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简直就是小说照进现实,开着几百万的豪车,进出各种高档酒店,动不动就来个公司年会。
文|吃瓜子的蛐蛐
编辑|小娄
大家有没有在手机里经常刷到霸道女总裁的视频?
生活简直就是小说照进现实,开着几百万的豪车,进出各种高档酒店,动不动就来个公司年会。
但是谁有能想到,其实这些生活都是假的?
实际上这些精致网红私下的生活各个都让人惊讶。
比如早前爆火的荆轲公主,两天时间里就涨粉8万。
2025年5月初粉丝数量更是直接冲破十万大关。
而且人家上来就告诉大家前十万的粉丝算大股东,坐等分红,前十五万粉也能提点。
这条件谁看了不心动?
动动手指点个关注,就能参与公司分红,这不就是坐着等着天上掉馅饼吗?
于是好多人都被这句“关注即股东”给迷住了眼,心想着万一人家说的是真的,自己不就能白白拿钱了嘛。
但真相是记者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位个账号和其实两哥差不多的账号都是同一个人。
而且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三位女总裁的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
基本就是开豪车进出高档酒店,跟国际友人谈商务,简直就是一个剧本的复制粘贴款。
更有意思的她们的部分视频素材都一模一样。
可能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连场地,道具都只安排一个,这真是批量起号的操作。
这种批量生产的目的,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带着粉丝赚分红,而是有着更大的计划。
等账号粉丝量达到他们承诺的标准后,那些等着领钱的股东们,要么发现自己早被拉黑了,要么发现自己关注的那个账号早就改名换姓。
这不就是当年朋友圈有人在朋友圈卖东西,拉下家那一套吗?
只不过不一样的是前者可能还能有点实质东西拿到手,顶多是便宜货或者不好用。
但是后者直接就是动动手指头,打几个字,把流量当成引流鱼饵,再把一些人当韭菜。
养肥了之后,要么把这个高粉丝量的账号转手卖掉,要么就是卖他们的成功学课程。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了的套路。
所以说看热闹可以,当韭菜不行。
这种套路的核心,就是利用普通人对财富的渴望,用一个几乎零成本的诱饵,快速把人头转化为流量。
然后通过后续的卖课卖号等方式,赚的盆满钵满。
而除了这种起好方式之外,还有一些个人为了流量树立人设。
她们的投入就更大一些,有的甚至什么家底都没有,靠着借别墅,租豪车来拍视频博眼球,为了流量也真是拼了。
还有的人为了营造精致生活的假象,把拍摄的场景弄得特别精致。
喝下午茶要拼单,拍家里的书柜,其实只是买的假书皮装装样子而已。
不要以为网上只有各种女总裁会演戏骗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短视频平台上的人设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演不了的。
从卖酒的专家,到指点人生的大师,再到挽救感情的导师,每一款都是冲着粉丝的钱包和智商去的。
比如今年9月被立案侦查的网红柴怼怼。
他早先在抖音上可火了,号称自己卖的是20多年前买来的老酒。
他在视频里瞎吹牛,还大言不惭宣称自己家的白酒能抗癌,能治疗三高。
这哪是卖酒,简直是卖神药,这要是真的,医院都该关门了。
后来他自己都承认了,其实就是胡说八道的,那些所谓的中药什么的,根本就不是真的。
那么明目张胆地虚假宣传,性质简直恶劣到家。
不仅骗钱,可能还耽误正确的治疗,这简直是拿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喜欢碰瓷别人,之前就因为诋毁胖东来玉石产品,被抖音禁言,还被对方告上了法庭。
这种通过恶意攻击其他品牌来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的行为,简直是把流量玩成了下三烂的手段。
除了这种直接卖伪劣产品的,还有一些在精神层面上割韭菜的行为,比如各种国学大师。
这类大师们,头衔一个比一个响亮,有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委会副会长,有的是国学文化世界传播大使。
光听这名头就感觉好厉害的样子,他们在线上开直播。
号称0基础0元学习免费讲几天易经,太极风水什么的,引来一堆善男信女。
这些课程前两天听着还挺玄乎,第三天开始就变味儿了,他会开始评判每个人的八字,然后说不化解会怎样怎样。
或者他会说某某人的人生遇到瓶颈,需要大师指点,轻轻松松就能让人交钱结缘。
很多人相信了,以为能得到一对一的指导。
但是其实只能拿到几十节制作粗糙的录播课,然后大师本人或企业号就基本消失了。
还有那些情感导师,比如什么情感挽回导师之类的。
他们专治各种恋爱脑和失婚人士,擅长的就是抓住对方心里不舒服,再搞点煽情的内容文字博得对方的赞同。
之后就开始有计划的去让有需求的人下单,对方可能以为遇到了救命稻草。
结果呢?
那就是花了不少钱,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些没有用的音频。
想退款那更是不可能,至于挽回情感,那更是无稽之谈,不光是被骗钱,感觉也被骗走了信任感。
所以完全看的出来,短视频平台上这些层出不穷的虚假人设,真的让人防不胜防。面对这样的乱象,平台当然得加强管理。
抖音也发话了,说要重点打击虚假人设和恶意营销号,对那些违规账号会下架视频,取消盈利权限,甚至封禁。
这当然是好事,但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骗子永远在研究新的套路,换个IP,换个名字,换个账号,分分钟就能卷土重来。
所以大家平时除了看个热闹,最重要的就是得学会保护自己,自己兜里的钱,得自己守好。
看到网络上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听到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可得随时保持冷静和怀疑。
一定要时刻记住,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人能轻易成功,也没有那么多可以轻松实现的高额回报。
任何宣传快速致富,一夜暴富,轻松年入百万的基本上都是坑,以为是馅饼,其实是陷阱。
还有在看到高大上的头衔的时候,最好先搜搜真实性,查查公司企业信息。
看看有没有备案,有没有行政处罚记录,法人是不是本人等等。
遇到大师,专家这种卖课的,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查查他们机构是不是官方认可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那些动不动就忽悠加微信,私聊,送几千几万课程的,基本都不靠谱。
因为一旦在微信上发生交易,平台就很难监管,消费者的权益也就更难保障了。
万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或者发现有人在搞欺诈,千万不要犹豫。
一定要马上向平台举报,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最好赶紧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报警,拖延只会让损失更大,让骗子继续逍遥法外。
眼见为实这句话,在短视频时代真的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谁能想到那些看起来实际存在的豪车别墅,还有各种看似权威的大师身份,原来都是假的呢。
网络世界真真假假,诱惑越多,陷阱也可能越大,普通人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被那些花花绿绿的表象迷了眼。
来源:与君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