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妹妹、苦练演技,杨超越的清醒:我知道自己该担什么责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2:57 1

摘要:2016年以前,没人知道娱乐圈有个叫杨超越的。她老家在江苏盐城农村,小时候净在田埂上跑,住的也是简陋砖瓦房。12岁那年,家里没钱,妈妈走了,就剩她跟爸爸过。

2016年以前,没人知道娱乐圈有个叫杨超越的。她老家在江苏盐城农村,小时候净在田埂上跑,住的也是简陋砖瓦房。12岁那年,家里没钱,妈妈走了,就剩她跟爸爸过。

爸爸在附近工厂打零工,挣的钱连她学费都得凑半天。杨超越初中毕业就没接着上学了,拿着爸爸凑的几百块,一个人坐火车去了上海。

那是她头回见大城市。站在陆家嘴天桥上,看着车来车往、高楼大厦,人都懵了,手里攥着几十块,连今晚住哪儿都没谱。

刚到上海的日子不好过。她端过盘子、发过传单,最后在小工厂找了份活儿,一个月三千块。这点钱也就够付郊区合租房的房租,再买点吃的,刚够糊口。

后来她自己说:“那时候就想,能有口饭吃,别让我爸担心就行。”跟好多来大城市打工的人一样,她过得特仔细,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所以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能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上海看着光鲜,背后藏着好多像杨超越这样想拼出点样子的人。他们住合租房,每天上班路上就得花两三个小时,就为了能在这儿站稳脚。杨超越早年的日子,就是这群人的真实写照。

后来有个转机,就是“球球宝贝”比赛。听说参赛给报酬还管吃管住,杨超越翻出衣柜里最干净的白T恤,提前半小时就去了。就这个决定,悄悄把她的人生给改了。

她没学过唱歌跳舞,一开口就跑调,跳舞也跟不上拍子,但凭着不服输的劲儿,从20强一路冲到8强,最后跟别人组了女团。可成团后也没火起来,不管是直播还是线下活动,都没掀起啥浪花。

后来公司不怎么投资源了,团员也走了不少,就杨超越还在扛着。这种碰到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劲儿,让好多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有共鸣——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啊。

2018年,《创造101》找了她。这档节目让她开始有了争议:第一次上台表现生涩,被说“划水”;说起家里情况哭了,又被说“卖惨”;不是科班出身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网上的骂声快把这个农村姑娘淹了,可怪的是,骂她的人越多,给她投票的人也越多。有人觉得她真实不装,有人好奇她到底能走多远。最后她拿了第三名成团,一下子火遍全网。

成团夜后台,她抱着奖杯哭着说:“被骂再多也值了,至少能让我爸过好日子了。”这时候,好多在外打拼的人都懂——只要家人能过好,自己受的委屈都不算啥。

火了之后,她家里的事也被关注了。妈妈重组家庭后,生了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这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杨超越有钱后,就负责养爸爸,也常接济妈妈,但问到要不要养妹妹,她的回答挺出人意料。

她说:“我可以帮妹妹交学费,但她以后的日子,得靠她自己和她爸。我小时候没人帮,不也过来了吗?”这番话在网上吵翻了,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现实里,她跟妹妹也不亲。有回妈妈带妹妹来剧组看她,妹妹躲在妈妈身后,不敢跟她说话。杨超越无奈笑了笑,递过去准备好的零食:“她怕我,可能觉得我太严了。”

这种不越界的做法,能看出她对“责任”想得很明白。现在社会里,好多人都搞不清亲情和责任的边界在哪,杨超越这事也戳中了这个问题。

后来她转做演员,一开始演技被骂惨了。《且听凤鸣》里的哭戏被做成表情包,网友调侃她“只会干嚎”。面对骂声,她没辩解,悄悄请了表演老师,没戏拍的时候就泡在排练室练基本功。

就这么默默练了四年,终于有了突破。《墨雨云间》里,她演的相国千金姜梨,就出场一集,凭着那种“破碎感”的演技圈了粉。角色被陷害时,她没大喊大叫,就用隐忍的眼神和掉下来的眼泪,把绝望演活了。

之后在《如果奔跑是我的宿命》里,她演的陈若华,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成长。那个被贴了“非科班”标签的姑娘,终于用实力把偏见撕下来了。这种靠自己努力逆袭的事,也激励了好多正在打拼的普通人。

现在,杨超越靠《墨雨云间》这些作品,总算得到了观众认可。从工厂女工到顶流明星,她一直没搞混自己该担啥责任,也不盲目顺着别人的期待走。就像她自己说的:“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我知道自己该做啥、该担啥,这就够了。”

现在的杨超越,早就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挨骂的姑娘了。她的故事也说明一个理:认真过日子的人,命运不会亏待你。在这个不好走的时代里,每个普通人都能从她的经历里看到自己,也能从中攒点接着往前走的勇气。

来源:玖柒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