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仙师作法冲牛斗,方令凶顽能伏首,感怀世间作业重,替天行道化因由。
水浒原著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有些奇怪
因罗真人不放公孙胜下山
李逵决定杀掉罗真人
当天晚上李逵就斧劈了罗真人,还有一个青衣童子
但第二天再次上山,见罗真人正坐在云床上,
李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中暗道:莫非昨晚杀错了?
罗真人道:这黑大汉是谁?戴宗道:这是小人的义弟,名叫李逵,
但见罗真人脸上泛起了高深莫测的笑容,他接着说道:
我本不想让公孙胜下山,如今看在李逵的面上,就放他去走一遭吧
罗真人的话确实令人难以理解,李逵明明要杀他,
他反而还同意公孙胜下山,这种完全不合逻辑的事情,
就连李逵自己都想不通,何况是旁人呢?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仙师作法冲牛斗,方令凶顽能伏首,
感怀世间作业重,替天行道化因由。
第八十九回 斧劈罗真人:仙师作法,凶顽伏首
书接上回。
罗真人拒绝放公孙胜下山,
公孙胜,戴宗和李逵三人只得暂时告辞,下山回公孙胜家,
李逵没能听懂罗真人的话,在路上,他向戴宗一问,
这才明白过来,李逵当时便发起火来,
嚷着要把罗真人扔下山去摔死,这话被公孙胜听到了,
但是他并没有责怪李逵,一来是因为李逵根本伤不了罗真人,
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二来是因为他能够理解,
宋江的艰难处境,以及戴宗的一片赤诚,
准确地说,公孙胜是真的被戴宗给感动了,
所以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三人回到家后,
原著中公孙胜这样说道:且权宿一宵,
明日再去恳告本师,若肯时,便去。
当晚五更时分,戴宗连日辛苦,睡得很沉,
李逵却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心中暗自寻思道:
这不是扯淡吗?你公孙胜原本就是山寨里的弟兄,
还要问什么师父?明天那老道又不肯,
岂不误了我宋江哥哥的大事?我不如索性杀了那个老道,
让你公孙胜想问也找不到人问,不就和我们一起下山了吗?
当下李逵打定主意,抓起两把板斧,悄悄地打开房门,
借着月光一步步摸上二仙山来,赶到紫虚观门前,
他见两扇大门紧锁,旁边的围墙却不高,于是便翻墙而入,
又打开大门留好退路,然后一步步摸到松鹤轩外,
隔着窗户,李逵听到了一阵诵经声,他用舌头舔破窗纸,
从小孔中看去,只见罗真人正坐在云床上,朗朗诵经,
说时迟,那时快,李逵一个箭步跳到门前,
双手用力一推门,大步流星闯进去,抡起斧头,
正砍在罗真人的头上,李逵的力量太猛,脑袋被一劈为二,
罗真人倒在床上,头上却流出白血来,见此情形,
李逵没有丝毫的惧怕,却笑着自言自语道:这血里没一点红色,
看来这贼道人还是童男之身,修炼得元阳真气还不曾泄露,
李逵完全没有受过教育,这点认知,估计也是听江湖法师胡说的,
当下他转身便走,经过侧边走廊时,却被一个青衣童子拦住了去路,
李逵一不做,二不休,又一斧砍死了童子,然后飞也似下山去了,
他回到公孙胜家之后,悄悄回房,此时戴宗还在沉睡之中,
李逵便蹑手蹑脚地摸上床也睡了,到了第二天一大早,
戴宗再次求公孙胜,带自己二人上山,当面恳求罗真人,
李逵心中却暗暗冷笑,三人上山来到紫虚观松鹤轩,
门前站立两个童子,公孙胜上前问道:真人何在?
童子答道:正在云床上修身养性,原著中这样写道:
李逵听说,吃了一惊,把舌头伸将出来,半日缩不入去,
三人揭开门帘,见罗真人正坐在云床上,
李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中暗道:莫非昨晚杀错了?
