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乌龙啊!“268 万翡翠标错价按 26.8 万卖出”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咱就是说这买翡翠跟买白菜一样吗?26.8万跟268万买家跟卖家都不需要思考,也不讲清楚直接拍吗?直播间说了268万,买家26.8万购买成功,按道理不是先确认价
大乌龙啊!“268 万翡翠标错价按 26.8 万卖出”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咱就是说这买翡翠跟买白菜一样吗?26.8万跟268万买家跟卖家都不需要思考,也不讲清楚直接拍吗?直播间说了268万,买家26.8万购买成功,按道理不是先确认价格,这么贵重的商品,不得再三确认价格吗?
事情得从 2023 年 3 月 31 日晚说起。店主杨某在直播间销售珠宝,她创业近三年,这个直播间也是她的心血所在。当晚直播间里有一件翡翠吊坠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这件吊坠可不一般,它是一位周姓熟客委托杨某找的货。这位周女士在直播间已经买了两三个月的货了,累计下单金额高达上百万元,和杨某团队相互之间都有日常联系,算是直播间的大客户了。
直播前,周某和助理就询问过价格。直播过程中,这件翡翠吊坠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大家纷纷讨论、问价。杨某在直播中多次表示这件翡翠 “要大七位数,半个八位数”,同时还对周姓熟客说 “给你谈了个很好的价格”。
为啥不提前直接报价呢?杨某后来解释,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直播间引流,制造点悬念和热度;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在直播间得留个砍价的空间。像这类高额货品,他们一般的操作方式就是留着悬念,让意向客户直接与现场的助理保持联系,在链接挂出的瞬间,由客户抢先完成支付。
可谁能想到,下播之后,杨某从助理的电脑中看到,这件原本价值 268 万元的翡翠吊坠,竟然被错标成了 26.8 万元,而周某已经完成了支付。原来助理是新来的,工作人员给她 268 万的价格时,她少看了一个 0,还以为就是这个价格,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价格标错了。
听这个意思直播间很多客户都是大客户,买翡翠都是几十万的买,有钱人太多吗?毕竟几十万上百万的货,客户有意向也是价高者得,不懂这样的直播间,有钱真多吗?大多数人也是看个热闹,真买的应该不多。
后面发现价格标错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杨某考虑到这是一位打交道很长时间的熟客,就想着第二天再和对方把事情讲清楚,没在当晚打扰周某。第二天上午,杨某约周某进直播间,周某说 2 号可以。杨某没在私下跟周某说标价错了,而是想在直播中正式向她道歉,在所有网友面前把事情讲明白。哎呀妈呀感觉杨某价格标错十倍了一点都不着急,差价200多万,交不了货至少得赔上百万啊,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剧本呢?
到了 4 月 2 日晚,杨某在直播间讲述了标错价格的情况,并向周某道歉。可周某看了一会儿直播就下线了,没有回应。之后,杨某再次联系周某道歉,还寄了一个价值两万多元的檀香摆件赔礼道歉,结果被周某拒收。周某表示,这件吊坠是要送给朋友的,现在这样她没法交代。
在后续的沟通中,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周某称这件吊坠原本是要转卖给别人的,而且已经在 4 月 1 日,也就是下单的次日,与别人签了合同,如果不交付的话,她会面临三倍货款的索赔。周某还说跟别人签的合同价格是 100 多万。杨某一听,觉得事情闹大了,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她怀疑周某是利用时间差补签的合同。
毕竟,4 月 2 日他们已经告知标价标错了,周某却还要收取别人定金,这在杨某看来不太合理。于是,杨某以买卖合同产生重大误解为由起诉,要求解除与周某之间的网络销售合同关系。
2024 年 10 月,周某向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杨某父女赔偿各项损失累计 1522523.61 元,以及相应利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创业不久的杨某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我们不禁要问,这么高价格的翡翠,在销售过程中为何没有反复确认价格呢?268 万和 26.8 万,这价格相差整整 10 倍啊,这么明显的差距,怎么就没在第一时间发现呢?这背后反映出商家在价格管理流程上存在着漏洞。在直播电商行业,尤其是涉及到高额商品的销售时,严谨的价格审核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新员工,也应该有完善的培训体系,避免因员工失误给商家带来巨大损失。
从买家周某的角度来看,她在商家已经明确表示标价错误的情况下,坚持要求发货或者索赔,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虽然周某称自己已经与第三方签订了转卖合同,不发货会面临违约,但这份合同的签订时间和真实性,也受到了商家杨某的质疑。
2025 年 8 月 11 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对这起纠纷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涉案店家在下单后三天即提出了重大误解的主张,结合周某与案外人陆某的买卖协议,涉案翡翠吊坠 130 万元的转卖价格远高于周某购买时 26.8 万元的价格。
从时间、行为、价格上看,均符合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法院支持撤掉网络购物合同。同时,法院认为,因为商家标价设置错误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进而导致周某与陆某的合同无法履行,商家应承担对周某造成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杨某父女赔偿周某 490523.61 元,以及 2024 年 4 月 26 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的相应利息。
对于这个判决结果,商家杨某并不认可。她觉得周某的转卖合同存在诸多疑点,比如合同签订时间,按常理来说,4 月 1 日签合同,约定 5 月 1 日给定金,这个时间节点不太符合一般交易习惯。而且 4 月 2 日商家就告知标价标错了,周某却还要收取别人定金。所以杨某怀疑周某是补签或者伪造的转卖合同,她已经提起上诉。
好家伙几百万的东西因为直播效果价格弄错了一位,当天卖出去了后台也不去看价格吗?后台成交面板,这个数字难不成也看错了,毕竟200多万跟20来万看起来也不一样,直播间没有当场说,多少有炒热度的嫌疑啊!对此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小样说世事