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山行不尽——我的丝路故事”中外艺术交流展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楼展厅举办。该展览是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的重要国际展览之一。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青山行不尽——我的丝路故事”中外艺术交流展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楼展厅举办。该展览是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的重要国际展览之一。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美术学院、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甘肃省文化博览局承办的“青山行不尽——我的丝路故事”中外艺术交流展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C馆二楼展厅举办
上世纪40年代以来,以王子云、常书鸿、段文杰等为代表的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与敦煌的深厚渊源。今年8月,在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甘肃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下,“艺汇丝路”中外艺术家访华采风活动邀请了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艺术家,沿河西走廊一路采风,最终汇聚杭州进行创作。在采风与共创期间,中外艺术家互鉴技艺、交流文化,深入探讨丝路精神在当代艺术中的延续与创新。
本次展览以“艺汇丝路之友”机制为依托,致力于搭建一座可持续、可生长的国际艺术平台,使观众在观展中感受到丝路的精神与温度,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刻内涵,将人文胜境与绿水青山相融,将个体感悟与千年历史对话,在交流互鉴中彰显了文明的生命力。
来自孟加拉国的蒙蒙烁作为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代表发言。他回顾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在甘肃进行的丝绸之路采风旅程,在这次穿越历史与自然的对话中,他们的心灵深受触动。他介绍了受采风之旅启发开展的创作,重点解读了本次参展的两件水彩画,这些作品将个人故事与丝绸之路宏大而共同的篇章连接在一起。他认为艺术是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通用语言。蒙蒙烁感谢主办方提供的平台,并期待未来的交流合作。
本次展览分为“丝路行吟”“山河长歌”“共济致远”三个板块,展出50余件(组)中外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作品涵盖了油画、中国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厅内播放由人民网跟踪拍摄并制作的《我的丝路故事》短片,展现了“艺汇丝路”中外艺术家丝路行访华采风活动全程。艺术家们通过对“丝绸之路”这条连接古今、贯通东西的文明纽带的描绘,深度呈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
青山行不尽,丝路启新章。观者在此,不仅能领略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与多元魅力,深入理解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更能感知涌动于不同文化深处的、对美好生活共同向往的真挚情感。往来于此,人们可以真实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真切触摸到一个更加多元、辽阔、精彩的世界。
部分作品欣赏
阿娜希·卡塞雷斯(阿根廷)
《印迹》32张手工纸上油墨 300x300cm
安德烈娅·纳吉(罗马尼亚)
《记忆如风景》 纸本铅笔 140x360cm
巴特尔佐力格·巴特贾尔加勒(蒙古)
《大戈壁岛》 木板及布面丙烯(方形)50x60cm
陈流(中国)
《古道西风》系列 水彩写生 63.5×161cm
陈明坤(中国)
《丝路长和》 绢本设色 200x240cm
冬青国(俄罗斯)
《彩虹山谷》 宣纸水墨 136x68cm
范阳子(中国)
《足音入烟沙》 纸本水墨 190x200cm
高树标(中国)
《玉门关》 纸本设色 100x240cm
姜毅(中国)
《丝路印象》 布面油画 150x200cm
卡拉玛(刚果【金】)
《无题》 布面油画 80x100cmx2
马泰奥·蒙塔尼(意大利)
《临在》砂纸铜粉绘画 120x245cm
玛丽亚·纳尔班托娃(保加利亚)
《沙漠之阳》甘肃沙土于布面绢本 尺寸可变《沙漠烈焰》 甘肃沙土与墨汁于纸本 尺寸可变《天马》《一捧沙漠》《沙漠凤凰》甘肃沙土、丙烯与墨汁于砖块 尺寸可变
蒙蒙烁(孟加拉国)
《敦煌梦旅》纸本水彩 76x105cm
米歇尔·里德(加拿大)
《如此精彩的表演!》 布面油画 76x102cm
邵文欢(中国)
《一万年》 摄影及数字拼贴 300x750cm
司文洲(中国)
《圣境幽玄》 纸本水墨 190x190cm
托唐·莫托洛基(博茨瓦纳)
《丝路织棉》综合材料 120x180cm
吴穹(中国)
《西部漫游》 单频影像 有声 可变16:9
伊什特万·埃罗斯(匈牙利)
《影子》木板综合材料 240x240cm
赵军(中国)
《时间逻辑——河西时刻》系列 综合材料 250x100cm
赵明强(中国)
《丝路古韵——敦煌》 布面油画综合 100x150cm
郑靖(中国)
《牧光计划·敦煌》公告空间艺术、影像 尺寸可变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