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会“牵手”江西,是业界对江西数字经济实力的肯定。早在2023年,江西数字经济产业营收就达到1.27万亿元。近年来,江西先后获批国家“一图四清单”试点省、国家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省等,南昌、九江、上饶先后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昨天,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在南昌落幕。这一行业盛会为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盛会“牵手”江西,是业界对江西数字经济实力的肯定。早在2023年,江西数字经济产业营收就达到1.27万亿元。近年来,江西先后获批国家“一图四清单”试点省、国家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省等,南昌、九江、上饶先后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在全国数字经济产业版图上,江西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AI赋能打造智慧农业。
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
说起“数字经济”,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高大上”的概念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数字经济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带来了许多新变化。
比如直播电商。近几年,不少工厂主、档口老板、新农人、小商家都开设了直播间,让实体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去年,江西“淘宝第一村”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靠着电商把本土制造的布艺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让小山村闯出了大市场。
如今,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字经济。街边买东西直接扫码支付,出门打车在手机上轻松预约,外出旅游少不了要看一场3D实景演出,AI智能产品更是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可以说,数字经济正在深刻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
数字经济带来的远不止生活巨变,它更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达到10.4%,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不仅如此,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5.5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
正因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并提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从数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数字治理,数字生活已成为无处不在的一种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正上升为“兵家必争之地”。
用户使用DeepSeek手机客户端。
在数字经济这条火热的赛道上,江西同样不甘人后。
早在2022年初,省委、省政府就将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发展工程”予以重点推进。此后,《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规划从强化产业赛道能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数字经济做了详细部署。
26名职业农民就能种上万亩田,这靠谱吗?在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处万亩智慧农场,夏收时节几乎看不到人。“从播种到收割,我们可以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智能化无人生产作业。”该公司总经理邹泰晖说。
“十四五”时期,全省各地依托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智慧种植、智慧水产、智慧种业……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农业到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越来越多行业迎来了“点数成金”的机会。
在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指令通过5G网络瞬间传达至生产端,高效衔接芯片制造中100多道工序,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0%至30%;在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5G数字孪生工厂、5G近红外质量检测、5G摄像头移动监控等14类智能化场景应用,推动公司年产能从1万吨提升至70万吨。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江西全省超1.6万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1.2万余家实施改造,累计建设国家“数字领航”企业7家、国家5G工厂36家,认定省级“数字领航”9家、“小灯塔”企业80家,“数智工厂”企业100家。
在江西数字经济重镇上饶,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161.5亿元,连续四年上榜“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城市。
上饶数字经济产业醒得早、跑得快,从2015年布局落子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以及考核评价均位列江西省第一方阵。上饶不仅成功培育了江西省首家互联网上市企业——中旭未来,还培育出数字文娱和数字营销两个百亿级产业,更引进了软通动力、科大讯飞等公司打造华东最大的内容审核(标注)基地。
毫不夸张地说,“数字”动能已经渗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然,数字经济是一场影响广泛深远的新经济革命,在产业能级、模式创新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空间要探索。
群众通过扫码一键反馈“急难愁盼”问题。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是江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要跑出数字经济的“加速度”,笔者认为,这三个“技能包”不能少。
加码数字科技这一核心驱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行业细分领域,正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科技一直是解锁数字经济的“金钥匙”。近年来,“江西研”黄光LED新产品在国际上率先推出,虚拟现实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户江西……以科技为支撑的江西数字经济,跑出了稳健的发展步伐。
点燃数字产业这一强力引擎。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各行各业,深度重构着产业格局,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数字经济更是不可替代的最强支点和重要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断提高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
加固数字改革这一重要支撑。从“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互联网如丝丝烟雨,浸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省域治理。实践证明,改革能激发活力、培育业态、塑造优势,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西医保数据专区“数智改革”让医保数据从“数据散沙”到“智慧集群”,通过数据找人实现智能报销、应保尽保;赣州政务平台率先接入DeepSeek,有效助力赣州政务智能化升级;上饶加大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改革,市本级实现抵押登记由“只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跑”……
“数”大招风,江西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
面向未来,江西尤需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政策、科技、人才等要素供给,集中力量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竞逐数字新蓝海,江西有底气勇当弄潮儿。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