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展播:盘龙区青云小学“沉浸式文化”课堂实践引新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4:43 3

摘要:昆明市盘龙区青云小学创办于2005年7月,坐落于盘龙区龙苑路340号,现有白龙、福泽、白沙三个校区,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精致典雅,人文气息浓厚,文化长廊、快乐书吧、艺术客厅等育人场景随处可见。现有教职工115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名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盘龙区中小学、幼儿园

坚持以特色品牌建设为引领

积极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形成“一校一品”办学新格局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

盘龙区推出第二期系列报道

“一校一品”

集中展示各校特色品牌成果

促进交流互鉴

讲好盘龙教育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

盘龙区青云小学

昆明市盘龙区青云小学创办于2005年7月,坐落于盘龙区龙苑路340号,现有白龙、福泽、白沙三个校区,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精致典雅,人文气息浓厚,文化长廊、快乐书吧、艺术客厅等育人场景随处可见。现有教职工115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名班主任6人、骨干教师3人,区级教学名师3人、学科带头人7人、骨干教师36人,市区教坛新秀36人,骨干教师队伍比例达64.3%。教学班45个,学生2000余名。

学校秉持“立青云志,做儒雅人”的育人目标,践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云源于水而高于水”的校训,形成“立青云志、走青云路、做青云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重点课题研究基地、国家级科研优秀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围棋特色学校、云南省体育特色学校、云南省羽毛球特色学校、云南省统编教材我来读最美朗读校园、昆明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文明校园、昆明市平安校园等百余项荣誉。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着力构建双向成长体系

青云小学坚持以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为主线,将经典文化融入课程、融入活动、融入环境,营造“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严”的育人氛围。教师团队精研经典文本,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专业成长与文化传承双向促进。每年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文化精髓,着力培养“有远大理想、知识渊博、温文尔雅”的新时代儒雅少年。

多维体验传承经典

助力文化育人赋能成长

看点一:沉浸式文化周

学校精心打造以“传华夏礼乐,启古韵新章”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周,让全体师生沉浸式体验激活传承基因,构建“实践感知—文化理解—创新表达”三大核心板块,吸引师生参与活动4000余人次,形成“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全程浸润”的浓厚氛围。

看点二:衣冠上国·礼仪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周期间,师生身着汉服深衣、唐制襦裙、明制马面裙等不同朝代经典服饰入校,教师身着宽袖儒衫相迎,学生们以揖礼互致问候,营造出庄重典雅的“衣冠上国”文化场域,成为校园最亮眼的风景。

看点三:“指尖传承”体验课

绘团扇、扎灯笼、“指尖”触摸传统,采用“一日一主题”形式,深度融合传统艺术、手工艺与知识讲解。在“巧绘传统”活动中,注重课程“体验+讲解”双线并行,在美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团扇、纸鸢上绘制梅兰竹菊及吉祥纹样,同步学习国画“留白”“写意”技法和纹样象征意义,学生用宣纸、竹骨制作传统灯笼,以剪纸技法装饰“福”“禄”“寿”等图案,让学生在动手创作和阐释作品寓意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思辨表达。

看点四:国风运动会

古今对话趣享传统竞技,巧妙融合古代运动本真与现代体育趣味。蹴鞠体验注重“传控配合”,引导学生体会其从娱乐到竞技的演变;投壶活动创新设置不同距离壶口,投中可获“文化印章”,寓教于乐中了解古代礼仪;滚铁环、踢毽子融入竞速与花样元素;“同舟共济”模拟木船航行培养默契;“蒙眼敲锣”则考验听觉辨识与团队信任。各类项目配有历史背景解说牌,实现“身体体验”与“知识吸收”双重收获。

看点五:“青云霓裳”嘉年华

礼乐诗画共襄文化盛宴,嘉年华融合传统礼仪、诗词艺术与民乐演绎。师生身着华服,集体展示作揖礼、万福礼,通过正衣冠、朱砂启智等仪式,重现“礼仪之邦”的庄重。各班级呈现精心编排的配乐诗词吟诵与舞蹈,师生民乐团奏响经典曲目,舞扇、舞龙等民俗表演穿插其中,立体展现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这场全员参与的文化盛宴,生动实践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树立师生文化自信

借力实现育人成果辐射

今年4月,盘龙区青云小学7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25年“中国华服周·云上霓裳”系列活动,师生精彩亮相国家级文化盛典,文化育人成果获央视聚焦,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亿人次,线下吸引超40万中外青年参与。

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及省级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师生创作的昆明新童谣《爬西山》获“学习强国”报道,学生诵读《长歌行》在昆明文艺周上进行了吟诵展示。一次次展示、一项项成果、一代代传承,让学校“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培育时代儒雅少年”特色文化教育品牌焕发了活力,绘就了区域校园文化育人的崭新图景!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