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场特别的“天象”刷屏了——特大地磁暴降临地球。这场地磁暴来势汹汹,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近日,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场特别的“天象”刷屏了——特大地磁暴降临地球。这场地磁暴来势汹汹,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地磁暴从何而来?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此次地磁暴受4月13日太阳暗条消失活动影响,在北京时间4月16日17时到17日8时发生 ,最大强度出现在17日凌晨2时到5时,级别达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可能很多人对“太阳暗条消失”感到陌生,简单来说,太阳暗条是太阳表面的一种低温高密度太阳大气结构,当它消失时,会快速向外扩散。与常见的日冕物质抛射不同,这次暗条消失没有出现在太阳活动区,也没有明亮耀斑发生,虽然本身释放物质和能量较小,但却引发了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此次地磁暴。
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地磁暴对我们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不过,在一些特定领域,它的影响可不容小觑:
• 卫星与航空领域:卫星空间站轨道高度可能会下降,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进行轨道调控;卫星导航设备定位误差增大,不过日常使用中可能感受不明显。而对于航空飞行,在高纬度地区飞行的飞机,辐射剂量会略微增加,航空公司可能会调整航线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
• 通信与电力领域:它会影响无线电波传播,干扰无线电通信 ,短波通信可能出现信号中断或杂音;强地磁暴还可能对电力传输系统产生影响,增加输电线路电流负荷,极端情况下导致变压器等电网设施损坏,引发电力中断,虽然这种情况较少见,但也不容忽视。
• 生物活动方面:信鸽放飞会受到影响,因为信鸽的定位和飞行依赖地球磁场,所以建议鸽友关注空间天气预报预警,避免在不良天气条件下远距离放飞。
带来的也不全是坏事
当然,地磁暴也并非只有负面影响。伴随这次地磁暴,一场绚丽的极光秀在我国多地精彩上演,不少摄影爱好者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绝美瞬间。在高纬度地区,绿色、紫色、红色交织的极光,如梦幻的彩带在夜空中舞动,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一场视觉盛宴。对极光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观赏机会。
后续还会有地磁暴吗?
预计未来三天,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17日仍可能出现小地磁暴,不过强度会比这次特大地磁暴弱很多,18 - 19日地磁情况将趋于平静或微扰 ,大家不用过于担忧。当前,我们已经能够根据太阳活动对地磁暴实现提前几天预报,相关部门也能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降低地磁暴对各类设施的影响。
虽然地磁暴听起来神秘又遥远,但它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当面对这类天文现象时,我们能少一分恐慌,多一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与探索之心。
来源:中原一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