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婆婆住院,我给了80000,今年我妈妈住院,老公:给那么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4:34 1

摘要:"慧敏,我妈出事了!"他脸色煞白,"刚才医院打电话,说我妈在家里晕倒了,邻居发现送的医院,现在在抢救室!"

本故事纯属虚构

林慧敏放下手机,转身看着坐在沙发上的丈夫赵建国。

"建国,我妈住院了,我准备给她80000。"

赵建国正在刷手机,听到这话抬起头,眉头紧锁:"给那么多干嘛?"

林慧敏愣了一下:"跟去年你妈住院一样啊,我不是主动给了80000吗?"

"那不一样。"赵建国避开她的目光,语气有些不自然。

林慧敏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去年她毫不犹豫拿出8万给婆婆,今年轮到自己母亲,丈夫却说给那么多干嘛?

01

2023年10月15日,秋雨绵绵。

林慧敏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周日,她正在厨房准备午饭,赵建国慌慌张张跑进来。

"慧敏,我妈出事了!"他脸色煞白,"刚才医院打电话,说我妈在家里晕倒了,邻居发现送的医院,现在在抢救室!"

林慧敏立刻关了火,围裙都来不及解:"什么情况?严重吗?"

"不知道,医生说可能是脑出血,让我们赶紧过去。"赵建国的声音都在颤抖,"慧敏,我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别胡说八道!"林慧敏一把拉住丈夫的手,"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婆婆一定会没事的。我们赶紧过去。"

两人急急忙忙赶到医院,秋雨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谁也顾不上。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刺鼻,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群让人心情更加焦虑。

婆婆赵秀兰已经从抢救室推出来,但还在昏迷中。

看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婆婆,林慧敏心里一阵难受。

这个68岁的老人,平时身体一直很好,突然发生这种事,让人措手不及。

主治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表情严肃。他看了看病历,对他们说:"患者情况比较危险,脑出血比较严重,出血量约30毫升,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开颅手术?"赵建国腿一软,差点站不稳。

"是的,现在患者已经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医生继续解释,"手术费用大概在15万左右,加上术后的监护费用、药物费用等,总费用可能会达到20万。你们家属商量一下,决定要不要手术。"

15万到20万! 这个数字像重锤一样砸在两人心上。

林慧敏看到丈夫脸色更白了,他咬着嘴唇,双手紧握成拳。她知道这个数字对他们家意味着什么。

他们刚刚买了新房,还欠着银行70多万房贷,每个月光房贷就要还6000多。

赵建国在建筑公司当项目经理,月收入12000左右,但这个收入并不稳定,遇到淡季或者工程延期,工资会大幅缩水。她在医药公司做财务主管,月收入8000,算是比较稳定的。

两人收入看起来不错,但除了房贷,还有日常开销,孩子上学费用,老人的生活费,每个月能存下的钱其实不多。这几年下来,他们的积蓄也就八九万块钱。

"慧敏,我们家现在..."赵建国欲言又止。

"别说了,先救人要紧。"林慧敏握住丈夫的手,感受到他手心的冰冷,"我这里有些积蓄,先拿出来。"

她没有犹豫,当天下午就从银行取出了80000现金。看着那厚厚的一沓钞票,她心里其实也在心疼,但想到病床上的婆婆,她没有任何犹豫。

"慧敏,你..."赵建国眼眶有些湿润,看着妻子把钱交给医院收费处的工作人员。

"婆婆就是我妈,这是应该的。"林慧敏轻抚丈夫的后背,"你别想太多,钱的事以后再说。人救活了比什么都重要。"

那时候的赵建国感动得不得了,在医院走廊里紧紧抱着她:"慧敏,我这辈子娶到你是我最大的福气。我妈要是知道你这么对她,肯定会很感动的。"

林慧敏靠在丈夫的肩膀上,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涌起一阵温暖。结婚十年了,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她觉得自己嫁了个好男人,有个和谐的家庭。

02

手术进行了六个小时。

林慧敏和赵建国在手术室外面的长椅上坐了一整夜,中间几乎没有合眼。医院里的灯光很刺眼,走廊里时不时有护士经过,脚步声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慧敏,你睡一会儿吧,我来守着。"赵建国看着妻子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

"我睡不着。"林慧敏靠在丈夫肩膀上,"建国,你说婆婆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很高,婆婆身体底子也不错。"赵建国握着妻子的手,"再说了,有你这个好儿媳妇,婆婆肯定舍不得走。"

