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是秋天的分水岭。过了秋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暑退秋澄气转凉”,长夏已去,秋明空旷,暮暮将日渐长于朝朝。
金秋丰收节
增城庆丰收
· 中国农民丰收节 ·
当秋分的阳光照射岭南大地
清风携着丰收之意
吹拂过增城万亩稻田
稻穗垂首处
是丝苗米之乡对时令节律的应答
9月23日2时19分04秒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秋分
今天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品秋分,迎丰收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秋季是丰收季
稻香谷丰
人间处处秋收忙
资料图
秋分是秋天的分水岭。过了秋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暑退秋澄气转凉”,长夏已去,秋明空旷,暮暮将日渐长于朝朝。
资料图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夏两季的辛勤耕耘,终于在秋分时结成累累硕果。
资料图
秋分,是五粮丰收的节日,也是人生的丰满时刻,万物和岁月都向我们证明,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付出都将酿成和美的幸福生活。
资料图
稻穗被丰收的喜悦压弯
田间传来的笑声
是秋日最美的诗篇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让我们感恩每一个努力劳作的人
资料图
增城庆丰收
红 柿
秋染山乡,硕果垂枝
派潭密石村的山坡上
一盏盏“小灯笼”已经缀满了枝头
孙毅强/摄
密石红柿因其果肉细腻、清甜润喉、天然无核而闻名,不仅是广东省“一村一品”认证农产品,更被誉为“增城十宝”之一。这一切,离不开密石村独特的高山地势和显著的昼夜温差,使得这里产出的红柿糖分充足、风味浓郁。
孙毅强/摄
“摘柿子一定要带着果柄,轻拿轻放,不能磕碰。”果农权伯一边熟练地采摘,一边介绍。清晨薄雾未散,村民们已挎篮上山,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手法轻柔、眼神专注,每一颗柿子都被视为自然的馈赠。
孙毅强/摄
图/吾乡派潭
密石红柿的美味,不仅源于自然,更得益于代代相传的制作工艺。采摘下来的柿子需经过“挑、剪、点、放”四道工序,才能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佳品。
图/吾乡派潭
“‘点水’之后,只需四五日柿子就可以变红了,最好等五日让柿子的涩味完全脱去,那是最好吃的时候。”果农大叔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热情地介绍道。置于竹筐等待其软化,待到果皮呈现透亮橘红色时,糖分便可达到巅峰。除了鲜食外,村民们还会将柿子做成柿饼、果酱,让传统的风味跨越四季。
图/吾乡派潭
乌 榄
秋季,也是乌榄的丰收季
打榄、捡榄、制榄、食榄、雕榄......
一颗颗不起眼的小乌榄
串联起增城特色的农文旅“榄”产业链
成为增收致富的“黑珍珠”
孙毅强/摄
乌榄浑身都是宝,它是“增城十宝”之一,入选2020年首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孙毅强/摄
饱满发亮如“黑珍珠”般的乌榄藏于翠绿之间,浓郁的榄香弥漫在空气当中让人沉醉,乌榄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之一。
孙毅强/摄
作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乌榄专业村,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围绕乌榄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邓山村乌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发展壮大乌榄产业,让村民们通过乌榄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孙毅强/摄
小小的乌榄宛如一颗黑色的明珠
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一头连着村民的“钱袋子”
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品 鉴
硕果累累的丰收
离不开收获后的美食环节
日前,在增城举办的
“月圆人团圆 饼选挂绿园”
“月满增城 丝苗飘香”中秋品鉴会上
增城最具特色的各样美食
在这里汇聚
现场汇聚众多地方特色农优产品/熊伟棚摄
品鉴会上,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五仁叉烧月饼、五仁火腿月饼、蛋黄莲蓉月饼、双黄白莲蓉月饼等多款经典广式传统月饼勾起人们的节日记忆。今年特别推出的荔枝系列月饼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款新品融合了增城最具特色的荔枝风味,展现了本地食品企业的创新活力。
品鉴会/熊伟棚摄
品鉴会现场不仅是月饼的盛宴,更成为增城本土优质农产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与助农行动。现场汇聚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优产品,包括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丝苗米、传统腊味、迟菜心面、非遗豉油以及如丰酱料等知名品牌。
采购商为刚煲好的丝苗米腊味饭拍照/熊伟棚摄
丝苗米腊味饭/熊伟棚摄
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了增城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深厚的饮食文化,更通过品牌化、礼品化的形式,直接助力本地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以展促产、以销助农”的惠农目标。
资料图
秋分天高气爽,最是人间好时节
秋分之后的丰收
是属于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的节日祝福
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盛会
感受大地的芬芳与丰收的喜悦
为丰收画卷送上美好的祝愿
编辑:易湘洪
责编:纪玉婷、郑德宏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来源:广州增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