升值价值的真实退市人民币,在直播间夸大宣传,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7月,共骗取他人财物7.6万元,同样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
从社会影响来看,伪造退出流通的人民币也有诸多危害。一方面,它会扰乱钱币收藏市场的正常秩序。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退市人民币,看重的就是其稀缺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假币流入市场,让收藏者难以辨别真伪,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信任基础。另一方面,即便这些假币不在日常交易中使用,但这种伪造行为本身,也损害了国家货币的权威性和声誉。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无论是否流通,都承载着国家的形象和信用。
不过,有一种情况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出于个人收藏、欣赏目的,比如自己手工制作一些已退市人民币的仿制品,且不用于任何商业或欺诈用途,也没有对公众和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违法。但要是拿着这些仿制品去忽悠别人,那就得承担法律后果了。伪造退出市场流通的人民币,虽然一般不构成伪造货币罪,但要是动歪脑筋,想用它们来骗取钱财,那肯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无论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还是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大家都得对这类行为保持警惕,千万别心存侥幸。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