凌晨4点,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主治医生走出来,脱下了手术帽。

"手术很成功,血肿已经清理干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不过还需要在ICU观察48小时,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

听到这个消息,林慧敏和赵建国都松了一口气。十个小时的煎熬终于结束了。

"谢谢医生,真的太谢谢了!"赵建国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我要提醒你们,患者年纪比较大,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医生叮嘱道,"另外,ICU的费用比较高,一天大概3000左右,你们要准备好费用。"

一天3000,48小时就是6000。加上之前的手术费用,这笔钱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但看到丈夫眼中的担忧,林慧敏主动说:"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们会想办法的。"

在ICU外面等了两天,终于等到婆婆转到普通病房。看到婆婆睁开眼睛,虽然还很虚弱,但意识清楚,林慧敏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慧敏...建国..."婆婆的声音很轻很轻。

"妈,您别说话,好好休息。"林慧敏握着婆婆的手,发现老人的手很凉,但有力气握她的手,这让她觉得很欣慰。

"慧敏,谢谢你..."婆婆眼中含着泪水。

"妈,您说什么呢,这都是应该的。"

那一刻,林慧敏真的觉得这8万块钱花得值得。能够挽救一条生命,能够让一个家庭保持完整,这比什么都重要。

03

婆婆的康复过程比预期的要好。

在医院住了三周,医疗费用总共花了接近20万,但是因为有医保,实际自费部分没有那么多。

林慧敏也没有仔细算过具体的数字,反正账单来了就交钱,只要婆婆能够康复,她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

出院后,婆婆需要在家休养。赵建国提出要请个保姆照顾母亲,但林慧敏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

"保姆终归是外人,哪有自己人照顾得周到。"她对丈夫说,"我下班后就过去,周末也过去,反正婆婆家离我们家也不远。"

那段时间,林慧敏每天下班后都会去看婆婆,给她买营养品,陪她聊天,帮她按摩。婆婆虽然话不多,但看得出来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

"建国啊,你媳妇是个好人。"赵秀兰握着儿子的手说,"当时要不是她毫不犹豫拿出那8万,我这条老命就没了。"

"妈,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应该的。"林慧敏在旁边削苹果,手法熟练。

"应该?"赵秀兰淡淡一笑,看着这个比自己女儿还要孝顺的儿媳妇,"哪有那么多应该的。我见过太多家庭,关键时刻真能拿出钱来的,没几个。有些人平时说得好听,到了紧要关头就推三阻四,各种理由。"

赵建国也在旁边连连点头:"妈,您说得对。慧敏这个人,心地善良,对您比对她自己妈妈还好。"

这话林慧敏听着有些刺耳,但她没有反驳。

确实,这些年来她对婆婆很用心,逢年过节都会精心准备礼物,婆婆生日从来不忘记,每次买东西都会想着给婆婆也买一份。相比之下,对自己母亲确实要粗心一些。

不是她不孝顺自己母亲,而是情况不同。

她母亲林桂香住在老家农村,距离城里有200多公里,身体一向很好,很少生病。而婆婆住在城里,离他们只有20分钟车程,接触得多,自然照顾得也多一些。

而且,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不同,消费水平也不同。给母亲买点东西,花不了多少钱,但给婆婆买东西,价格相对要高一些。这也造成了表面上看起来她对婆婆更好的错觉。

"慧敏,你对我妈这么好,我有时候都觉得不好意思。"有一天晚上,赵建国对妻子说,"你看你这段时间,为了照顾我妈,都瘦了。"

"瘦点没关系,婆婆身体好了比什么都重要。"林慧敏躺在床上,确实感觉有些累,"再说了,我们是一家人,照顾老人是应该的。"

"慧敏,我真的很幸运能娶到你。"赵建国搂着妻子,"很多男人的老婆和婆婆关系都不好,但你和我妈的关系比我这个儿子还亲。"

林慧敏笑了笑:"可能是因为我是女儿,把婆婆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吧。"

"不管怎么样,你的好我都记在心里。以后如果你父母有什么事,我也会像你对我妈一样。"

听到丈夫这么说,林慧敏心里很温暖。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至少换来了丈夫的理解和承诺。

04

婆婆康复得很好,三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像她这个年纪的脑出血患者,能恢复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春节的时候,婆婆特意给林慧敏准备了一个大红包。