罗真人问道:你们又来干什么?戴宗上前跪拜,说明来意,
罗真人道:这黑大汉是谁?戴宗道:这是小人的义弟,名叫李逵,
但见罗真人脸上泛起了高深莫测的笑容,他接着说道:
我本不想让公孙胜下山,如今看在李逵的面上,就放他去走一遭吧。
戴宗听罢大喜,连连拜谢,李逵却暗自寻思道:
这贼老道明知我要杀他,却还要这样胡说八道。
事实上,罗真人的话确实令人难以理解,李逵明明要杀他,
他反而还同意公孙胜下山,这种完全不合逻辑的事情,
就连李逵自己都想不通,何况是旁人呢?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接着往下说,
罗真人对戴宗说道:我让你三人片刻之间就赶回高唐州,你看如何?
戴宗心道:若是如此,可比我的神行法强多了,他随即问道:
但不知真人如何让我们回到高唐州呢?罗真人站起身来,
领着三人走出紫虚观外,来到一块大石头前面,他取出一方红手帕,
铺在石头上,又让公孙胜站了上去,随后罗真人一拂衣袖,
喝了声:起!那方手帕化作一朵红云,托着公孙胜冉冉升空,
离地二十余丈时,罗真人又叫了一声:住!那朵红云便停在了半空中,
公孙胜站在云上,纹丝不动,紧接着,罗真人又取出一方青手帕,
依样画葫芦,把戴宗也送到了公孙胜的身边,他再拿出一方白手帕,
铺在石头上,让李逵站上去,李逵做贼心虚,便对罗真人说道:
你可不要开玩笑,这要是摔下来,头上得摔个大疙瘩,
罗真人笑道:你看他们俩摔下来了吗?
李逵这才半信半疑地踏上白手帕,罗真人如法炮制,
一朵白云托着李逵开始升空,众人只听得李逵叫道:
哎呀,我的这朵云不稳,赶紧放我下来,
罗真人用右手一招,青红两朵云彩稳稳地降落在地,
公孙胜和戴宗站立在他的两旁,只听李逵又叫道:
我要拉屎撒尿了,你再不放我下来,我就拉到你头上,
再看罗真人脸色一变,厉声问道:我等出家人,
何曾得罪了你?你要半夜翻墙过来用斧劈我和童子?
若不是我有道德护身,早已丧了性命!
李逵在半空中慌忙狡辩道:不是我,你莫不是认错人了?
罗真人冷笑道:虽然你只是劈坏了我两个葫芦,但其心不善,
今日便要让你受些磨难,也让你见识见识我道家的法力,
他用手一招,喝声:去!就见平地里刮起一阵恶风,
把李逵吹入云端,天空中出现两个黄巾力士,
一左一右押着李逵腾云而去,由于速度太快,李逵不敢睁眼,
耳边尽是风雨之声,片刻之后,他便直接摔了下去,
摔在一间房子的屋顶上,接着又滚落到了地面,
李逵吓得是魂不附体,他勉强站起身来,
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便被一伙人驱赶到一间大厅里,
书中交代,此处是离二仙山五十里外的蓟州府衙,
府尹马士弘正在坐衙,猛然间见一个黑大汉从天而降,
把李逵当成了妖人,这才令公差们将他抓来,喝问来历,
此时的李逵已经被摔得七荤八素,头破血流,好半天开不了口,
这属于轻度脑震荡的明显特征,可是马知府却以为他要硬扛,
原著中马知府这样说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
所谓法物是说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一些污秽之物,
那个时代,民间的迷信观念认为,这些东西可以降妖,
很快,一盆狗血,一桶屎尿便一古脑地泼满了李逵的全身,
让他感到恶心的同时,也让他的神志逐渐清醒过来,
李逵怕他们还要泼,一时之间竟然急中生智,他高声叫道:
我可不是妖人,我是罗真人的随从,
这罗真人在蓟州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公差们听李逵这么一说,
果然不再泼了,又把他带到厅上,州衙的书吏向马知府回禀道:
罗真人是天下有名的得道神仙,如果此人是他的随从,
那就不可再用刑了,哪知马知府却冷笑道:我博览群书,
通今博古,从没听说过哪位神仙身边,会有如此相貌凶恶的随从,
此人必定是妖人,左右,与我用力打这厮,不打如何肯招?
