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五联动”形成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4:39 1

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为核心抓手,通过“强意识、建机制、抓常态、重分析”4个维度协同发力,创新构建并深入推行内部、部门、区域、媒体、企业“五联动”机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深度转变。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务

强意识 建机制 抓常态 重分析

四川“五联动”形成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

□ 余 跃 曹 东 熊纹玉

近年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为核心抓手,通过“强意识、建机制、抓常态、重分析”4个维度协同发力,创新构建并深入推行内部、部门、区域、媒体、企业“五联动”机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深度转变。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务实高效、切实管用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为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真正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内部联动聚合力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历经多轮专题研讨与实践磨合,逐步梳理四川省市场监管系统内部的协作路径,推动相关工作从“摸着石头过河”迈入有章可循、驾轻就熟,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该局紧扣4个环节,保障内部联动高效运转。该局实施风险信息点对点通报,每月汇总食品抽检不合格数据及高风险信息,以专报形式精准推送至全局相关业务处室与执法稽查局,构建起无缝衔接的信息共享生态;针对重大风险“第一时间”预警,对“12小时限时报告”类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同步至相关部门,围绕10类重点食品发布预警,防范风险扩散;召开风险研判会,对难点问题进行“多部门”研判,联合相关专家分析隐患根源、商定监管措施,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转变;开展专项行动,结合热点与风险信息部署27个专项抽检任务,运用技术识别处置一批隐蔽风险。

如今,四川省市场监管系统内部联动机制已日趋成熟,既进一步完善了风险预警体系,也成功解决了一批长期积存的“老大难”问题。

部门联动筑防线

食品安全治理涉及生产、流通、餐饮等多个领域与环节,仅靠单一部门难以实现全链条、无死角监管。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始终秉持“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理念,推动各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构建起跨部门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

会商机制是部门联动的“压舱石”。该局细化省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通过定期风险研判会与不定期召开的四川省食安办主任单位会议,推动各部门常态化共享风险信息、强化协作配合,确保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理。

信息互通共享是部门联动的“铺路石”。该局严格执行跨部门会议制度与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具体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对各类预警信息及标准适用风险信息,第一时间通报相关部门处置;对重大预警信息“处理不过夜”,建立“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管理模式,确保每一条风险信息都有跟踪、有处置、有结果。今年以来,该局向多部门通报食品抽检监测信息5期,为跨部门联合行动提供了精准指引。

重点整治是部门联动的“磨刀石”。该局以治理突出问题为目标,针对散装白酒、水产品等领域风险,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进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力求实现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样品“双向追溯”。

部门联动加速了“大市场、大监管”格局的形成,有效化解了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风险,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区域联动谋共赢

食品安全风险具有跨区域流动性,强化区域协作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关键。今年,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指导下,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开放合作、共赢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区域联动,推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从“省内闭环”走向“区域协同”。

共建预警交流模式成为西南地区协同共治的“新突破”。该局积极参加西南五省(区、市)共建工作机制,在风险信息共享、跨区域执法联动、技术经验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2024年,该局参加西南五省(区、市)年度协作会议,分享四川经验,研讨风险问题、商议处置建议及2025年协作计划,为提升西南地区食品安全整体防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区域协作内容持续充实,助力川渝及四川省内同城化发展。该局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通报机制,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于2021年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联盟,持续强化检验检测技术协作,为川渝两地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该局还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与预警交流纳入省内成德眉资4市同城一体化发展部署,推动4市共建食品安全数据共享平台,辐射带动四川省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一体化建设。

区域协作外延持续拓展,成为提升抽检质量与风险识别能力的“新路径”。该局推动西南五省(区、市)在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等领域深化协作,对涉及省外的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统一发送通报函至相关省份监管部门,确保跨区域风险处置无缝衔接。此外,该局积极引入省外优质检测资源,每年约15%的食品抽检任务交由省外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借助“外脑”力量更精准地发现和消除潜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媒体联动强氛围

食品安全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媒体则是连接监管部门与公众的重要桥梁。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深度协作,充分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升级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打通监管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最后一公里”,引导公众科学认知食品安全风险、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突出社会共治,打造“你点我检”四川品牌。四川省统一使用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活动二维码,邀请公众扫码投票选择关注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抽检场所。截至目前,该省已发布常态化问卷22期、特色主题问卷187期,累计吸引43.75万余人次参与点选;每月统筹策划“百姓点检日”活动,累计开展主题活动900余场,通过“群众点单、监管部门接单”模式,推动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

聚焦公众关注热点,发布科学消费预警。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团队起草并发布15期消费预警提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专业知识,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帮助其避开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构建稳固宣传阵地,扩大科普覆盖面。该局组织食品安全专家拍摄“食品安全专家上网课”系列科普视频,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开展“你点我检”专题报道;创新推出“阳光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实地探访、食品安全全链条“穿透式”体验等直播活动,增加与公众的互动频次,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联动抓源头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推动企业参与风险预警交流,是从源头防控风险的关键。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以“服务与监管并重”为原则,联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风险预警交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关口前移”。

保障企业合法权利,规范复检与异议办理。该局依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明确责任部门与流程,坚持“三办原则”,即“主动办”,落实“首接负责制”,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及时办”,严格按时间节点办理,全程记录备查;“按规办”,依法核查异议申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彰显监管科学性。

引导企业自律经营,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该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集中展示该省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食品安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宣讲,引导食品行业经营主体严格自律,构建尚德守法的市场环境;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加强科普宣传,营造“人人讲诚信、户户重食安”的良好氛围。

推动企业风险治理,提升食品安全质效。该局坚持“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督促企业主动查找问题,主动消除风险,严厉打击违法企业,科学指导风险隐患企业整改,鼓励标杆企业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该省食品安全提档升级。

从内部协同到跨部门联动,从区域协作到社会共治,四川省以“五联动”机制为抓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之路。下一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五联动”机制建设,持续提升风险预警交流的精准性与实效性,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为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食安四川贡献力量。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某餐厅抽检后厨食品。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