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让欧盟对中印加征关税,冯德莱恩拒绝:欧盟将自主做出决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7:44 1

摘要:刚刷到一条内部纪要:匈牙利代表把草案摔桌上,嘟囔“印度芯片厂要是断料,我们那点小汽车电子全得趴窝”。

“关税”两个字,最近在欧洲会议室里比咖啡味还浓。

刚刷到一条内部纪要:匈牙利代表把草案摔桌上,嘟囔“印度芯片厂要是断料,我们那点小汽车电子全得趴窝”。

旁边斯洛伐克人补刀:“全面禁运?

你们先试试冬天不用印度仿制药。

场面一度比英超还激烈。

吵归吵,数字不会说谎。

德国经济部偷偷在脚注里写:上半年从印度拖回来的机械设备,比去年多了四分之一。

同一页,中国电子元件占比悄悄爬到了34%。

翻译成人话——欧盟嘴上说“去风险”,身体还在两大亚洲工厂之间来回横跳。

更魔幻的是,印度这边刚被“点名”,那边就被请进小房间喝香槟。

8月,布鲁塞尔和新德里把搁置七年的自贸协定又搬回桌面。

汽车零部件关税先降,医药关税跟上,数字贸易那块却卡死:

欧盟要数据自由流,印度偏要本地化。

一句话,药可以给你便宜,但“云”得留在我家后院。

制裁名单也在玩“精准打地鼠”。

7月流出的加密钱包封锁令,17个地址,42亿欧元,鼠标一点,直接黑屏。

俄罗斯油轮干脆把船漆成阿联酋马甲,绕道马来西亚,再拐进印度港口。

1到8月,这条暗线多了四成运力。

欧盟一看,得,黑名单继续加船名,边加边叹气:

“影子船队”越打越多,像大学生熬夜长的黑眼圈。

美国也没闲着。

9月5号,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公告:印度钢铝再免半年,化工品继续挨锤。

表面看是恩惠,其实就是印太经济框架的“棒棒糖”——

钢铝给你甜头,化工品留一手,好让谈判桌边的人记得谁才是甲方。

最微妙的信号来自冯德莱恩。

她今年不再把“脱钩”挂嘴边,改说“去风险化2.0”。

翻译一下:

全面封杀太疼,改打“技术出口管制”麻药;

一边掐俄罗斯加密血管,一边给印度自贸甜点;

对华进口份额不降反升,那就再加层“供应链透明度”滤镜。

会议室里的算盘声,比键盘噼啪还响。

匈牙利担心自家汽车线,斯洛伐克惦记药瓶,德国悄悄数机械订单,法国盯着印度云服务。

每个人都想砍别人树上的枝,又盼自己园里的瓜熟。

接下来剧情不复杂:

豁免条款会越写越长,加密黑名单会越滚越厚,印度油轮马甲会越换越花。

唯一确定的是,

当制裁开始讲技术细节,就不再是新闻联播里的口号,

而是报关行深夜的Excel,是程序员多敲的两行代码,

是每一个进口商邮箱里突然跳出的“请补充原产地证明”。

至于普通人,别急着找宏大叙事,

下次网购药片或汽车零件,价格微涨的那几毛,

就是远方会议室里,妥协与拉扯的落地回声。

来源:坦荡的阳光7TdZ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