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五代时期列朝列国志】杨吴(三):杨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3:58 1

摘要: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攻取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对占据扬州的孙儒构成了南、西、北三面包抄的形势。这一年,他再占扬州,唐廷任他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冯弘铎来附,他又派田頵等攻掠各地,于是,“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

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攻取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对占据扬州的孙儒构成了南、西、北三面包抄的形势。这一年,他再占扬州,唐廷任他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冯弘铎来附,他又派田頵等攻掠各地,于是,“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杨吴政权的地盘已具雏形。

乾宁四年(897年),杨行密令都将瞿章先据黄州(今黄冈),待朱友恭来攻即南渡固守武昌寨(今武汉),杨行密又派马珣以精兵5000助守,可还是被朱友恭和杜洪打得大败,瞿章等3000余人被俘。这年八月,朱温又派葛从周率步骑万人从霍丘(今属安徽)渡淮河为西路,令庞师古率大军驻营于清口(今江苏淮阴)为东路,自北向南发起进攻。杨行密先打东路,一面用决堰纵水的办法水淹敌军,另一面又令朱瑾率精锐突袭,结果汴军大败,名将庞师古被杀。葛从周得知东路失败,也从濠梁(今安徽凤阳)撤军,退到淠河又遭伏击,各军勉强北归。

天复元年(901年)杨行密派李神福南攻,在临安(今浙江临安北)大败钱镠,擒其将顾全武后回师。天复三年(903年),他命李神福西攻鄂州的杜洪,在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打了胜仗。同年,朱温攻打青州(今山东益都),王师范派人向他求救,杨行密派王茂章率众往援,大败汴军,杀朱温之子朱友宁。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派刘存再次攻打鄂州,终于活捉杜洪,控制了长江中游这一军事重镇。

杨行密为政颇能选拔贤才,招集流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得江淮一带社会经济在战争的间隙有较大恢复。

杨行密在与各地军阀交战中胜多败少,江淮地区相对比较稳定,这与他节用安民的指导思想有关。杨行密少时孤贫,深知民间疾苦。他“驰射武伎,皆非所长,而宽简有智略,善抚御将士,与同甘苦,推心待物,无所猜忌”。打败孙儒后,他在淮南“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他初到淮南时,“赐与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以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可见,杨行密刚到淮南之时,行节俭之道,而且注重对人民的招揽和安抚,重视人民的生产,并起到了恢复社会生产和安定秩序的作用。

杨行密擅长外交。他最初联合朱温、钱镠对付孙儒。孙儒灭亡后,朱温拥兵自重,他就联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来抵制朱温,并打出拥唐讨逆的旗帜,以保存自己。他和钱镠为争夺今苏南地区,屡动兵戈,形同水火,“行密尝命以大索为贯,号曰‘穿钱眼’,镠闻之,每岁使以斧科柳,谓之‘斫杨头’”。但当双方打成平局,杨行密自料钱氏不易消灭时,就主动讲和修好,此后两国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共处。

(9)轶事典故

朱延寿是杨行密夫人朱氏的弟弟。田頵和安仁义要谋叛时,杨行密怀疑朱延寿,于是假装眼睛有病,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时,总是故意说错使者所看到的,以此表示他的眼病。走路时曾经故意碰到柱子而倒地,朱夫人扶起他,好久才苏醒,哭着说:“我的事业成功但丧失了眼力,这是上天废弃我啊!我的儿子都不足以成大事,能够托付给朱延寿,我没有遗恨了。”朱夫人很高兴,忙召朱延寿。朱延寿到达时,被在寝门迎接的杨行密刺杀,杨行密休掉朱夫人,让她改嫁他人。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诸侯并起。杨行密在江淮地区举起割据大旗,强力遏止中原军阀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政治上,杨行密为禅代的南唐奠定经济文化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原因在于一仍吴旧的南唐是南方最为重要的割据政权,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实际上是在以南唐为龙头、以吴越和马楚等政权为呼应的统治区域内实现的,这个时期是唐宋之交社会分野的标点,为后来社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前瞻、新鲜的要素。杨行密经略江淮,实为十国第一人。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吴太祖杨行密长子,南吴第二位国君,905年—908年在位。

(1)继任父位

杨渥,为人向来没有好名声,节度使府的人都轻视他。杨渥,起初被父亲杨行密任命为宣州观察使,公元905年(天祐二年)九月,杨行密患病,派遣使者前往宣州召回杨渥。同年十月,杨渥到达广陵。十月十六日,杨行密承制任命杨渥为淮南留后。

十一月二十六日,杨行密去世,杨行密的将佐们共同请求宣谕使李俨承制任命杨渥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