"慧敏,这点钱你收着,给自己买点好的。"赵秀兰把红包塞到儿媳妇手里。

"妈,您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林慧敏推辞着。

"必须收着,这是我的心意。"赵秀兰态度很坚决,"你救了我的命,这点钱算什么。"

红包里有5000块钱,对于退休教师的赵秀兰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妈,您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真的不能收。"林慧敏把红包又塞回给婆婆,"您的身体健康,我们全家人开心,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看着儿媳妇坚决的态度,赵秀兰眼中含着泪花:"慧敏,你真是个好孩子。建国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温馨。

看着婆婆健康的样子,听着她和孙子有说有笑,林慧敏觉得去年花的那8万块钱真的很值得。金钱能够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买不到家庭的和谐幸福。

05

转眼到了2024年秋天。

林慧敏以为生活会继续这样平静地进行下去,但命运总是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一个打击。

10月8日晚上11点,林慧敏刚准备睡觉,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看到是大哥林国强的电话,她心里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慧敏,你赶紧回来一趟,妈妈病了,已经住院三天了。"大哥的声音很沉重。

"什么?妈妈住院了?什么病?怎么现在才告诉我?"林慧敏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紧。

"胃癌,医生说是早期,需要手术。"林国强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本来想等检查结果出来再告诉你,没想到..."

"胃癌?"林慧敏感觉天旋地转,"妈妈平时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会突然得癌症?"

"医生说可能是长期的胃溃疡恶化导致的。妈妈这些年来一直说胃疼,但她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检查,就在家里吃点胃药应付。前几天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才让我们送她去医院。"

林慧敏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起母亲这些年来确实经常说胃不舒服,但每次打电话关心,母亲都说没事,就是老毛病,吃点药就好了。她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农村人身体都比较好,小病小痛很正常。

没想到竟然拖成了这样。

"大哥,检查结果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是早期,癌细胞还没有转移,手术成功率比较高。但是..."林国强犹豫了一下,"手术费用比较高,我们几个兄妹商量了一下,你看看..."

"手术费要多少钱?"

"医生说大概12万左右,加上后续的化疗药物,可能要15万。慧敏,你知道我和国华的情况,我们..."

15万,又是15万。

林慧敏放下电话,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去年婆婆住院,她毫不犹豫拿出8万,那是她这些年来所有的积蓄。今年母亲住院,需要15万,她又该怎么办?

她有两个哥哥,大哥林国强在县城开小超市,生意一般,一个月收入三四千块钱,还要养活一家三口。二哥林国华在外地打工,做建筑工,收入不稳定,今年工地停工了好几个月,经济状况更不好。

三个人中,她的经济条件相对最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去年给婆婆治病,花光了积蓄,这一年来虽然又存了一些钱,但远远不够15万。

她走到客厅,赵建国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着搞笑的综艺节目,演员们夸张的表情和笑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国,我妈住院了。"

赵建国关了电视,转过身来,看到妻子脸上的泪痕:"什么情况?"

"胃癌早期,需要手术。"林慧敏的声音有些颤抖。

"胃癌?"赵建国皱起眉头,"严重吗?"

"医生说是早期,手术成功率比较高。但费用比较高,可能要15万。"

"15万..."赵建国沉默了一会儿,"咱们家现在经济比较紧张,去年给我妈治病,花光了积蓄。你看能不能让你两个哥哥多出一点?"

林慧敏心里一凉。去年她主动给婆婆8万时,丈夫是感动的,还说她善良孝顺。现在轮到她妈妈,他首先想到的却是让别人多出钱。

"我两个哥哥条件你也知道,大哥开超市,生意一般,房租、人工、水电费一个月就要花掉大部分收入。二哥打工,今年工地不景气,工资都拖欠了好几个月。我们三个人中,我的条件相对好一些。"

"那也不能全指着你啊。"赵建国站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你是女儿,不是儿子,按道理应该你哥哥们多承担一些。而且你妈妈还有退休金,也不是完全没有收入。"

这话让林慧敏很不舒服。什么叫女儿不是儿子?难道女儿就不用孝顺父母了吗?还有,母亲哪来的退休金?她就是个农村妇女,一辈子在家种地带孩子,哪有什么退休金?

"建国,我妈妈没有退休金,她就是个农民。"

"那也有土地啊,还有新农合医保,能报销一部分吧?"

