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十余项“全国首创”!江西创新作答“林改四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5:55 2

摘要:9月23日,“持续擦亮江西林改品牌走深走实先行示范之路”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小编从会上获悉,自2023年9月江西被列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来,我省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这“林改四问”,巩固“三定”成果、做好“三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场发布会道出了答案。

9月23日,“持续擦亮江西林改品牌走深走实先行示范之路”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小编从会上获悉,自2023年9月江西被列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来,我省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这“林改四问”,巩固“三定”成果、做好“三活”文章,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林长抓林改、多支队伍齐上阵、两大行动抓落实”的“林长+林改”工作机制,从产权制度、政策供给、价值转化等方面聚力攻坚、落地见效,形成了10多项全国首创的深化集体林改经验,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改贡献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山要怎么分

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

江西深化“三权”分置,“放活山权”——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地延包试点,完成延包合同签订873.74万亩,占全省应延包面积的74.4%,在全国率先建立林权管理服务系统和林权数据库,创新“落大宗发小证”“三维指界”“收益权量化到户”等举措,化解林权历史遗留问题44.56万宗。目前,全省累计颁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6.34万本,让山区林农由“担心”变“放心”。

江西还在全国首创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全省共颁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2301本,面积达90.02万亩,发放收益权质押贷款12.67亿元,社会资本由“隔山观绿”变“进山入林”。

树要怎么砍

“林农的意愿、市场的需要”

江西通过改革创新政策“激活林区”。在全国率先创新优化林木采伐方式,林木采伐由“计划指标”变“弹性指标”。在全国创新出台《江西省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诺制审批指南》《江西省林木采伐按面积审批指南》《江西省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模板(2025版)》《抚州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放活林木处置权,林业经营主体可以自主确定采伐年限、自主确定采伐量、自主确定采伐方式,“林农的意愿、市场的需要”得到了真正体现。2025年1至8月,全省集体林占限额发证采伐量为2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

同时,在全国率先制定优化调整公益林政策,优化调整公益林51.96万亩,合理利用公益林林下空间487.8万亩,做到了该保护的保护,该发展的发展,公益林由“生态禁地”变“绿色沃土”。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全省累计带动集体林参与联营面积达910万亩。资溪、万载、湘东、安远等16个县创新出台国有林场差异化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联农带农由“一枝独秀”变“满山春色”。

此外,江西聚焦基层林业管理服务弱化等问题,在全省70个县(市、区)单独或分片区组建林业服务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林业基层服务体系,服务林农由“最后一公里”变“最美一公里”。

钱从哪里来

“沉睡山林”变“富民金山”

林改要兼顾两头,一头是社会效益,要绿;一头是林农口袋,要利。对此,江西畅通“两山”转化路径,坚持以“产业兴旺”为抓手,谋活利民——构建“3+N”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以油茶、毛竹、林下经济三大产业为重点,根据各地林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特点,同步发展木竹加工、家具制造、香精香料和森林旅游等N个特色产业,推动集体林业大县发展“一县一业一品”。

全省建成林业特色产业园1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产业示范带37条,发展油茶林面积1693万亩、竹林1765万亩、林下经济3979万亩。

目前,全省林业总产值达7130亿元,同比增长9.7%,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林业为林农带来可支配收入3031元,同比增长5.6%。林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山区群众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向着“提质、兴业、利民”目标迈进。

“青山”可估值,“绿产”可融资

江西通过健全林银、林保协同机制,创新开发林下经济、林业碳汇、森林康养等收益权质押贷款和油茶、中药材、林业碳汇、古树名木保险等“一行一品”绿色金融产品等措施。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计发放林权贷款393.72亿元、余额206.11亿元,公益林、商品林、油茶和中药材保险投保面积1.4亿亩、保额1255.87亿元。

另一方面,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林权收储担保运营机制和奖补政策,全省筹措林权收储资金13.67亿元,收储碎片化林权178.65万亩;设立担保保证金2亿元,落实代偿收储担保贷款10.69亿元。“绿水青山”华丽转身“绿色资产”。

“好山好水”变“有价之宝”

江西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创新开展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和林业碳中和试点,乐安、南康等10个县的256.54万吨CCER造林碳汇项目在全国平台公示;武宁、崇义等4个县开发的1.69万吨地方公益性林业碳汇在赣林碳抵消平台登记。同时,依托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全省34个县创建了县、乡林业生态产品“交易场景”,持续引导林权、林业原料、林业碳汇等进场交易,同样一片林,过去卖“木头”,现在卖“碳汇”、卖“健康”、卖“风景”,全省林业生态产品累计交易额达150亿元。

单家独户怎么办

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省级财政奖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集体林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基础。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省级财政奖补,对规模经营主体新增的流转林地,每亩奖补60元,对示范性家庭林场、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专项补助,鼓励支持通过入股、合作、托管、互换等形式推进林权流转。如今,放眼江西群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形成了林业经营新型矩阵,全省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5988个,流转集体林地3100万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