(2)杀害周隐

公元907年(天祐四年)正月,杨渥夺取江西以后,骄横奢侈更加厉害,对节度判官周隐说:“您出卖我们的国家,有什么脸面再相见!”于是杀了周隐。因此属下将佐都自感不安。

(3)大权旁落

杨渥在为父杨行密服丧期间日夜饮酒,点燃粗大围的蜡烛来击球,一支蜡烛费钱数万。有时单独骑马外出游玩,随从的人在道路奔走,不知他到哪里去了。左、右牙指挥使张颢、徐温哭着劝谏,杨渥勃然大怒说:“你们认为我没有才能,为什么不杀死我自己当节度使!”张颢、徐温二人非常惧怕。杨渥挑选壮士,号称“东院马军”,广泛安置亲信为将领官吏;所任命的人仗势骄傲专横,欺凌蔑视功臣旧人。张颢、徐温暗中谋划发动叛乱。杨渥父亲杨行密在世的时候,有数千名亲军驻扎在节度使所居的牙城之内,杨渥把他们迁出在外,用腾出的空地作为骑射的场地,张颢、徐温因此没有忌惮了。

杨渥镇守宣州的时候,命令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率领亲兵三千人;等到继位以后,召回广陵。张颢、徐温让朱思勍等三位将领跟随秦裴攻打江西,因此防守洪州,又诬陷三将图谋叛变,派别将陈祐前去杀他们。陈祐从偏僻小路兼程前进,六天到达洪州,穿着平民衣服、怀揣短兵器直接进入秦裴帐中。秦裴大惊,陈祐告诉他缘故,于是召朱思勍等饮酒,陈祐数说朱思勍等的罪状,把他逮捕斩首。杨渥听说三将被杀,更加忌恨张颢、徐温,想要杀死他们。

公元907年(天祐四年)正月初九日,杨渥早晨处理事务,张颢、徐温率领二百牙兵,手执刀剑直入庭中,杨渥说:“你们真的要杀我吗?”张颢、徐温回答说:“不敢这样做,想要杀您左右扰乱政事的人罢了!”于是数说杨渥的亲信十余人的罪状,将他们拖下去用铁楇(古代盛润滑车轴油膏的器皿)打死。称之为“兵谏”。诸将当中不与张颢、徐温同心合力的,二人逐渐设法将其处死,于是军政大权全归二人,杨渥不能控制。

(4)被杀追谥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与右牙指挥使徐温专断军政事务,杨渥心中不平,想要除掉他们却不能。张颢、徐温自感不安,共同策划杀死杨渥,瓜分南吴国土来向后梁称臣投降。

公元907年6月9日(天祐四年五月初八日),公元908年5月,徐温、张颢经过密谋,在扬州由张颢出面,派将领纪祥等手持兵器闯入杨渥寝宫,坦率地对杨渥说:“奉命来杀你!”杨渥忙说:“你们如果能反正,去杀掉徐温、张颢,我就各封你们为刺史。”众人听了都心动,只有纪祥不答应,并且举刀砍去。杨渥中刀倒地。纪祥见他还没有断气,又用绳索将他活活勒死,对外则宣称杨渥暴病而死,时年二十三岁,谥号景王。杨渥的弟弟杨溥称帝后,追谥杨渥为景皇帝,庙号烈宗,陵号绍陵。

(5)为政举措①政治

杨渥在位期间,军政大权掌握在张颢、徐温二人手中。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张颢、徐温率领二百牙兵,手执刀剑直入庭中,数说杨渥的亲信十余人的罪状,将他们全部处死。诸将当中与张颢、徐温不合的,二人就设法将其处死,于是军政大权全归二人,杨渥不能控制。

②军事

杨渥当初离开宣州时,想要带着他的帐幕及亲兵起程,观察使王茂章不同意,杨渥很是怨怒。杨渥继承父位之后,就派遣马步都指挥使李简等率兵袭击王茂章。

公元906年(天祐三年)正月,李简的军队突然到达宣州,王茂章估计不能守住,于是率众投奔吴越王钱镠。南吴将领陶雅害怕王茂章断绝他的归路,就带兵回歙州,钱镠这时,夺取了南吴的睦州,任命王茂章担任镇东节度副使,并改名为王景仁。

公元906年(天祐三年)八月,吴越军包围衢州,衢州刺史陈璋向杨渥告急,杨渥派遣左厢马步都虞候周本率兵迎接陈璋。周本到达衢州后,吴越军解除包围,在城下列阵,陈璋率众归于周本,吴越军夺取衢州。南吴军于是撤军返回。周本殿后,吴越军在后面跟踪,周本在中途设下埋伏,把吴越军打得大败。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