知府老爷既然下了令,公差们也只得忍住恶臭,把李逵按翻在地,
结结实实揍了一顿板子,马知府喝道:你若承认是妖人,便不打了,
李逵虽然皮糙肉厚,可也知道疼,他一想,妖人就妖人吧,
总比挨板子吃亏强,于是便承认了自己是妖人李二,
当堂被带上大木枷,押到了死囚牢中,刚才那顿板子虽然打得肉疼,
可并没有让李逵伤筋动骨,到了大牢之后,
那些不知道内情的节级,牢子和囚犯们因为敬重罗真人,
所以都来询问李逵,他究竟是在罗真人身边干啥的,
李逵于是神气活现地忽悠众人道:
我是罗真人亲随的值日神将,只是因为一时犯了过失,
所以真人罚我在这里受苦受难,过几天便会招我回去,
你们要是不好酒好肉招待我,我就会降罪你们全家,
这番话说明李逵心里很清楚,罗真人只是暂时惩罚他,
而不会将他置于死地,所以他的这番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还真把众人给忽悠住了,那些节级和牢子们,不仅烧热水给他洗了澡
为他换上了干净衣服,还真的买来酒肉伺候他,
李逵在蓟州府衙的这番经历,二仙山上的罗真人自然是一清二楚,
他并不隐瞒,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戴宗,
当下戴宗不由得暗暗叫苦,他连忙恳求罗真人放了李逵,
可罗真人却笑而不答,反而将他留在紫虚观内歇息,
并向他问起了梁山泊山寨里的情况,原著中这样写道:
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
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
罗真人是否,是在明知道梁山泊情况的前提下,故意试探戴宗,
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戴宗见过了罗真人的法力,
自然不敢在他面前说假话,所以戴宗的话是可信的,
罗真人听了之后甚为高兴,一晃五天,
戴宗每天都苦苦哀求罗真人放回李逵,罗真人被苦求不过,
于是笑道:这等人杀心太重,冥顽不灵,何必再带他回去?
戴宗连忙跪拜在地道:真人容禀!这李逵虽是粗鲁愚蠢,
可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为人耿直,不懂谄媚,不贪财,不淫邪,
忠心不二、义勇当先,所以深得宋头领的喜爱,如若不将他带回去
小人实在无法交代呀,
原著中罗真人这样说道:
贫道已知此人乃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的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
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坏了此人。
下土众生作业太重,罚他下来杀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当今这世道芸芸众生,世风日下,造孽太多,
所以上天才降下天杀星,来杀戮那些造孽之人,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个就叫以暴制暴,
所谓作业,就是指造孽,它不仅仅是指十恶不赦的大罪,
还包括那些在欲望驱使之下唯利是图,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缺德事,
罗真人说罢之后,叫了一声:力士何在?一阵风过处,
一尊身高丈余,虎背熊腰的黄巾力士,出现在他面前,
罗真人道:前日你押到蓟州去的那人,罪业已满,你去将他取回吧。
力士答应一声,转身而去,半个时辰后带回了李逵,
戴宗连忙上前扶起李逵道:兄弟,你这几日在哪里?
李逵也不答理,径直走到罗真人面前跪拜道:铁牛再也不敢了!
罗真人正色喝道:从今以后,你要好好收敛你的野性,
忠心辅佐宋公明,不得有违!李逵又再拜道:
小人怎敢不听真人的话呢?戴宗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
他心道:这还是那个脾气火爆,杀人如麻的黑旋风吗?
这才几天工夫,他怎么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呢?
李逵磕头已毕,站起身来,向戴宗讲述了这几日的经历,
戴宗这才明白过来,要不是罗真人法力无边,把他治得服服贴贴,
以李逵凶顽的个性,又怎肯轻易伏首呢?公孙胜道:
有一千尊这样的黄巾力士,都是我师父的随从,
李逵叫道:你为何不早说?也免得我犯下这么大的错!