"土地?现在种地能赚几个钱?新农合确实能报销一部分,但自费部分还是很多。"林慧敏觉得丈夫说的话很刺耳,"建国,我想拿8万出来,剩下的再想办法。"

赵建国沉默了一会儿:"8万?慧敏,咱们现在真的没有8万了。去年给我妈花的钱,到现在都没补上。我们每个月除了还房贷,还有日常开销,孩子上学费用,根本存不下什么钱。"

"那我去借。"林慧敏语气坚决,"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妈妈没钱治病。"

"借钱?你打算找谁借?借了怎么还?"赵建国有些急了,"慧敏,你要理智一点,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就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咱们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为了这一时的事情就把自己的后路断了。"

林慧敏看着丈夫,心里涌起一阵悲凉。去年给婆婆8万,他说她善良孝顺,现在要给自己母亲8万,他却说她不理智。

"建国,去年你妈妈住院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你说婆婆就是我妈,救人要紧,钱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轮到我妈妈,你却让我理智一点?"

"那能一样吗?"赵建国有些激动,"我妈是我妈,你妈是你妈,情况不同。"

"哪里不同?"林慧敏的声音提高了,"都是生病住院,都需要手术费用,哪里不同了?"

"我的意思是,我妈住院,我们作为儿子儿媳,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但你妈妈住院,你还有两个哥哥,为什么要我们承担这么多?"

林慧敏彻底愣住了。原来在丈夫心里,婆婆是"我们"的责任,而母亲只是"她"的责任。

06

那天晚上,林慧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丈夫已经睡熟了,呼吸声很轻。她侧着身子看着他的侧脸,心里五味杂陈。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床上,在黑暗中形成一道道光影。

结婚十年了,她一直以为自己嫁了个好男人。赵建国长得不错,身高一米七八,五官端正,工作稳定,对她也算体贴。虽然不算富裕,但小日子过得还行。

但是今天这件事,让她对丈夫有了新的认识。

她想起了去年给婆婆8万时的情景。

那时她根本没有犹豫,甚至没有和丈夫商量,就直接去银行取了钱。她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婆婆生病了,她作为儿媳妇,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医疗费用。

丈夫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可是现在轮到她母亲,丈夫的态度为什么会这么不同?

她想起了丈夫刚才说的话:"你是女儿,不是儿子"、"她还有两个哥哥"、"为什么要我们承担这么多"。

这些话就像刀子一样刺在她心上。原来在丈夫心里,她对婆婆的付出是应该的,因为她是儿媳妇。但他对她母亲的付出是不应该的,因为她只是女儿。

这是什么道理?

她坐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阳台,拿出手机给大哥回了个电话。

"大哥,我明天就回去。钱的事情你别担心,我来想办法。"

林国强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慧敏,我知道你条件好一点,但也不能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么多。15万不是小数目,你们小两口也要生活。"

"大哥,妈妈就这么一个,我们都有责任。我这边能拿出来多少就拿多少,实在不够的话,我去借。"

"借钱?慧敏,你..."

"大哥,我去年给婆婆治病也花了8万,现在轮到咱妈,我也不能少出。都是当儿女的,不能因为性别不同就有区别对待。"

"慧敏,你说得对。妈妈养育了我们三个,现在她生病了,我们都有责任照顾她。我这边再想想办法,能凑3万是3万。"

"大哥,你也别太为难自己,尽力就行。"

挂了电话,林慧敏站在阳台上看着夜色。城市的夜景很美,万家灯火,车水马龙,但她的心却是冰冷的。

她想起了母亲林桂香。66岁的农村妇女,一辈子辛苦操劳,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

林慧敏还记得,当年她考上大学时,母亲高兴得直掉眼泪。为了凑学费,母亲把家里的鸡鸭都卖了,还借了不少钱。

"慧敏,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妈妈就行。"这是母亲当时说的话。

现在母亲生病了,需要她的帮助,她怎么能袖手旁观?

07

第二天一早,林慧敏请了假,和赵建国一起开车回到了老家。

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赵建国似乎也意识到昨晚的态度有些不对,但又拉不下脸道歉。

"慧敏,我昨晚的话可能有点重,但我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咱们家确实比较困难,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

"建国,你不用说了。"林慧敏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你的意思。"

"那就好,我们商量一下,看看能出多少钱合适。"

"我已经想好了,我出6万。"

"6万?咱们哪来的6万?"

