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岁的生命,本该在大学校园里绽放,却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戛然而止。重庆某高校大三女生罗某某猝死宿舍的消息,像一记重锤敲在无数家长心上。爱美、减肥、熬夜——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行为,竟成了夺命的隐形杀手。当父亲深夜含泪写下告别语,当学校以6000元慰问金画上句号,
20岁的生命,本该在大学校园里绽放,却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戛然而止。重庆某高校大三女生罗某某猝死宿舍的消息,像一记重锤敲在无数家长心上。爱美、减肥、熬夜——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行为,竟成了夺命的隐形杀手。当父亲深夜含泪写下告别语,当学校以6000元慰问金画上句号,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究竟被谁透支?
9月6日,周末的宿舍本该充满欢声笑语,却因罗某某的沉睡陷入死寂。室友唤她吃饭时,发现身体早已冰冷。医生赶到,确认猝死。警方排除刑事案件,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最终归因于“自身原因”。
知情人透露,罗某某是典型的“爱美战士”。为追求骨感身材,她长期节食,日均摄入不足千卡;嫌减肥太慢,又叠加高强度运动;夜晚则沉迷手机,凌晨两三点才睡。三重暴击下,免疫力崩盘,心脏不堪重负。她的朋友圈里,最后一条动态是“今天又没吃饭,瘦到90斤指日可待”,字里行间透着对瘦的执念,却成了生命绝唱。
悲剧背后,是无数大学生的缩影。某高校体检报告显示,近三成女生存在营养不良,熬夜率超80%。社交平台上,“减肥日记”“熬夜挑战”等话题动辄百万浏览,商家趁机推“代餐粉”“燃脂针”,将健康焦虑变现。而学校健康管理多流于形式,体检数据无人跟进,心理辅导形同虚设。
罗某某父亲那句“明天送她回老家”,刺痛了无数人。学校称“无责”并支付6000元慰问金,引发争议。有律师指出,若校方未尽到安全教育义务,仍需承担部分责任。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整个社会鼓吹“瘦即正义”,当年轻人用健康换“美丽”,谁来为这场集体狂欢买单?
罗某某的悲剧不是孤例。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熬夜、节食、过劳已成常态。生命没有彩排,每一次透支都是在向死神借债。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美”——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警醒:别让爱美变成自戕,别让青春提前谢幕。
来源:山水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