说着,他又跪倒在罗真人的面前,连连磕头,如同捣蒜,
这段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肯定是子虚乌有的,
但其中却蕴含着施耐庵所要表达的深意:
李逵一向是生杀予夺、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可是在罗真人的法力面前,他却饱尝了一回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滋味,
站在唯物论观点的角度看,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神仙鬼怪,
但是站在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世间公道人心却永不泯灭,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天网恢恢,恶贯满盈,这些词语并非虚妄,
施耐庵是在借助罗真人的法力告诉我们:
做人不能为所欲为,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唯有如此,
才能够懂得如何约束自我,避免无妄之灾,这就是天道。
罗真人说看在李逵的面上,才让公孙胜去走一遭,
就是因为李逵杀他的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了世间天道的缺失,
像李逵这样不遵王化、不服天道的人还有很多,公孙胜此去,
不仅仅只是帮助宋江打破高唐州,还承担着弘扬天道的任务,
还要辅佐宋江,将替天行道的道,落实成为真正的天道,
世风一片混沌之下,不但需要以暴制暴,更需要以道驭道,
见李逵跪倒不起,戴宗也上前跪拜道:我们已经来此多日,
高唐州战事甚为紧急,还请师父大发慈悲,放公孙先生下山,
罗真人终于同意了,他叫过公孙胜嘱咐道:
我如今传你五雷天罡正法,可破高廉,你是上界天闲星,
此去要好好辅佐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只不过红尘扰攘,人欲横流,你要懂得审时度势,不可自误,
我有八个字,教你及时退步抽身: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你去之后,家中老母,我自会派人前去照顾,不必牵挂。
罗真人的话,解开了公孙胜心中的困惑,既然宋江是天命所归,
那他也必须谨遵师命,当下公孙胜诺诺应声,拜受了秘诀,
然后带齐了应用之物,拜别了师父和老母,
和戴宗、李逵一起下了二仙山,往高唐州而去,
戴宗怕宋江等得心急,于是先行赶回梁山军大营报信去了,
临行之前,他交代李逵要好好服侍公孙胜,原著中李逵这样说道:
他和罗真人一般的法术,我如何敢轻慢了他?
由此推测,戴宗的甲马,可能最多只能带一个人同行,
他没有带公孙胜同行,要么是不敢班门弄斧,
要么就是担心李逵一个人又会惹事生非,
公孙胜和李逵赶了三天路之后,来到一处名叫武冈镇的地方,
李逵把公孙胜安排在小酒店里吃素面,又出门去给他买素点心,
除了宋江之外,估计也没谁能够享受得到李逵的这种贴心服务,
李逵买了一包枣糕正要返回,忽听得有人在叫道:好力气!
他扭头一看,见一个大汉舞动一柄铁瓜锤,正在演示武艺,
一群人围在旁边看,原著中这样写道:
李逵看那大汉时,七尺以上身材,面皮有麻,鼻子上一条大路,
所谓面皮有麻,就是指脸上有麻点,鼻子上一条大路,
指的是鼻子上有一条又长又宽的疤痕,那大汉舞得兴起,
一锤将街上的一块大石头砸得粉碎,众人一起喝起彩来,
李逵心中不服,便走上前去要拿锤,那大汉不给,
李逵道:就你这两下子,还有人喝彩?看脏了老爷的眼睛,
你且来看老爷耍一回,那大汉见有人来踢场子,心里也火了,
他对李逵说道:我把锤借给你使,你要是使不动,当心我揍你!
李逵的武艺,既不是家传风范,也没有名师指点,凭的就是两样:
一是杀人心,二是力气大!但见他接锤在手,呼呼舞动,
铁锤挂定风声,李逵却面不改色,耍了一阵,把铁锤轻轻放下,
那大汉见了他这般身手,不由得心悦诚服,倒身下拜道:
愿求哥哥大名!李逵不便当众报名,便跟着那大汉回到家中,
李逵往屋里一看,原来竟是个铁匠铺,他不由得心里一动:
如今山寨里正缺铁匠打造军器,不如邀他一同入伙!
想到这儿,李逵便问起那大汉的姓名,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
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灾难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