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飞秒 vs ICL:一个做“减法”,一个做“加法”,别再把加法当升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6:45 1

摘要:全飞秒和ICL经常被摆在一起让人“二选一”,好像一个是激光界的爱马仕,一个是晶体界的新贵。其实它俩根本不在同一条赛道:全飞秒是“减法”——把角膜削薄,让光线重新对焦;ICL是“加法”——在眼内塞一枚人工晶体,把度数“顶”回去。一个动角膜,一个动眼内,谁更安全,

全飞秒和 ICL 经常被摆在一起让人“二选一”,好像一个是激光界的爱马仕,一个是晶体界的新贵。其实它俩根本不在同一条赛道:全飞秒是“减法”——把角膜削薄,让光线重新对焦;ICL 是“加法”——在眼内塞一枚人工晶体,把度数“顶”回去。一个动角膜,一个动眼内,谁更安全,得先问:你怕哪种并发症?

让福州眼科医院屈光科黎李瑞霞主任给你一次说透

全飞秒的底线是“留床厚度”。只要术后基质床 ≥ 280 μm、预测膨胀率正常,圆锥风险就低到可以忽略。ICL 的底线是“眼内空间”:前房深度 ≥ 2.8 mm、角膜内皮计数 ≥ 2000,才勉强够格。问题是,角膜厚度可以用仪器一次性测准;眼内空间却是个动态指标——晶体放进去后,虹膜被往前顶,房角变窄,眼压升高、白内障提前的风险跟着搬家。更麻烦的是,这些并发症可能 5 年、10 年后才浮出水面,而 ICL 的“可逆”听起来美好,真要把晶体再掏出来,又得再开一次眼内刀,内皮细胞还得再损失一圈。

再说视觉质量。ICL 的中央光学区只有 4.9-5.8 mm,夜间瞳孔一大,光圈边缘就撞上去,眩光、光晕比全飞秒只多不少;全飞秒可以把光学区做到 6.5 mm,还能用角膜天然遮罩效应,夜里开车反而更干净。很多人以为“加法”不破坏组织就一定高清,其实是把“不削角膜”自动脑补成“视觉更好”,真正戴上 ICL 才发现,夜里看路灯像蒲公英。

费用也是一面镜子。ICL 单眼材料费就抵一台全飞秒双眼,医院乐得把“高度近视首选”挂嘴边。可 600 度以下、角膜不薄的人,真没必要为了“高端”去眼内放一枚异物。ICL 的绝对适应症只有两条:1. 度数太高(通常 > 1000 度);2. 角膜太薄,激光留床不够。离开这两条,再劝你做 ICL,等于把心脏支架卖给没心梗的人——技术没错,销售有错。

一句话总结:全飞秒是“削足适履”,ICL 是“加垫穿鞋”。削不好会穿洞,加不好会磨脚。别被“加法更高级”忽悠,先做足检查,再问自己到底缺的是厚度,还是胆子。

来源:眼科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