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海,舟楫为媒!一部舟船文化史,尽览中华璀璨蓝色文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0 06:00 1

摘要: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舟船文明不同,中国舟船文明不仅表现为起源早、水平高,更体现为特色显、底蕴深,这使得古代中国在跨区域航海方面的成就非同一般,这是中华文明的蓝色基因,也是世界舟船发展的特色构成。

泰兴号(模型) 细节

银累丝花舫摆件 细节

大翼战船(模型)细节

宁波船(模型)细节

黄河沙船(模型)细节

泉州后渚古船(模型)细节

遣唐使船(模型)细节

巡查缉捕船银质仿真模型 细节

象牙雕楼船摆件 细节

“宇宙”轮(模型)细节

江河湖海,舟楫为媒

帆影舟迹映照九州千年

一册尽览中华蓝色文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舟船文明不同,中国舟船文明不仅表现为起源早、水平高,更体现为特色显、底蕴深,这使得古代中国在跨区域航海方面的成就非同一般,这是中华文明的蓝色基因,也是世界舟船发展的特色构成。

由中国航海博物馆权威打造的《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图录》正式面世!本书不仅是同名展览的精华凝结,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古代舟船文化与智慧的典藏之作!

《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图录》

中国航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4月

01 高清图鉴:全景式呈现中华舟楫

本书以“何以行舟”“船行万域”“文化之舟”三大主题展开,收录123件中国航海博物馆藏特色展品,覆盖江河、海洋等不同水域的中国舟船类型。既有春秋吴国大翼战船的骁勇之姿,也有明清客船漕舫的华美构造;既有航行于南方航线的坚固广船,也有浙江沿海地区传统帆船“绿眉毛”;既有航行于内河的京杭运河漕船,也有反映宋元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的航海货船泉州后渚古船;既有宋代满载精美外销瓷的远洋贸易船只南海Ⅰ号,也有创下中国帆船航海最远纪录的耆英号。

大翼战船(模型)

漕舫(模型)

广船(模型)

“绿眉毛”(模型)

京杭运河漕船(模型)

泉州后渚古船(模型)

南海Ⅰ号(模型)

耆英号(模型)

02 文化之舟:舟楫背后的中国故事

中国悠久璀璨的舟船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不仅孕育出诸多世界首创奇迹,而且也带动了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车船

轮桨是世界船舶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东晋时期,人们将轮桨安装在船舶上,创造出车船,是世界上最早的车船,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轮车船(模型)

指南针

北宋初年出现的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被广泛用于航海,其传到海外,对世界航海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正鸿源”木质航海罗盘 清

木质日晷罗盘 民国

木质指南针 民国

郑和下西洋

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文化交往,明朝政府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及其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了中国古代航海史最伟大的壮举,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彩绘描金郑和木坐像 明

15—16世纪世界航海活动对照表

郑和下西洋所到地区简表

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多从水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日本前往中国的航线主要分南北两条,北道航线由日本博多港出发,一路沿海航行,经朝鲜半岛、辽东半岛,横渡大海抵达登州;南道航线亦从博多港出发,先到五岛,经屋久岛再到奄美大岛,然后西行,横渡东海,从扬子江口驶入扬州港,沿运河到达唐都长安。

遣唐使船(模型)

日本遣唐使简表

针路簿

中国明朝时已出现的“更路簿”“海道针经”“针路簿”等,是专门记述航线行经、海区和港口概况的航行经验指南,是中国独特的航海文化遗产。

《道光针路簿》 清

妈祖信仰

中国沿海居民为了趋避海风灾害、祈祷船舶安全返航,塑造了独特的海神信仰。妈祖是影响力最大的海神之一,她被当作航海的保护神。妈祖信仰通过航海传播至东亚、东南亚等地,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相互交融。

妈祖木坐像 明

妈祖瓷像 清

03 艺术之舟,文明桥梁

舟楫构建起异质文明交往的桥梁,也滋养了系于舟船的艺术与文化。

海兽葡萄镜 唐

玉雕龙舟配饰 清

象牙雕游船摆件 清

银鎏金小船 清

大官座船

谷船

桨艇

龙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鸭艇

乌艚

西瓜扁 其一

西瓜扁 其二

西南谷船

04 专题研究,深度考释

《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图录》

太湖七扇子(模型)

来源:考古研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