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走进商场,年轻人扎堆的地方准有潮玩店,那些摆着Molly、LABUBU的货架前,总有人捧着盲盒琢磨半天。
现在走进商场,年轻人扎堆的地方准有潮玩店,那些摆着Molly、LABUBU的货架前,总有人捧着盲盒琢磨半天。
这玩意儿和咱们小时候玩的玩具真不一样,它不拼功能,拼的是IP和设计带来的新鲜感。
潮玩这东西,打从火起来那天起,就自带“全球通”属性,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
2016年之前,潮玩还只是小圈子里的宝贝,那会儿欧美和日本的独立设计师做些小摆件,产量少价格高,只有少数人当艺术品收藏。
转折出现在日本品牌SonnyAngel推出盲盒,泡泡玛特瞅准机会,联合香港设计师搞出Molly星座系列,这下直接把潮玩从圈子里拽到了大众眼前。
火起来的原因不难懂,大家日子过好了,买东西不再只看“能用不”,更想找个能表达情绪的物件。
Z世代这群年轻人,“悦己消费”看得比啥都重,潮玩正好成了他们的情绪载体。
本来想,这东西可能就年轻人喜欢,后来发现欧美市场里,连60多岁的“银发玩家”都会为经典IP买单。
不同地方的玩家还不一样,欧美男性更爱漫威、超级英雄这类IP,常能看到爸爸带着孩子一起收集,咱们这儿则是年轻人占主力,女性玩家尤其多,软萌的设计戳中了不少人。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涨得飞快,北美、欧洲和咱们中国成了三大主力市场,东南亚那些地方也追得很紧。
潮玩早就不是小打小闹的亚文化,已经成了横跨全球的消费潮流。
做外贸的人都知道,出海最难的是本土化,餐饮得改口味,零售得调供应链,可潮玩偏不按这套来。
它只需要在开店选址、营销方式上稍作调整,核心的IP压根不用改。
LABUBU的走红就是个典型例子,它先被欧美明星晒到社交平台,接着火到日韩、东南亚,最后咱们这儿的人还得找代购。
为啥能这么传?因为潮玩的设计不挑文化和语言,好看、够潮就有人认。
泡泡玛特、52TOYS和迪士尼联名的盲盒,在美国卖得好,在咱们这儿照样抢手,潮玩卖的不是“玩的功能”,是“潮的标签”。
当一款潮玩在社交平台被晒疯了,它就成了全球年轻人都认的流行符号,越多人买越火,形成了良性循环。
泡泡玛特2018年开始出海,现在已经在23个国家开了店,去年海外收入涨得吓人,52TOYS出海五年,收入也翻了好几倍。
乐高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海外,很显然,潮玩这行天生就适合做全球生意,不管中外品牌,都把出海当成了必选项。
中国潮玩企业起步不算早,泡泡玛特2016年才正经做潮玩,比乐高、三丽鸥晚了几十年,但咱们有自己的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成熟的供应链就是底气。
IP运营上,咱们的企业很会玩,52TOYS跟蜡笔小新、猫和老鼠这些知名IP合作,一上市就有流量,泡泡玛特则深耕原创,Molly、SKULLPANDA这些IP慢慢成了全球都认的形象。
更厉害的是上新速度,泡泡玛特一年能出近200个新款,52TOYS更是能飙到500个,快速试错快速调整,出爆款的概率自然高。
供应链这块,广东东莞、深圳聚集了大批工厂,从3D打印到批量生产一条龙。
同等品质的潮玩,咱们的价格比欧美低不少,生产周期还短,这就意味着,咱们的产品又便宜又能快速补货,在海外市场很有竞争力。
营销上也有巧劲,把国内靠社交平台破圈的玩法搬到海外,泡泡玛特在TikTok搞拆盒直播,账号粉丝涨了几百万,广告成本不高,用户参与度却不低。
现在,中国潮玩企业已经从“借别人IP”走到了“输出自己IP”的阶段。
泡泡玛特的自有IP在国外潮玩展上很受欢迎,52TOYS的“胖哒”系列把熊猫元素和潮流结合,在东南亚卖得火热。
毫无疑问,随着新兴市场的消费升级,潮玩的全球舞台还会更大,而中国企业,已经稳稳站在了这个舞台上。
来源:云娱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