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喜欢一位在中国留学的巴铁姑娘,她妈妈提出3个要求必须答应摘要:上周刷到苏州小伙阳阳晒的结婚证,评论区一水儿“羡慕”,我却盯着那三条婚前条件直挠头:不婚前同居、每年回巴探亲、婚后得帮娘家生意。
“跨国恋爱最怕的不是语言,是两边爸妈的‘隐形考题’。
”
上周刷到苏州小伙阳阳晒的结婚证,评论区一水儿“羡慕”,我却盯着那三条婚前条件直挠头:不婚前同居、每年回巴探亲、婚后得帮娘家生意。
阳阳全答应了,还跑断腿把红本办下来。
我第一反应:这哥们图啥?
往下扒细节,才发现故事比滤镜照片扎心多了。
阳阳安徽户口,从小跟着爸妈在苏州开小饭馆,英语全靠美剧硬啃。
那天他在交友软件上滑到巴基斯坦姑娘,头一句“Hi”过去,对面秒回“你好”,俩人就这么鸡同鸭讲地聊通宵。
姑娘在苏大读医学,家里在拉合尔开医院,算当地名门。
聊了仨月,姑娘主动说想去阳阳家看看,阳阳妈当场做了红烧牛腩,姑娘边吃边掉眼泪,说想家了。
阳阳爸偷偷把菜单换成清真做法,连料酒都没放。
感情升温得飞快,姑娘直接甩话:“我不想当你女朋友,我要当你老婆。
”阳阳愣了半秒,点头。
轮到双方父母视频,巴方爸妈甩出三条铁律:
1. 婚前不能住一起,家族面子大过天。
2. 婚后每年必须飞回去至少一次,机票钱娘家出。
3. 将来得回巴基斯坦帮医院做管理,结婚证越快越好。
阳阳妈听完只问一句:“孩子以后在哪上学?
”对方答:“两边都行。
”这事就算拍板。
接下来一个月,阳阳在苏州和合肥来回跑:先开单身证明,再体检,再公证翻译,窗口阿姨看他材料齐全,还送了包喜糖。
全程没花彩礼,岳母只给姑娘买了两万人民币的金首饰当嫁妆,说“我们家不缺钱,缺的是诚意”。
婚后岳母直接掏首付买了套60平老破小,离阳阳爸妈饭馆步行十分钟,贷款小两口自己扛。
疫情那年儿子出生,三岁半才第一次回巴基斯坦。
飞机落地,岳父包了辆奔驰商务,一路开到拉合尔古堡,直接办了三天的婚宴,当地省长都来了。
阳阳穿着白色库尔塔,被拉去跳了半夜的邦拉舞,第二天腿抖得跟筛糠似的。
现在阳阳在苏州一家外贸公司做采购,每年八月固定请假带娃飞拉合尔。
儿子能同时用中文、乌尔都语和英语点菜,阳阳妈乐得合不拢嘴:“混血孙子就是聪明,连辣子鸡丁都能说成‘spicy chicken puzzle’。
”
有人问他累不累,阳阳说:“比跑客户简单多了,客户要利润,岳父只要求我准时回家吃饭。
”
跨国婚姻说到底,不是谁迁就谁,而是谁先伸手把对方的规矩当成自家菜谱里的一味新香料。
阳阳把那三条条件全做到了,反而换来一个更大的家——苏州的牛肉面,拉合尔的烤羊排,都在同一张餐桌上冒热气。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