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和西贝吵了快一周,终于收尾了。由一张账单引起的辩论,真没想到闹了这么大动静。
罗永浩和西贝吵了快一周,终于收尾了。由一张账单引起的辩论,真没想到闹了这么大动静。
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预制菜行业。现在,整个预制菜行业都因为这个事震动了。不久后相关部门就会制定更为完善的行业标准。
这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但是,我今天想说个比这个更值得关注事,也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外卖”。
我工作忙的时候,中午也会点个外卖凑合,我们工作室的年轻小伙伴几乎顿顿都是外卖,习惯了这种重度依赖“外卖”的生活方式。
虽然咱们都知道给娃吃外卖不太好,但我身边的妈妈们也会悄咪咪地告诉我,周末实在懒得起床,早餐也会点个外卖“偷懒”一下。
但前段时间我的小伙伴三岛去逛菜市场,误打误撞在二楼发现了传说中的“纯外卖店”,他说看到过后,真的和自己以往想的不一样……
文:三岛
01
隐秘的纯外卖档口
先来说说我发现的那家外卖店,或者说那一群外卖店。它们不被人发现是有原因的,档口挺“隐秘”!
我去的这个菜市场是室内的,修建的时间比较早,通风设施并不是很好,进去后,空气中混和着鱼虾、调味品、酱料的味道。
这种老旧的环境,让人买完菜就想赶紧出来,一般人不太会有人转到菜市场的二楼。
而做外卖的区域就在二楼的里边,这里他们划分了一块独立的区域,基本没什么人会来逛。
走廊上叠放着箱子和编织袋,往来的除了外卖小哥就没有其他人。
因为这里并没有上下楼的电梯。骑手上来下去的地方,是菜市场放垃圾桶的走廊过道。
所以即便我之前知道,这种类型的纯外卖店家,也就是所谓的“外卖厨房”的存在,而且看着也还算规范,但闻着走廊那味道,仍然会告诉自己以后别点外卖了吧!
毕竟我想象中是如同宣传图这样的↓
而且,我看到的还算是好的,有网友拍到的是这样的↓
隔着网络就像隔着一层纱,外卖行业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够透明,且有“造假”空间的问题。
02
比外卖厨房更恐怖的幽灵厨房
而比起外卖厨房,还有更多的外卖店操作,让人难以想象。
有的伪造许可证,有的用同一线下店开设多个线上店铺,还有的虚构经营地址。在集合了所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操作后,就诞生了臭名昭著的“幽灵外卖店”。
“幽灵外卖”说的就是外卖店的门头都是作假的,比如下面这个“粥铺”,透过玻璃窗望进去,里面就是一个杂物间。
要造假,并不是难事。在常用的购物软件上搜索“外卖门头”或“外卖设计”,排名靠前的几个都是购买量上万的店铺。
店铺logo、菜品精修、视频动态、店招海报、品牌故事等,只要花钱就可以一条龙搞定。
没有执照、没有店面、没有地址。
相关部门和外卖平台其实已经在打击这样的店铺,但身体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是我们自己,我们在点外卖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03
点外卖怎么避雷
怎么点上一份健康、干净的外卖呢。
最靠谱的当然是点一份曾经堂食过的。但偶尔想吃个距离稍远,平时没吃过的,可以参考下我总结了身边小伙伴的日常经验。
一、看有后厨监控视频的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蓝色、黄色、红色外卖软件的很多商家现在有了后厨直播功能。
蓝色的可以在“品牌”一栏可以找到;
黄色的可以在“商家”一栏可以找到;
红色的也可以在“商家”一栏找到。
点外卖前尽量先去看一看有没有直播。相信后厨干净卫生的餐厅也是乐意让顾客看到的。
二、去大众点评看顾客到店消费后的评价
以前还可以看看商家提供的店面和堂食照片,但现在有了给店面美化的网络服务产业后,显然也不能全信了。
所以如果有顾客的到店评价,起码保证堂食是真实存在的,算是上一道双重保险。
三、最后再捋一捋外卖小哥都会避雷的品类
另外看似特别占便宜的不要点,比如“0.01元”送烤肠或饮料的……
来源:妈咪O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