"我这一年又存了一些钱,加上我的年终奖,勉强能凑出6万。"

赵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慧敏,我不是心疼钱,我只是觉得咱们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林慧敏没有再说话。她知道丈夫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她更知道,如果今天住院的是婆婆,丈夫绝对不会说这些话。

到了县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林慧敏心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母亲林桂香原本就不胖,现在看起来更加瘦弱了。66岁的她本来身体很好,很少生病,突然得了这样的大病,让她有些慌乱和恐惧。

"慧敏来了。"看到女儿,林桂香勉强笑了笑,但笑容中带着疲惫。

"妈,您感觉怎么样?"林慧敏握着母亲的手,感觉到了她手心的凉意和粗糙。

"没事,就是胃有点疼。医生说要开刀,我有些害怕。"母亲的声音很轻,"慧敏,你们工作都忙,不用特意赶回来。妈妈这点小病,过几天就好了。"

听到母亲这么说,林慧敏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都已经是癌症了,母亲还在替她们着想,还说是小病。

"妈,您别怕,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这种手术成功率很高的。"林慧敏安慰道,"您只管安心治病,其他的事情不用担心。"

赵建国在旁边也说:"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让您得到最好的治疗。"

听到女婿这么说,林桂香点了点头。她对这个女婿印象不错,觉得他对慧敏很好,是个可靠的男人。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人品不错,对长辈也尊敬。

大哥林国强和二哥林国华都在医院。看到妹妹来了,两个哥哥都松了一口气。

"慧敏,你来了就好。"林国强拉着妹妹的手,"这几天我们都愁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哥,具体情况怎么样?医生都说什么了?"

"医生说是胃癌早期,癌细胞还没有扩散,手术切除的话,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费用比较高,手术费、住院费、药物费,加起来大概要12万左右。"

"12万,比之前说的少了一点。"

"嗯,我们详细问了医生,如果选择相对便宜一点的治疗方案,12万应该够了。"

主治医生过来查房,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案。胃癌早期,只要及时手术,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费用确实不低,需要做全胃切除手术,术后还要进行化疗,防止复发。

"你们商量一下,如果决定手术的话,明天就可以安排。"医生说,"患者年纪不算太大,身体底子还可以,手术风险不是很高。"

三兄妹聚在一起商量费用问题。

"我这边能出3万。"大哥林国强说,"超市虽然生意不好,但这些年也存了一点钱。"

"我也出3万。"二哥林国华说,"我把在外地的工资都要回来,再借一点,应该能凑够。"

"那我出6万。"林慧敏说。

"6万?慧敏,你们家压力也不小,不用出这么多。"大哥有些过意不去。

"大哥,妈妈是我们三个人的妈妈,我不能看着你们承担所有的费用。"

赵建国在旁边皱了皱眉,但没有说什么。

08

办理了手术手续,缴费时林慧敏拿出银行卡。

这一年来,她确实又攒了一些钱,主要是工作比较稳定,年终奖也不错。但6万块钱,对她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慧敏,你真是我们家的骄傲。"大哥拍拍她的肩膀,"妈妈有你这样的女儿,是她的福气。"

"大哥,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应该的。"

"应该?现在有几个女儿能做到你这样?"二哥林国华也说,"很多人嫁了人就忘了娘家,你能这样对妈妈,我们当哥哥的心里很欣慰。"

林慧敏笑了笑,心里却想起了去年丈夫说的话:"你对我妈比对你自己妈妈还好。"

现在看来,这话说得真是讽刺。她对婆婆好,是因为情况需要,也是出于真心。现在对母亲好,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在丈夫眼里,这两种好似乎是不同的。

母亲的手术安排在第二天上午。

前一天晚上,林慧敏陪着母亲聊天,想让她放松一些。

"慧敏,妈妈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你这样的女儿。"林桂香握着女儿的手,"从小你就懂事,学习好,工作后也孝顺,找了个好丈夫。"

"妈,您别说这些,好好准备手术。"

"我知道你为了给我治病,花了不少钱。妈妈心里过意不去。"林桂香的眼圈红了,"你们小两口生活也不容易,还有房贷要还。"

"妈,您别想这些。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您的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慧敏,如果...如果手术不成功,你也别太难过。妈妈这辈子已经很知足了,看到你们都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

"妈,您别胡说!手术一定会成功的。"林慧敏握紧母亲的手,"您还要看着外孙长大,还要享福呢。"

那天晚上,林慧敏和丈夫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休息。

"慧敏,你今天给你妈交了6万。"赵建国在床上说。

"嗯。"

"这钱是我们的积蓄,你花钱的时候应该和我商量一下。"

林慧敏侧过头看着丈夫:"去年给你妈8万的时候,我和你商量了吗?"

