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消费维权共治格局 筑牢健康消费安全防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4:49 1

摘要:近日,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主办的“诚信 品质 创新”——2025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会议在京举办。会上,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发布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线调查及消费体察报告。报告聚焦涉老私域直播涉诈、睡眠健康困扰、养疗市场乱象、情绪消费风

构建消费维权共治格局 筑牢健康消费安全防线

健康消费调查体察报告在京发布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近日,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主办的“诚信 品质 创新”——2025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会议在京举办。会上,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发布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线调查及消费体察报告。报告聚焦涉老私域直播涉诈、睡眠健康困扰、养疗市场乱象、情绪消费风险等问题,从现状剖析、问题梳理到对策建议,全面呈现当下新型健康消费领域的品质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消费需求升级,健康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但其服务短板日益凸显。中国消费者杂志社调查、体察发现,涉老私域直播“暗域”涉诈问题频发,近半数受访者遭遇私域直播虚假宣传,42.35%的受访者遭遇“以次充好”,维权存证率低至14.32%;睡眠消费市场潜力大,受访者超七成睡眠时长不达标,近六成使用助眠产品后出现不良反应;养疗消费需求旺盛,97.87%的受访者存在亚健康问题,74.68%的受访者接受养疗服务,但超三成受访者遭遇过虚假宣传;情绪消费热潮兴起,近七成受访者通过消费缓解压力,但40.12%的受访者遭遇服务质量问题,三成受访者遇到承诺不符与诱导消费。针对当前相关行业乱象,报告认为,需构建“平台自律、监管智能、消费者教育”多元共治体系,压实各方责任,筑牢健康消费安全防线。

私域直播乱象消费调查报告指出,当前老年消费私域直播领域存在四大类突出问题,即精准围猎老年群体;虚假宣传频发,信任度极低;商品售后问题突出,权益无保障;隐蔽性强,维权难度大。报告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推动立法立规,堵塞监管漏洞,强化私域直播“红线”约束;强化技术监管与平台协同,击破“暗域”封闭性,实现“以网治网”;深化消费者教育与社区联防,提升老年群体“免疫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形成持续治理合力。

涉老私域直播体察报告认为,私域直播间通过组建微信群,以赠送鸡蛋等小利为诱饵,将老年人群体诱导至线上平台,再通过签到奖励、积分兑换、限时促销等方式,维系老年人观看直播的黏性。直播过程中,商家普遍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专家、夸大功效等违规行为,所售商品还存在价格虚高、物流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针对本次体察中发现的私域直播系统性乱象,报告提出的治理建议是需整合法律、技术、市场、社会多方力量,构建平台自查、监管执法、用户监督、教育赋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在鼓励新业态发展的同时,切实守护消费者权益与社会诚信基础。

睡眠健康消费调查报告指出,睡眠消费市场整体问题突出,行业乱象的主要解决途径是加强监管、提高行业产品门槛、加强消费引导。该报告还提出理性看待宣传、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对比价格和功能、正规渠道依法维权5条助眠消费建议。

养疗健康消费调查报告透露,受访者对养疗服务的总体认知度较高,88.13%的受访者有不同程度了解,且养疗已从认知走向实践,78.66%的受访者有体验经历。从消费特征来看,当前消费以中低支出为主,传统中医理疗类服务更受青睐,同时,消费者对养疗器械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养疗市场乱象却普遍存在,近八成(79.87%)的受访者遭遇过相关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服务质量缩水、价格违规、专业资质缺位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近半数受访者对养疗失去信任。该报告建议,消费者要科学选择,防范风险;推动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媒体及社会各界协同合力,共促行业提质升级。

情绪健康消费调查报告指出,情绪消费的崛起与精神消费需求增加密不可分,解压与疗愈成为情绪消费的特质。但作为一种新业态,情绪类消费中也潜藏着风险。报告建议,情绪消费作为满足精神愉悦与情感需求的新兴形式,需遵循“适度愉悦、理性付费、安全消费”原则,理性规划预算、甄别产品服务,遇纠纷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