"那不一样,当时情况紧急,而且..."赵建国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而且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咱们家现在经济压力挺大的,花钱要更谨慎一些。"

"我妈的情况就不紧急吗?"林慧敏打断了他的话,"建国,我发现你变了。"

"我怎么变了?"

"去年我给婆婆8万,你说我善良孝顺,还说我对婆婆比对自己妈妈都好。现在我给我妈6万,你就说我花钱不和你商量,说我要谨慎一些。"

赵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两个哥哥也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毕竟他们是儿子,你是女儿。"

"又来了!"林慧敏坐起来,"建国,你能不能告诉我,儿子和女儿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儿子就应该多承担责任,女儿就应该少承担责任?"

"这不是责任多少的问题,而是...而是传统习俗。一般来说,儿子承担父母的主要赡养责任,女儿承担辅助责任。"

"传统习俗?"林慧敏冷笑,"那按照传统习俗,儿媳妇也没有义务给婆婆出医疗费吧?去年我给你妈8万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传统习俗?"

赵建国被问得哑口无言。

"还有,我两个哥哥已经尽力了。大哥关了超市陪床半个月,生意都不顾了。二哥请假从外地赶回来,工资都要被扣。他们出的钱虽然不多,但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我们呢?我们就不困难吗?"赵建国有些激动,"慧敏,我们还有房贷要还,还要生活,你总得给家里留点钱吧?"

林慧敏越听越觉得刺耳:"建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今天住院的不是我妈,而是你妈再次住院,需要6万块钱,你会这么和我说话吗?"

赵建国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你不用回答,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林慧敏转过头看向窗外,"在你心里,你妈是妈,我妈不是妈。"

"慧敏,你别这么说..."

"我没说错。"林慧敏的声音有些哽咽,"结婚十年,我一直以为咱们是一家人,现在我才知道,我想多了。"

那天晚上,两人都没有睡好。

09

第二天上午,母亲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医生出来后告诉他们,肿瘤已经完全切除,没有发现转移,手术非常成功。

"太好了!谢谢医生!"三兄妹都松了一口气。

"患者恢复得不错,估计一周后就可以出院。不过后续还需要化疗,防止复发。"医生叮嘱道。

看到母亲平安度过手术,林慧敏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能够挽救母亲的生命,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手术后的几天,林慧敏一直在医院照顾母亲。看着母亲一天天好转,她心里很欣慰。

"慧敏,你这几天累坏了,回去休息一下吧。"母亲心疼女儿。

"不累,妈,我陪着您心里踏实。"

"你还要工作,不能总请假。"

"工作的事您别担心,我已经和领导说过了。"

这几天里,赵建国的态度有所缓和,也会主动帮忙照顾岳母,但林慧敏能感觉到他心里的不情愿。

回到城里后,两人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

赵建国似乎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问题,开始对林慧敏格外殷勤。给她买花,做饭,主动洗碗,但林慧敏心里的疙瘩已经结下了。

她开始回想这十年的婚姻生活,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比如,每次回婆婆家,赵建国总是很主动,会提前买好礼品,安排好时间。但回她娘家的时候,他总是显得不太情愿,经常找各种理由推迟或者缩短时间。

比如,给婆婆买东西时,赵建国从不嫌贵,总是选最好的。但给她父母买东西时,他总是会问价格,会计较性价比。

比如,婆婆生病了,哪怕是小感冒,赵建国都会很紧张,主动要求去医院。但她母亲身体不舒服时,他总是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这些细节当时她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的,毕竟婆婆离得近,接触得多。但现在想来,这些细节反映的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不平等。

几天后的晚上,赵建国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慧敏,关于你妈住院的事,我想来想去觉得我态度不对。我向你道歉。"

林慧敏正在看电视,头也没回:"知道态度不对就好。"

"我也不是心疼那几万块钱,我就是觉得...觉得咱们家经济压力太大了。"

"建国,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我。"林慧敏关了电视,转身看着丈夫。

"你说。"

"如果今年是你妈再次住院,需要8万块钱,你会问我给多少钱吗?"

赵建国想了想:"应该...不会吧。"

"为什么?"

"因为...因为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我们照顾。"

"我妈就不需要我们照顾吗?她也66岁了,也是老人。"

"那不一样,我妈是我妈..."

"哪里不一样?"林慧敏打断他的话,"都是66岁的老人,都生病住院,都需要手术费用,哪里不一样了?"

赵建国说不出话来。

"还有一个问题。"林慧敏继续问,"去年我给你妈8万,你很感动,还说我比对自己妈妈都好。现在我妈住院,我只给了6万,你就觉得我花钱不和你商量。这个差别,你自己感受一下。"

赵建国低下了头:"慧敏,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我也知道我做得不对。但我们毕竟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吗?"

"好好说?"林慧敏冷笑一声,"建国,我们结婚十年了,我自认为对你和你家人都很用心。但这次的事让我看清了一个事实:在你心里,我们永远不是平等的。你妈是妈,我妈最多算个亲戚。"

"慧敏,你这话说得太重了。"

"重吗?"林慧敏站起身,"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离婚了,你觉得你还会管我妈的死活吗?"

这个问题让赵建国彻底沉默了。

林慧敏看着丈夫的样子,心彻底凉了。从他的沉默中,她已经得到了答案。

10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林慧敏每天正常上班,回家做饭,但和丈夫的交流减少到最低限度。赵建国也察觉到了妻子的冷淡,多次想要缓解关系,但效果不佳。

11月中旬,母亲出院了。林慧敏请了几天假,回去照顾母亲。

"慧敏啊,你和建国最近是不是有矛盾?"母亲虽然病着,但很敏锐。

"没事,妈,您安心养病。"

"我看他这次回来,话比以前少了,你们两个也不怎么说话。是不是因为我住院花钱的事?"

林慧敏心里一酸:"妈,您别瞎想,我们没事。"

那天晚上,林慧敏在整理衣柜时,发现了一张去年的医院收据。那是婆婆住院时的费用清单,她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这一看,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收据上显示,婆婆那次住院,除了他们拿出的八万,医保还报销了一部分,实际自费金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而自己母亲这次,因为医保类型不同,报销比例低,大部分都得自掏腰包。林慧敏拿着收据,心里五味杂陈,她不是在意钱多少,而是觉得这其中的差别对待,让她心寒。她默默地把收据放回原处,决定找个时间和赵建国好好谈谈,不是为了争吵,而是为了把心里的结解开,看看这段婚姻,是否还能回到从前的样子。

第二天,林慧敏特意提前下班,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想等赵建国回来后,两人能心平气和地聊聊。赵建国进门时,看到满桌的饭菜和妻子略带期待的眼神,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他洗了洗手,坐在餐桌前,两人默默地吃着饭,气氛有些微妙。

“建国,我有话想和你说。”林慧敏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赵建国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她:“慧敏,我也有话想和你说。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我知道之前我的态度有问题,让你受委屈了。”

林慧敏微微一愣,没想到丈夫会先开口道歉。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建国,我不是在意钱的问题,而是觉得在你心里,对待我妈和你妈的态度差别太大。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吗?”

赵建国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慧敏,你说得对。是我太狭隘了,一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儿子就应该多承担一些,女儿可以少一些。但我现在明白了,亲情是不分儿子女儿的,都是自己的父母,都应该一样对待。”

听到丈夫这么说,林慧敏心里的疙瘩稍微解开了一些:“建国,我希望我们以后能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双方父母。不管是生病还是其他事情,都能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赵建国握住林慧敏的手,坚定地说:“慧敏,你放心。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态度,也会更加努力地去爱你和你的家人。我们是一家人,应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那一刻,林慧敏感受到了丈夫的真诚和决心。她知道,这段婚姻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只要两人都能坦诚相待,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走过这个坎,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那以后,赵建国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对回林慧敏娘家的事情推三阻四,反而会主动提出去看望岳父岳母;给双方父母买东西时,也不再计较价格,总是尽量选好的;婆婆和母亲身体不舒服时,他都会同样紧张,主动带她们去医院。

而林慧敏也看到了丈夫的改变,心里的怨气逐渐消散。她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婚姻,发现其实赵建国除了之前对待双方父母的态度问题外,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他勤劳、顾家,对她也很体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温馨。他们一起经历了这次风波后,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明白婚姻的真谛——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而林慧敏的母亲,在女儿和女婿的悉心照料下,身体也逐渐康复。每次看到女儿和女婿恩爱的样子,她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她知道,女儿找到了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而她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安享晚年了。

来源:灯下静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